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張崢:中國為何始終缺乏原始創新?

作者:

網際網路發明極簡史戰後,計算機被投入商用和科學計算,但都是獨立使用,互不相連。事實上,要是單考慮效率,最好的方案是把計算資源堆積在一起,傾力打造一個超極計算機。把超級計算機用網絡連起來,有兩個動因。第一是「怕」,在冷戰的大背景下,一個指揮中心萬一被一顆核彈擊中,整個系統就癱瘓了;第二是方便分散在各處的研究者合作。這些原因催生了一開始只有四個大計算節點的ARPANet,也催生了兩個新領域:電腦網路和分布式系統。90年代左右由美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的NSFNet取代ARPANet成為主幹網,伯克利大學開發的TCP/IP作為標準協議,形成網絡效應,接入眾多區域網,網際網路的「基建」——網際網路(Internet)隨之逐步成熟、穩定。

但真正讓網際網路火爆起來的卻源自一個古老的應用:文檔管理。把文件存放在一層層的資料夾里很簡單也最基本,但論文可能互相引用,對研究者不方便。在一篇文章里埋下連結,讓用戶一鍵跳轉到另一篇相文檔,就是超文本。超文本有很長的發展時間,但相對小眾,蒂姆·伯納斯-李1980年在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擔任獨立承包人,也建了一個超文本原型,已方便研究人員分享及更新訊息。

蒂姆·伯納斯-李之所以被稱為「網際網路之父」,在於他在1991年提出、實現並規範化了一個回頭看幾乎理所當然的想法:把超文本網絡化:點擊連結可以跳轉到存放在另一台機器上的文檔。這種被網絡化的文件,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網頁,格式稱作HTML。到1995年,微軟發布了一個Windows95,這是一個里程碑,因為它支持了TCP/IP,廣大的PC用戶可以上網了。就這樣,網際網路+HTML+廣大PC用戶,全球資訊網終於爆發式增長,大量的網絡應用又推動了伺服器產業,也發展出搜尋引擎、雲服務、社交網絡等等現象級的新產業。

從「紙上談兵」的萬能圖靈機,赫茲的相距最多不過幾米的震盪器和天線,發展到上致星鏈、下致腦機接口、萬物互聯無往不在,真正是走過了千山萬水,包括了有無數個原創,中國在其中的缺席,十分刺眼和醒目。

原始創新是怎樣發生的?

面對和歐美原創的巨大差距,這些年有不少人提出要重提上世紀八十年代恢復高考之後的一句流行的口號,「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是一個簡化也是比喻,但背後藏著一個重要的假設,指數理化這些傳統科學才是基礎科學。其實,這是對前沿科學不了解的一種體現。

原創之源一定出自基礎科學嗎?這似乎理所當然——就像熊老師的文章里分析的,錯失分子生物學這個新基礎研究,讓中國科學家丟了二十多年。但有意思的是,例外也不少。馬可尼於1909年獲得諾獎,而無線電訊號能超遠距離傳播是因為電離層反射的這個原理,卻一直要等到1924年,他之所以敢於走向市場並領先英國的競爭對手,是因為他用簡陋的設備打響了樓下的電鈴;大語言模型的很多基本工作原理,到現在都還在研究之中,但是大思路並沒有問題,也足以引爆市場。在這些糧草未到而車馬先行的案例中,基礎科學更像是事後諸葛,其作用在於提供更深入的認識,發現可能的優化點,推動下一輪的進步,而每一個進步,都有原創的可能。

科學技術發展到現在,已經從一棵樹,成為根脈纏繞、野蠻生長的一片林,而且很多樹還在不停的生長;越往上越年輕,越前沿,越不穩定,也是產生新知識最活躍的地方。這個盤根錯節、互相勾連的複雜網絡,在它的每一個結點的內部也分支龐雜,互相勾連和依賴。

面對這個複雜網絡,「基礎」二字如果沒有指明上下文,不但模糊,甚至無意義。因此,把「0到1」這一截看成基礎科學的獨有之地,望文生義,過於簡單。我經常碰到中國同學數學基本功很紮實,可是計算機科學裡的基礎卻掌握得卻不全面,導致做起研究來磕磕絆絆。

從0到1的原創,需要基礎科學研究的素質,但不見得必須發端於基礎科學。

總體而言,原創需要想像力和行動力的結合,從理論上的「虛用」一步步走向「實用」。一個常見的爭議點是,發生原創必須摒棄功利心嗎?原創的必要條件是要有用。「有用」很多時候是實用,帶動市場來換取更多的資源,卻也可以是「虛用」,比如圖靈機就是一個概念機,赫茲的實驗也只驗證了電磁波存在的驗證。如果我們討論原創的動力,言必迴避功利心沒有必要,因為有無功利心並不重要:把對世界的認識推進一大步,或者大力釋放了生產力,都是值得我們認可和尊重的好工作。馬可尼就是一個功利心特別重的一個冒險家,愛迪生也是,馬斯克更是。即便愛因斯坦,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名下有不少專利,其中包括一個無疾而終的冰箱設計。

此外,我們還應該看到運氣和時機的重要性,比如海上救援之於無線電,二戰之於計算機,網絡和超文本之於網際網路,數據和算力之於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我相信這也適用於其他領域,比如新冠病毒之於mRNA技術。

總的來說,我認為原創從來不會在一個沒有用的上下文中發生;新知識的獲取、新學科的誕生並不見得因為天天在追問宇宙奧秘是什麼,也不見得因為數學大廈里又添了一條新公式。看到有用,看到必須要用,都是原創的源泉;圖靈並沒有想要去發明圖靈機,圖靈機只是他去解一個數學問題時不得不需要「順手」發明的一個工具。

培養下一代的原創能力,

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中國為什麼沒有原創,為什麼沒法做到從0到1呢?如果自頂向下的推動,我們首先就會遭遇一個「燈下黑」的問題:如果我們承認中國鮮有原創成果,那就找不到有原創經驗和經歷的專家來諮詢。

或許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從教育的角度來說,需要培養一些什麼素質:

批評性思維。這是中國教育的老問題了。一個只獎勵標準答案、不鼓勵學生去挑戰現成答案的教育環境,只可能抹殺而不是催生批評性思維。和這相關的是對權威的盲目崇拜。即便對諾獎得主,正常的評價應該就是「as good as their last work」,學術上絕對平等,沒什麼不能被挑戰。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網友推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06/2000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