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曹德旺提醒中國人:民企敗亡在這上 國企不遠了;直扒中共遮羞布!2省淪陷太慘

曹德旺提醒中國人:民企敗亡在這上 國企不遠了;直扒中共遮羞布!2省淪陷太慘 韭菜們溫飽機會都快沒了;蘋果紅鏈鬆動加速撤出中國 這兩國成大贏家;外資逃離中國股市, 創5年新高

中國民營企業的命運,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四年前就做出了斷言,現已應驗,他對國企命運的預言是否會應驗,讓我們拭目以待。

8月以來外資持續逃離中國股市,創下5年來新高。

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到訪中國,有分析認為,她帶著拜登的特殊使命,但對改善中美關係作用有限。

福建、廣西經濟淪陷,韭菜們溫飽的機會都快沒了

中共地方財政捉襟見肘,多省財政收入急速下降,日前財經大咖老蠻匯總梳理了廣西省和福建省的部分經濟數據,直接扒了中共的底褲。

曹德旺:中國不少民營企業死在這上,國企也不遠了【阿波羅網報導】

阿波羅網林億報導/中國經濟全面下行,企業不斷出現債務違約,從民營房地產企業恆大開始,到碧桂園,富力地產,現在央企中遠集團旗下的遠洋地產也出現了債務違約。沒有出現債務違約的企業,很多也是靠變賣資產度日。如萬達集團,在7月份接連賣掉萬達電影的股份之後,獲得了近70億的現金,債務危機也是臨時解決了。

現在中國的民營企業,沒有評估自身能力,撬動槓桿,大肆舉債,最後在遇到危機的時候,要還錢了,沒錢還,又借不來錢了,只能是坐以待斃暴雷了。

民營企業家,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對中國民營企業存在的問題四年前就做出了斷言,現在已經應驗。

2019年11月,他在接受第二期《其實我想說》節目採訪時說,「作為企業家,要理解中國的文化,就是要德配位。」

「現在民營經濟發展,他死在剛才說的德不配位。在過去貨幣寬鬆政策的影響下,大量的舉債,舉債買了不該買的東西一大堆在那邊,不該上的項目上了一大堆在那邊,那完蛋,沒有舉債的能力,這是民營企業這次危機的主要核心問題。」

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表示,有數據顯示,在三四線城市,房子的所有成本,包括買地、建築安裝、企業交稅、廣告銷售等等,大概在50%上下,一般不超過60%。在房價每平方米動則過萬,甚至沖高到2萬一平方米的情況下,可以說,中國的房地產行業是個暴利行業。這樣情況下,大批房地產企業還出現債務違約,出現資金鍊斷裂,簡直就是個笑話,只能說這些企業沒能管理好自己的企業。

當然,這只是從這些企業自身找問題,監管機構監管職能的缺失,政府借著土地資源的壟斷,故意拉高地價,也都是造成中國房地產泡沫問題的重要原因。

曹德旺還總結了創業成功的幾個條件。第一,要有文化自信,企業家必須有信仰,也要能夠把傳統文化儒釋道的精華用到企業經營管理中。第二,必須具備所從事行業的專業經驗,第三,必須具備淵博知識的支持,第四,要有境界,有為民的願景。五是必須具備市場經驗。

他對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關係也做了精闢的描述,接下來國企的命運是否會應驗他的說法,讓我們拭目以待。

曹德旺演講時向在場的國有企業負責人發出提醒,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唇亡齒寒。中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石,他們為國有企業提供服務,他們為國有企業解決產品進入千家萬戶的問題。

他說,「民營企業是國有企業的末梢神經,如果民營企業死光,後面就是國有企業了。國有企業要多關注民營企業。」

眾所周知曹德旺捐了很多錢,但他對慈善的理解卻與眾不同,他做慈善是因為他信佛,他要修煉、修行。

他說,「慈善是小善,是我在修行,在修煉。慈悲慈悲是先悲後慈,首先要去修我的悲憫之心、同情心、仁愛之心,以後才會去做慈善。那麼從這樣來理解關鍵在培養自己的悲憫之心。因為你有這個心才會去做那個事,希望這點能夠跟大家共享。我認為我自己那個錢沒有用,拿著是「贅肉」,能夠切很多肉出去,一我很高興,因為我有那個能力,二我能夠經受起這一陣一陣的痛。」

曹德旺還承認,自己有四個不做,網際網路不做、房地產不做、金融產品不做,煤礦不做。

他說,「我不做房地產,不做金融,全省第一家發行股票我從資本市場拿回來的錢,這麼多年總共不到80億,我分紅分了170億出去。」

雖然福耀玻璃在全球汽車玻璃市場已經三分天下,但曹德旺對自己,對中國製造仍有清醒的認識。

他說,「我提醒中國人,我們高端(製造)還沒有。因為歷史太短,什麼貨櫃、輪船、港口機械,福耀玻璃做汽車玻璃,這都是低端產品,傳統產業的東西,勞力密集型。」

外資逃離中國股市,創5年新高

據《財聯社》報導,8月以來北向資金持續流出,還伴隨著A股的整體下跌。根據Wind資料,截至8月29日收市,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8月份當月分別下跌4.71%和6.52%。

所謂「北向資金」通常是指通過香港市場流入大陸A股的香港資金以及國際資金,一般通過滬深港通和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3種途徑,因此證券市場上經常將它作為外資在中國股市投資的指標。

報導說,北向資金連續淨流出近830億人民幣,創下近5年單月流出新高,也使2023年初至今的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額由約2300億元人民幣下滑至約1500億元人民幣。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北向資金流出原因為經濟復甦及政策出台相對來說不及預期,短期若有好消息,北向資金可能就順勢出場。長期來說,過去一兩年北向資金在中國股市上面均表現得不太好,所以流出意願較高。

回顧歷史,近五年北向資金曾有5次明顯流出,分別為2019年5月、2020年3月、2022年3月及10月和2023年8月。5次流出當中,又以本次北向資金流出量為最高。

福建、廣西經濟淪陷,韭菜們溫飽的機會都快沒了

中共地方財政捉襟見肘,多省財政收入急速下降。日前署名「老蠻頻道」的推特帳戶發帖,匯總梳理了廣西省和福建省的部分經濟數據,直接扒了中共的底褲。

貼文稱,廣西的財政總收入,2022年是2799億,較2019年的4344億,縮減幅度達到35.6%。根據上半年的賣地收入,文章預測2023全年廣西的賣地收入僅約600億,總收入預計不超過2500億。這是直奔腰斬而去了。

福建位於東部沿海地區,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根據福州海關的數據,福建省的出口整體萎縮12.7%,其中7月份的萎縮幅度高達20.2%。1-7月福建省外貿順差為292億美元,相對於去年同期的402億美元,萎縮幅度高達27.4%。作者還講了一段話,也非常有見地。以前常說,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現在也可以用到中國整體經濟形勢上了。

貼文說,韭菜們到現在還沒有清晰的認識到,普通國人在整體上已經沒有了致富機會。無論在哪個領域,做實業開工廠、開店炒股,全都不可能再致富。等到韭菜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們就連整體溫飽的機會,都將喪失。這就是現實。韭菜永遠大幅落後於時代。

雷蒙多訪華的特殊使命,不足以穩定兩國關係

周二下午,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和到訪的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見面時表示,期望雙方共同努力,切實落實兩國元首去年在印尼峇里達成的共識,以及在早前美國財長耶倫訪華期間基礎上深化共識,加強合作。

雷蒙多發言時則指出,負責任管理美中商貿關係對兩國、以至世界都重要。她強調美方保護國家安全不會妥協,但同時表明不會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鉤,也不會阻礙中國的發展,雷蒙多早前亦與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長胡和平會面。

美國商務部在聲明中表示,美國和中國同意建立副部長層級工作組負責商業問題以及出口管制執法信息交流。商務部說,新的商業問題工作組將會匯集美國和中國政府官員,以及私營部門代表,尋求貿易和投資問題的解決方案,並促進美國在中國的商業利益。

貴州一位大學退休教師彭先生認為,美中兩國成立尋求解決貿易和投資問題方案的工作組僅能解決一些小問題。因為,政治正確和行政命令在中國高於一切。他對自由亞洲電台說:「現在美國人不願意在這個關鍵時候跟中國撕破臉,掄起來干,但是,他套在中國脖子上的繩子是不會鬆開的。王文濤剛從南非回來,你懂外面(國際)的事沒用,你還要懂『宮裡』(中南海)的事,否則,你什麼都幹不了。現在國務院都不懂『宮裡』的事了,你說他王文濤能懂多少。」

在周一的活動中,雷蒙多展示了部分美國企業生產並在華銷售的個人護理產品,她說,和國家安全無關的雙邊貿易可蓬勃發展,並稱兩國間99%的貿易與出口管制無關。她說,美方也希望妥善處理雙邊商業關係,以穩定政治關係。

財經評論人士蔡慎坤表示,雷蒙多訪華更多的是帶著拜登政府的特殊使命,兩國成立工作組的目的是圍繞美中在商務方面的交流,並了解中共『二十大』以來,中國對美商務貿易方面的立場,會否有所轉變。

蘋果「紅鏈」鬆動,加速撤出中國,這兩國成大贏家

彭博彙編的數據顯示,蘋果前十大供應商中,目前有六家公司在越南或在印度設廠。如今在越南組裝蘋果產品的公司,已是十年前的四倍。去年電子業貢獻越南32%的出口額,則是十年前的兩倍左右。

2012年,沒有一家與蘋果相關的供應商在印度開展業務,如今已有14家企業獲准在當地設立據點,印度也已組裝了全球約7%的iPhone,今年的iPhone15更成為首次已在印度組裝的新機,只會比中國晚幾周出貨。總體來說,印度電子產品出口額自2018年以來已成長三倍至240億美元。

美國和日本的企業也陸續縮減在中國的據點,就連組裝AirPods的歌爾聲學、營運iPad組裝廠的比亞迪等陸企,也擴大在越南的布局,這反映了陸企也面臨和美企一樣的現實:華府尋求圍堵北京當局發展技術的企圖心,為了避開地緣政治的影響,業者便在其他國家設立據點。

2022年6月,在越南電子業工作的人數,達到130萬人,是2013年的四倍。至於印度,電子業估計已為當地直接或間接創造100萬份工作。

種種跡象顯示這都只是個開始,蘋果供應鏈愈來愈多製造產能,最終會不在中國,儘管目前中國仍是蘋果重要的生產中心。

專家:中國製造業萎縮之勢八月份不會逆轉

路透社就中國八月份採購經理指數PMI景氣指數對三十四名經濟學家進行了調查。專家們的預測中值是49.4,比七月份的49.3稍有提高,但依然處於收縮狀態。

50點是榮枯分界點,高於50顯示,這個行業處於擴張狀態,否則就處於收縮狀態。在這三十四名專家中間,只有兩人認為,中國製造業的PMI可能會觸及50點。

中國製造業PMI從今年四月跌破50以來已經連續四個月一直在榮枯線一下徘徊。專家們對八月份PMI的預測一旦證實,這一輪下跌的勢頭將會延長到五個月。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02/194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