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感,是孩子童年生活里必不可少的養分。
一個小小的儀式,能在孩子心裡烙下印記,給他們向上生長的力量。
尹建莉老師曾分享過這樣一件事:
從女兒圓圓兩歲開始,她就會在聖誕節前夕偷偷將小禮物藏在女兒床頭。
女兒意外收到禮物,自然欣喜萬分,她便告訴女兒這是聖誕老爺爺送的。
後來每年快到聖誕節的那段時間,女兒都滿懷期待,猜測著今年聖誕老人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等圓圓大一些,明白了這一切都是媽媽的心意。
但她仍舊對聖誕節充滿著憧憬和幻想,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被重視的幸福。
多年後的圓圓,也學會了為自己在乎的人製造驚喜:
好朋友生日的時候,她會悄悄準備一份特別的禮物。
爸爸忘記媽媽的生日時,她會偷偷以爸爸的名義給媽媽送花......
她不僅熱愛生活,對父母也心存感恩,更懂得愛人愛己。
一個不起眼的小儀式,不僅溫暖了女兒的整個童年,更為她的一生鋪上了溫暖幸福的底色。
可在我們身邊,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小孩子,過什麼節日?」
「從小就教他這麼物質,別慣壞了孩子!」
「搞那麼多形式主義幹嘛,太浪費錢了......」
不過節,沒儀式,孩子還是會按時長大。
但他們從小缺失的幸福感,是一輩子無法彌補的。
因為孩子真正在乎的從來不是蛋糕和禮物,而是確信自己是被重視、被尊重、被深深愛著的。
對於孩子來說,比家裡沒錢更扎心的,是家裡沒有儀式感。
之前看過這樣一則視頻:
女兒想為爸爸過一個特別的生日。
考慮到爸爸不愛吃奶油蛋糕,女兒就用各種水果堆了一個「水果蛋糕」。
她還和媽媽一起準備了可樂和啤酒,在瓶底寫上了「蘇先生,生日快樂」的字樣,然後偷偷藏在了冰箱裡。
母女倆還做好了一桌子飯菜,等著爸爸回家慶祝。
可爸爸一到家就一直板著臉,還抱怨說自己最討厭繁文縟節了。一氣之下,甚至連飯都沒有嘗一口。
媽媽和女兒又難過又失落,原本的期待和興奮也都被爸爸澆滅了。
作家霖筱筱說:一次次關於儀式感的探索和溫習,其實是一次次關於愛的認知與確定。
很多家庭之所以不幸福,孩子與父母不親近,往往都是因為大人對待生活太過敷衍。
從不慶祝節日,從不準備禮物,也不重視孩子的任何活動。
久而久之,生活就變得無趣無味,家人之間也只剩下冷漠和疏離。
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也會漸漸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和對未來的期待。
沒有儀式感的家庭,很難養出擁有幸福感的孩子。
有些父母,常把儀式感等同於花錢和買禮物。
其實真正的儀式感,從來不是物質的堆砌,而是精神的滋養。
它不一定有多隆重,但它的本質是愛,因為愛孩子,所以願意掏空心思,願意用心對待。
儀式感,常常蘊藏在很多稀鬆平常的小事裡。
這8個打造家庭儀式感的方法,不用花很多錢,照樣能給孩子滿滿的幸福感。
1.下班小驚喜
有一位爸爸,每天下班都會給閨女帶個小禮物。
偶爾他還會去列印一張女兒喜歡的動畫卡通人物,或者去超市買點女兒愛吃的零食糖果。
雖然都是微不足道的小東西,卻次次都引得女兒驚叫連連。
在大人眼裡,禮物必須貴重才能拿得出手,可在孩子眼裡,只要是特意送給他的,他們就會很開心。
哪怕是路邊的小石頭、飄落的小樹葉,都能換來孩子一整天的快樂。
2.做一個「開心罐」
孩子心思敏感,情緒反應常常比較大,尤其是當孩子大一些,很多煩惱和困難都不願意跟父母講了。
不妨在孩子小時候就為他準備一個「開心罐」。
每天若有感到開心的事情,就一起記錄在小紙條上,放進罐子裡。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儲存快樂的過程,日後當孩子難過或者沮喪時,就拿出紙條看看。
通過重溫這些快樂的瞬間,孩子能感知到生活的美好,找回前行的勇氣。
一個小小的罐子,就能給予孩子治癒自己的力量。
3.拍紀念照片
有一對父女,每年都在同一個地方合照,堅持了40年。
女兒1歲時,一家人去朋友家做客,看到湖邊景色不錯,妻子就用隨身攜帶的相機給丈夫和女兒拍了一張合影。
從那之後,父親每年都會帶女兒來到當時的湖邊拍一張紀念照。
幾十年之後,父親時常翻看那些老照片,回憶起當時一家人去拍照的情景。
女兒還繼承了家裡的這個傳統,說要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也一直拍下去。
這份承載著滿滿的愛的儀式感,在一代又一代之間傳承。
那些平凡又美好的日子,也在一張張照片中定格,成為了一家人珍貴的回憶。
其實哪怕是在家裡的客廳,每一年拍張全家福,也能賦予孩子滿滿的幸福和能量。
以後孩子出門在外,無論遭遇怎樣的境地,看到這些照片,就知道身後的家就是他們的退路。
4.用書信傳情
作家劉稱蓮家裡有一種特別的溝通方式,那就是「家庭郵局」。
分別設立爸爸、媽媽、女兒三個「郵筒」,寫給誰的信就投到誰的「郵筒」里。
女兒一開始不怎麼會表達,就用圖畫代替。
再到後來,女兒的書信越寫越長,但她一直樂此不疲,也願意通過這種方式訴說自己的心事。
當女兒有情緒時,劉稱蓮也會通過書信和女兒溝通,不會傷到女兒自尊,親子矛盾自然少了很多。
在電子時代,書信有一種別樣的儀式感,平時難以言說的愛和情感,都可以通過文字來表達。
5.定期超市採購
作為父母,你一定有過「孩子看到什麼都想買、撒潑打滾也不肯走」的經歷。
我們不可能全部滿足,但也怕一味拒絕會讓孩子受傷。
央視少兒主持人周洲分享過一個很實用的小方法:提前約定,定期採購。
讓孩子列出自己想要的物品清單,再定一個採購周期,一個星期或者兩個星期,約定好只允許孩子買自己最想要的1-3樣東西。
這是一種儀式,更是一種教育。
它能滿足孩子的購物慾,鍛鍊孩子的規劃能力,還能讓孩子在其中學會分析和取捨。
6.成長銀行帳戶
當孩子有金錢意識時,就可以給他買一個存錢罐,告訴孩子零花錢、壓歲錢都可以存在裡面,這是他的私有財產。
大概到7歲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像大人一樣,去辦一張專屬銀行卡。
教孩子怎麼存錢取錢,怎麼設置密碼,一步步給孩子科普什麼是本金、利息,如何買理財等等。
讓孩子體會到存錢的快樂,也要慢慢教會他制定消費計劃,合理地花錢。
比如說過年收到了壓歲錢,可以分成幾份,一份用來給家人買禮物,一份用來買書籍和學習用品,一份用來投資......
孩子的財商,需要父母的悉心培養和薰陶,才能一點點提高。
7.每周家庭共餐
《正面管教》一書中說:「父母能為孩子做的最令人鼓舞的事情之一,就是定期按計劃陪孩子享受特別時光。」
而家庭共餐,就是最簡單的建立家庭親密關係的方式。
研究發現,家人聚在一起聊天,對孩子的成長特別有益,定期的家庭聚餐,還能給孩子帶來更高的平均成績和更高程度的自尊。
許多父母忙於應酬,回家吃飯的次數屈指可數,餐桌上都是冷冷清清。
我們可以專門設置一個家庭共餐日,到了那天就放下手機和工作,全身心地陪孩子享受美食,嘮嘮家常。
生活忙碌而瑣碎,但卻會因為這個特別的日子增添許多的幸福。
8.紀念成長節點
記得兒子第一次分房睡時,我們特地準備了一些小儀式:
首先帶著他一起布置自己的小房間,裝扮成他喜歡的樣子。
接著又送了他一個大娃娃,作為好朋友以後陪著他一起睡。
正式分房那天,我們買了一個小蛋糕,還為他準備了一張成長證書,全家一起慶祝他走出邁向獨立的第一步。
這麼一套流程下來,兒子不但沒有反感和恐懼,反而特別驕傲地說「我都已經長大了,當然要自己睡覺了」。
孩子一天天在長大,童年一點點在倒數,一些重要的成長節點轉瞬即逝。
所以父母才更要花點心思,為孩子留下一些特殊的回憶。
作家小麥芃芃曾說:
「你給孩子過生日,告訴他大了一歲,要比以前更好,讓他對自己的人生有了使命感;
你陪孩子參加學校的親子運動會、匯報演出,讓他對自己有信心和認同感;
你讓孩子在父親節、母親節、教師節的時候,給爸爸媽媽和老師送上祝福,讓他懂得了感恩。」
儀式的背後,往往藏著更重要的意義。
今天你多花了一點小心思,未來孩子就能多一份安全感和幸福感。
儀式感,是一個家庭的高配,也是給孩子最好的「富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