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高華:毛澤東是重大的歷史現象

作者:

鳳凰周刊

毛澤東繼續享有很高的威望,後來的執政者對此出於什麼考慮?

高華

執政者對毛的態度是從現實出發的。1979年後對毛的反思,是為改革開放尋找合法性,因為不反思毛,不否定文革,不否定大躍進,不去為毛時代堆積如山的冤假錯案平反,理順全國人民的人心,改革開放就寸步難行;而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也和過去的錯誤給國家和民眾造成的巨大傷害,當時的領導層對百姓懷有某種程度的歉疚感有關(那時的領導人時常說,我們的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真好,允許我們改正錯誤等等);九十年代重新肯定和宣傳毛,主要是為了加強體制的合法性。但是這樣,也就面臨著兩難的矛盾:

(1)當毛的經濟社會方面的多數遺產已被放棄,繼續全面宣傳和肯定毛,主流敘述對毛時代的拔高宣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不可避免會引致民眾對過去的懷念,即過去國家是如何好,如何關心工農,人民群眾的生活是如何有保障;但今天百姓的具體生活感受則是「國家的主人公」成為下崗工人和打工仔,進城務工的農民弟兄各方面權益得不到保障,從而有可能把民眾的不滿引向執政者自身。

(2)毛的體制框架原封不動,又和國內的新發展,新要求發生矛盾和衝突,國內在經濟社會方面和全球化接軌的趨勢與在制度建構方面的滯後,兩者之間形成的落差,也是一個遲早要解決的問題。

在轉型期的中國,如果全方位崇毛,就有可能在社會上催生打著「為窮人」旗號的民粹主義,和激進民族主義和高調國家主義的社會情緒,此兩種社會情緒,最能聚集社會感覺和激起民眾反映。今天畢竟已不是「鬧革命」的年代,中國需要積極融入國際社會以提升國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這個過程中,國家應發揮主導和調節作用,培育社會的成長,尤其需要通過制度建構和創新,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前題下,解決社會財富分配不公和底層民眾生活困難等問題,如此才能化解民粹和激進民族主義和高調國家主義。在現在的歷史條件下,這兩種社會情緒一旦升溫發酵,極易造成社會破壞和使歷史倒退,從而給國家民族民眾帶來災難。

鳳凰周刊

毛的哪些執政策略還為後三代領導者所繼承?

高華

民族主義者對毛的崇拜,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對二十多年來中國面向西方的對外政策的保留,他們推崇毛對蘇美的強硬態度,以此表明他們今天的立場。其實歷史事實更為複雜,在毛的對蘇對美的考量中,使其符合現實政治和國內治理的需要,以及符合他本人領袖地位的鞏固和強化的需要,始終是第一位的。故而毛可以聯蘇反美:在四十年代後期和五十年代初中期,毛禁絕黨內和社會上一切對蘇的不滿言論,違者以「反蘇反共分子」論處,向史達林提出外蒙古回歸要求受到拒絕後不再堅持,在重大事情上都請示史達林(「朝鮮戰爭蘇聯解密檔案」中可清楚反映);而當赫魯雪夫嘲笑「三面紅旗」,蘇聯和美國緩和關係後,毛既反美,又反蘇,最後走到聯美反蘇,晚年甚至在和基辛格談話時斥罵蘇聯是「王八蛋」(1973年2月17日)。有一點應該充分肯定:毛為打開中美關係的大門作出了重大的,歷史性的貢獻,這是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的,如果不是毛當年作出改善中美關係的戰略性的決策,1979年搞改革開放就要困難的多,因為沒有「開放」,就無所謂「改革」,而開放不對西方開放,也談不上「開放」。儘管毛對美改善關係的初衷並不在此。

鳳凰周刊

「毛氏思維」是否還在民間延續?

高華

「毛氏思維」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很難幾句話道明。在民間,「毛氏思維」是被簡化的,擇其要者:(1)別人是不可相信的,(2)制敵之道是可以不擇手段的,(3)鬥爭是絕對的,任何事物都是兩極對立的,非黑即白,(4)重行動,尚武力,輕言辭,以成敗論英雄,勝利是唯一價值,成功者、勝利者就是有道德的。

「毛氏思維」基本上是中國本土的產物,在中國有廣闊豐富的土壤,其來源:(1)在經驗基礎上的古代統治術及其民間表達形式,(2)底層造反文化、流民文化的積澱。

鳳凰周刊

毛澤東熱持續不斷,對中國社會的未來走向會有什麼影響?

高華

毛是一個重大的歷史現象,肯定會引起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持續性的反思和思考,但毛作為一種歷史現象是中國過渡時期的產物(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信息社會、公民社會過渡;從傳統帝國專制制度向建立現代民族獨立國家,向現代民主制度過渡),現在已是二十一世紀,中國面臨新的挑戰和層出不窮的新問題,在新形勢下,需要新的思維,已不再需要像毛這樣凌駕於一切體制之上的「超凡魅力型的領袖」,中國也不可能再出現毛這樣的領袖。對毛的反思和思考應指向未來,就像韋正通先生說的,「毛時代的犧牲應轉化為積極的價值」,這就是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如何建立和完善民主體制,從而從根本上使國家奠定下長治久安的基礎。

鳳凰周刊

怎樣才能對毛澤東做出符合歷史真相的評價?對其晚年的政治主張進行徹底的否定?

高華

評介毛,有兩個方面:一是執政者方面,其考量要複雜一些,要兼顧到各方面的因素;另一個方面是學界和民間,這個工作過去有人做,將來還會有人做,如何認識毛,既是一個嚴肅的學術課題,又被社會普遍關注。對毛的反思,是和中國的未來緊密相聯繫的,中國要前進,無論從哪個角度,毛都是繞不過去的。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揚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227/199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