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的劉先生半年前開始總是頻繁咳嗽,最近更是每晚都咳醒,胸部陣陣悶痛,晚上睡不好,白天沒精神,整個人感覺到精神渙散,疲憊無力。
家人勸老劉去醫院看看,說現在空氣品質不穩定,別是肺部有問題。但老劉總覺得去醫院就是「壞事」,掛號還麻煩,自己又不抽菸,肺怎麼會有問題,就一直拖著沒去。
直到上周,老劉持續咳嗽,還咳出血痰,心裡有點慌亂,這才到醫院去做檢查,結果被告知是肺癌中晚期,已經有轉移現象。
「咋能得肺癌呢……」看到檢查結果,老劉再三跟醫生確認是不是搞錯了,他說「隔壁八十多的老大爺抽菸大半年了,一點事情都沒有,難道抽菸多才不會得肺癌嗎?」
吸菸是引起肺癌的一大誘因,為何不吸菸的人,也會得肺癌?今天就讓小九帶著大家解開謎團。
一、吸菸越多的人,越不易患肺癌嗎?
吸菸導致肺癌的事實是毋庸置疑的,2021年NCCN指南指出,85%-90%的肺癌都是和吸菸相關的,包括吸二手菸、長期和菸民生活,患病概率將提高20%-30%。
已有多項研究證實,肺癌的發生與吸菸開始的年齡、吸菸年數、每天吸菸支數、菸草種類均有密切關係。開始吸菸的年齡越小、每天吸菸的支數越多、吸菸的年份越長,肺癌的發生率也會越高。
據悉,吸菸指數=每日吸菸支數×吸菸年數,當吸菸指數>400,罹患肺癌的風險將大大增高。
香菸產生的煙霧成分中,含有幾百種有害物質,且已被證實的致癌物多達69種,這些毒化合物隨著呼吸吸入肺部,經由血液危害全身。
那100個菸民中,會有幾個人得肺癌?《英國癌症雜誌》一項研究發現:一直吸菸的人,到75歲時患肺癌的累計風險為14%~16%,持續重度吸菸者(每天超過25支)的風險為20%~25%。
簡單理解,假如有100個人抽菸,一直抽到75歲,那麼這群人中有15個會患上肺癌。
也就是說,吸菸是否患肺癌是個概率問題,若有菸民持續抽菸都沒有患癌,說明他是個「幸運兒」。
那為啥有些人不吸菸也會患上肺癌?實際上,除了抽菸,還有多種因素會導致肺癌——
環境:全球污染環境問題不容忽視,工業釋放出苯並芘等有害氣體、汽車尾氣等,都會對呼吸道黏膜產生強刺激,對人體細胞造成傷害,從而增加癌症風險;
遺傳:若一級親屬中有2人以上患肺癌,那麼就要警惕家族性癌症傾向的可能;
職業:部分職業可能會接觸到有毒有害氣體、工業粉塵、礦業粉塵、廚房油煙等,這些物質會隨著空氣被吸入人體,對肺部組織也會產生影響。
二、肺癌大多是「拖」出來的,頭部3個異常別忽視
肺癌最怕拖,早期肺癌五年生存率可達90%,而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下降到5%-15%,由此可見,肺癌早篩是幫助儘早發現肺癌危險信號的重要手段。因此當頭部出現X種不適,可能是肺癌的信號:
1、持續低熱
長期持續低熱表現是肺癌較為常見的信號,這與肺部癌性發熱有關,因腫瘤細胞會釋放一些物質,會讓體溫持續在38℃左右。還有一些癌症患者可能會伴有手指末端短期會出現腫脹的現象。
2、頭痛
當肺癌發生腦轉移,可引起頭痛,隨著病情發展,患者還會有嘔吐、昏迷,失語等神經系統症狀,但因沒有明顯的肺部疾病表現,常會被誤以為是血栓、腦瘤。
3、眼瞼腫脹或下垂
眼睛腫以及眼瞼下垂也是肺癌的一個早期信號,但癌組織壓迫面部神經或者是眼部神經,就有可能會造成患者眼瞼下垂以及眼瞼腫脹。
三、長期吸菸的人有3種不適,及時戒菸
為了保護自己的健康,長期吸菸的人應該關注3個信號。
第1個信號:經常咳嗽
咳嗽是肺部向外界發送的一種信號,對於長期吸菸的人而言,咳嗽就是肺部受損的信號,香菸中的有毒物質會破壞肺部纖毛,導致痰液無法正常排出,進而刺激咳嗽。
第2個信號:呼吸困難
長期吸菸會導致肺部受損,影響呼吸系統運作,當受損嚴重是,就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如氣短、喘息。
第3個信號:出現胸痛
胸痛也是肺部疾病的表現之一,長期吸菸會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氣腫、反支氣管炎等發生,當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胸痛。
什麼時候戒菸獲益最大?《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Network Open的一項涉及551388人參與的研究結果發現,戒菸者的死亡率遠低於繼續吸菸的人。
與從不吸菸的人相比:
35歲前戒菸的人,風險沒有顯著增加;
35-44歲戒菸的人,風險顯著增加21%;
45-54歲戒菸的人,風險顯著增加47%;
55-64歲戒菸的人,風險顯著增加74%。
戒菸最難就是難在,會被欲望折磨的疲憊不堪。可以試著尋找尼古丁替代品,如口香糖、錠劑、鼻腔噴霧劑或吸入器等。
還可以用紙、筆記錄出發吸菸的因素,並讓自己遠離;有欲望時,先暗示自己再等10分鐘,然後再找其他事情分散。
總之,想要自己和家人變得健康,就一定要下決心戒菸。當然吸菸不是肺癌的唯一因素,若想做好肺癌預防,還是需要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