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克己,方能成己。」
辛棄疾說:「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人生大多數時候,稱心如意只是偶然,違心拂意才是常態。
與其生氣,讓自己陷入情緒的漩渦,不如放下情緒,善待自己。
要知道,這世上最無用的一件事,就是生氣。
01
生氣,讓小事變大事
春秋時期,有一顆桑樹長在吳國和楚國的邊境上。
有天,一名楚國女子和一名吳國女子都想採摘桑葉,兩人爭執不下,扭打在一起。
結果,吳國女子贏了,抱著一筐桑葉,得意洋洋地回家。
楚國女子輸了,便將被打的事情告訴家人,家人大怒,拿起鋤頭就去毆打吳國女子一家。
吳國大夫聽說以後,氣憤不已,出兵把楚國的邊境占領了。
楚平王得知此事,拍案而起,御駕親征,踏平了吳國邊境。
吳王僚也不甘示弱,派出大將攻打楚國。
原本只是採摘幾片桑葉,卻因為雙方的怒氣,演變成兩國大戰。
常言道:「小不忍,則亂大謀。」
人在盛怒之下,往往會失去理智。
本來忍一時就可以風平浪靜的事情,結果變得無法收拾。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與情緒較勁,就是在與自己較勁。
與其讓自己陷入困境,不如平復心情,淡然處之。
02
生氣,讓好事變壞事
老話講得好:「沸水看不清倒影,盛怒看不清真相。」
人在生氣時,很容易使思緒混亂,做出偏激的舉動。
聽過一個故事:有個苦命人辛勞一輩子,年老時終於擁有了一所木房子。
讓他心煩的是,房裡不知何時跑進來幾隻老鼠。
有天晚上,他好不容易睡著了,卻被老鼠的吱吱聲吵醒。
他頓時火冒三丈,拿起木棍在角落裡不停地敲打,卻無濟於事。
最後,他舉起火把去燒老鼠,竟把新房子點著了。
一味地著急生氣,不僅不會解決眼前的問題,還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越是急迫的事情,越要沉心靜氣,放眼全局。
人活一世,不做情緒的奴隸,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03
生氣,讓夫妻變冤家
古人云:「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天底下最高最亮的是日月,最親近又最疏遠的是夫妻。
夫妻之間,因為沒有距離,所以更容易彼此挑剔,產生嫌隙。
有多少夫妻,因為生氣吵架,前一秒還是親密愛人,後一秒就成了宿世冤家。
在婚姻中拿捏好一個尺度,顯得尤為重要。
江冬秀性格潑辣、脾氣極大,但胡適卻與她相守一生,特別融洽。
這一切,都源於胡適從不跟妻子生氣。
詞人晏殊曾說:「滿目青山空念遠,不如惜取眼前人。」
婚姻里,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無論何時,彼此都不要逞一時之氣。
即使爭贏了對錯,卻輸掉了情誼。
夫妻雙方收斂脾氣,凡事讓三分,幸福自會相伴一生。
04
生氣,讓親人變路人
被冠以「諜戰文學之父」的麥家,經歷過兩段沉重的父子情。
9歲那年,因為跟同學打架,麥家被父親扇了兩個耳光,鮮血直流。
從此,他懷恨在心,二十多年未喊過一聲父親。
等到他的兒子念中學時,經常與同學鬧矛盾,成績下滑得厲害。
麥家就像父親當年那樣,也狠狠地扇了兒子一耳光。
從此,兒子與他疏遠,他三年沒能走進兒子的房間。
《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有段觸動人心的話:
「一輩子真的很短,遠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長,不妨對愛自己的人好一點。」
年齡越大越懂得,親情才是人生最後的歸宿。
親人,是我們人生的護城河,即使偶爾冰涼如水,也是為了保護我們免受傷害。
對親人多一份耐心,多一點理解,莫讓親情變陌生,莫讓孝心成遺憾。
05
生氣,讓安順變波折
電視劇《人世間》裡,周秉昆和鄭娟難得過上幾天安順日子,卻收到了兒子周楠在美國去世的噩耗。
暴怒之下,周秉昆將氣撒在了駱士賓身上,導致後者重傷去世。
周秉昆也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自他入獄後,鄭娟夏天賣冰棍,冬天賣地瓜,艱難地撐著這個家。
如果當初周秉昆沒有動怒,就不會有這場牢獄之災,也不會給自己最親的人帶來傷痛。
王陽明曾說:「能克己,方能成己。」
人生路上充滿了各種波折,越是如此,越當珍惜當下安順的日子。
意氣用事,莽撞行事,傷害的不僅僅是自己,更會波及身邊最親最近的人。
想要擁有美好的生活,先要接受生活的悲喜無常。
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得失,用一顆歡喜心去笑對挫折,自會平安順遂。
06
生氣,讓健康變疾病
她心地單純,待人坦率,既有美貌又有才華,除了王夫人,大家都喜歡她。
只可惜,她自小體弱多病,本該靜心調養,偏偏又是個多愁善感的人,常常生悶氣。
周瑞家到最後才將花送給她,氣一場;
晴雯沒讓她進怡紅院看寶玉,氣一場;
湘雲說台上的戲子與她相似,氣一場;
無論寶玉如何偏愛於她,都會氣一場。
一朵閬苑仙葩,最後因為聽說寶玉與寶釵定親,氣鬱而亡。
中醫說:「百病源於氣。」
世界上最無用的一件事,就是生氣。
畫家陳丹青說:
「我幾乎從來不生氣,因為我認為沒必要,有問題就去解決,不要讓別人的錯誤影響自己。」
做人,糊塗一點,淡忘一點,大度一點,保持平和,方能收穫喜樂。
07
人這一輩子,不過短短几十年光景,好好愛自己,開心活到底,才是最終目的。
不和他人置氣,不要總是抱怨,少一些計較,多一些寬容。
凡事樂觀對待,常把微笑綻放,就能把生活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