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最會賺錢景區 擠滿這個國家的大孝子

擠滿韓國大孝子。

韓國人認為,如果這一生中沒去過張家界的話,那這輩子算是毀了。

對於韓國人,考不上公、不婚無後、進不去三星工作、當不上偶像練習生,這些事在不孝的等級上,都得排到不帶父母去張家界後邊。

「孝順父母,就送他們去張家界旅遊」,這句話在韓國的流行程度,已經快成為一句新的諺語。

前陣子,央視財經發布了一條新聞,據韓國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韓國赴華的遊客數量同比暴增九倍。而在上個月前往中國的這14萬韓國民眾,保守有一小半都跑去了張家界。

今年以來,從韓國旅行社預訂了張家界旅遊產品的消費者,60歲以下的比例已經占到了66%,原來是最美不過夕陽紅的銀髮游,現在是新帶老的家庭游。

照這個趨勢,如果不是拍得早,感覺韓國國民級家庭劇《請回答1988》取景地得放到張家界。

前幾天朋友圈有人去張家界旅行,在檢票口發了如下動態:

「我到張家界了,感覺在拍韓劇。怎麼到處都是韓國人?」

張家界到處都是韓國人

讓我們打開社交媒體,將定位切換到張家界,就可以看到一堆在景區裡的韓國人目擊報告。

一位博主在張家界走進電梯,發現周圍的人都在講韓語,她舉起手機記錄下這魔幻的一刻。

如果再往下翻翻,你很可能還會看到韓國網友們自己發布的張家界遊記,配圖往往是給父母拍的遊客照,經典造型是身穿國家地理等韓國本土品牌的戶外羽絨外套,胸前掛著墨鏡,在張家界的某個拍照打卡點前面比心。

在INS等國外知名社交媒體上,#張家界#相關話題下韓國人與韓語內容的比例更高。

不管他們的主頁是模特歐巴還是知名企業家,到了張家界那也得拍一張自己和老媽的照片。

在韓國「Naver」等主流入口網站,討論如何把父母送到張家界旅遊、傳授去張家界的旅行經驗、互相交流去張家界遊玩的心得,已經成為韓國年輕人的一門必修課。

張家界之行,是韓國孝子一筆無法迴避的高麗貸。

而且據他們說,去張家界玩一趟,對改善東亞最高壓的韓國式家庭關係,效果十分顯著。

送父母去張家界玩了一趟回來,爹媽就等於拿到了熟人社交場合的入場券,那整個人是吃嘛嘛香,一口氣上五樓不費勁。

當我們繼續探查後發現,張家界不只韓國人多,韓國元素也多。

早年國內縣城文化圈興起過一個群體叫「哈韓族」,很多人做夢都想去趟首爾一睹韓流風采,殊不知,他們可能來一趟張家界就圓夢個七七八八了。

張家界景區內外遍布韓語標識,韓國遊客不用翻譯軟體也能全程無憂暢行,來了就跟回家了一樣,非常親切。

張家界景區門口還有眾多韓語導遊,一張嘴那叫一個地道。這種感覺就像你正在異國他鄉躊躇,這時一位外國友人向你迎面走來:「我的景區很大,來,都可以來。」

在張家界景區擺攤的小販都會講一些基本的韓語,也難怪有網友說朋友在那邊當公務員,現在都快學會韓語了。

在周邊配套上,張家界景區附近的韓國要素同樣快要溢出了,韓式烤肉、韓式拌飯、脊骨土豆湯,各種各樣牌匾醒目的韓國料理,密度絲毫不亞於延邊,走在街上猛然抬頭以為到梨泰院了。

一些正宗的中華料理店上也掛著韓文牌匾,有時候本地人都鬧不清這裡頭到底是吃什麼的。

就連鮮榨石榴汁這種街邊特產廣告都是中韓雙語,看著Yao的表情就知道口味非常可信。

甚至,網友還發現了張家界的大巴上也有韓文。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張家界可以直接使用韓幣結算。從2005年開始,張家界成為了國內第一個因為旅遊業而允許外匯流通的城市,韓國有客來了只需要換換心情,無需換幣。

張家界竟然還是國內通韓國最多機場的城市,擁有包括首爾、釜山、仁川、濟州、清州等在內的多條直飛航線。網友戲稱,張家界已經實現在韓國境內的「村村通」。

所以,如果《釜山行》再拍續集,建議主角團直接從機場逃往張家界。

畢竟,張家界地形險峻奇特,山峰高聳入雲,喪屍就算來了也爬不上去。

韓國人張家界狂熱之謎

張家界到底有什麼魔力,讓韓國人目眩神迷?

張家界之於韓國人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熱門旅遊目的地,更是一種文化狂熱。

在韓國本土的文藝作品、流行文化和名人軼事裡,到處都能找到關於張家界的蹤跡。

2016年,韓國旅遊綜藝節目《跟團旅行環遊世界——團結才能火》就來到了張家界連拍三集。

節目裡四個男人兩個懼高,他們在懸崖、纜車、絕壁與玻璃棧道之間穿梭,一邊被張家界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震撼到無以復加,一邊與內心恐懼做著複雜的鬥爭啊啊啊啊,綜藝效果十分爆炸。

《團結才能火》張家界之行的最後一期,更是被韓國老百姓看出了2016年度最高單集收視率。

同樣是在2016年,韓國知名真人秀節目《我們結婚了》同樣來到了張家界取景。

彼時在韓國發展的張家界籍明星曹璐,領著節目組逛了一圈兒天門山,給韓國喜劇明星曹世鎬和演播室的一眾嘉賓來了一點小小的張家界震撼。

而在更早的2014年,當時亞洲炙手可熱的韓國女子音樂組合T-ara全體成員,在《天天向上》節目組的邀請下來到了張家界武陵源景區進行外拍,視頻在中國與韓國本土瘋狂傳播,留下了一段文體兩開花的珍貴影像。

不只是韓國綜藝愛往張家界扎堆,韓國影視劇里也動不動cue一下張家界。

2018年的熱播韓劇《我的大叔》,裡面有段劇情直接明牌了,年輕人們討論想要把媽媽們送去張家界旅遊,說不定還能在旅途中再找個老伴。

張家界對韓國人和韓國文化的影響是多角度、全方位的,甚至是無視線上線下和現在過去的。

現在很多來中國推廣K-POP的韓國藝人,如果你在社交帳號下詢問他們對中國的記憶,說不準他們就會給你來一句:「我小時候去過張家界。」

韓國人愛張家界不是兩三天,每天都想來很多遍。其實在千禧年後,韓國人的張家界狂熱就已經開始了。

韓國人為什麼對張家界情有獨鍾,現在看來更像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成果。

首先就是官方力量的助推與文化宣傳的造勢。2001年,韓國觀光社社長趙洪奎受邀來到張家界參加「國際森林保護節」,趙社長親眼看到張家界的奇美景觀,san值直接掉沒了,轉身回國就成了張家界的自來水,在國內進行大力推介。

趙洪奎還把政協副主席程思遠先生1992年游張家界的題詩帶了回去——「人生不到張家界,百歲豈能稱老翁」,現已成為韓國的民間諺語。

於是,次年,張家界就迎來了第一波韓國遊客入境高峰。

加之,張家界的自然風光一直以來在世界傳媒語境裡都是舉足輕重的存在,文藝作品與傳媒效應進一步放大了張家界的旅遊聲望。

韓國人也看過咱們的86版《西遊記》電視劇,對取景地張家界有了解基礎,更不用提2009年《阿凡達》上映後,電影裡美輪美奐的懸浮山更給張家界增添許多神秘感。

況且,爬山在韓國本身就是一項全民運動。

山多地少,韓國本土更是近3/4被山地和丘陵覆蓋。所以,無論家庭活動還是休閒,爬山已經融入了韓國人的生活習慣。

但是韓國境內沒有像張家界景區那些鬼斧神工又極富挑戰的山,境內的都爬完了不來張家界體驗一次,確實是要被剝奪「老翁」資格了。

不過,網際網路上還有一種傳聞,是說韓國人之所以來張家界,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祖先起源於這裡,不過這種說法沒什麼依據。

畢竟,除了張家界,韓國人還喜歡去長白山。

他們總不能是要去找青銅門後,找張起靈吧。

張家界模式可以複製嗎?

張家界在吸引韓國遊客方面,相對於國內整體旅遊市場,可以說已經做到了一枝獨秀。

2023年在韓國首爾舉辦的張家界旅遊推介會上披露了一組數據:張家界每年接待的韓國遊客超20萬人次,最高峰達到60萬人次,來到中國的遊客每四人中就至少有一人踏足張家界。

張家界到底做對了什麼呢?

旅行的意義是探索未知,但人們總會選擇更為成熟的旅遊線路。

韓國人也不例外。

上文我們提到那些看似魔幻的雙語標識、韓式餐飲、異域風情,正是張家界市通過多年努力投入積累下的成熟配套基礎。

每一條張家界與韓國城市的直飛航線,都是當地政府與韓國旅行社、航空公司談判合作的成果。

從十幾年前開始,張家界市旅遊部門更是通過獎勵、補貼等形式,鼓勵推動韓國旅遊包機業務的發展,今年很多韓國遊客正是通過包機來到張家界。

形成衣務優勢的前提,是提前做好優質服務。張家界口岸可以實現24小時落地簽,90%的ATM支持外卡取現,全市主要消費場所的POS機都可以刷外卡買單。

前陣子網際網路上討論很熱的話題#老外在中國有錢難花#,張家界這不就給出了一個參考答案。

如果說張家界是韓國人的耶路撒冷,那我們就解決他們通向聖城的「最後一公里」。

也正是因為服務細緻,體貼周到,張家界作為旅遊景區也是出了名的「會賺錢」。

此外,文化共鳴是一件利器。多年來張家界在韓國老年遊客的市場已經接近飽和,現在通過兩國文化中對「孝道」的共同見解,張家界成功向下拓寬了中青年的消費欲。

就像網友們說的那樣,中國地大物博,自然景觀豐富,文化深厚包容。

有龍門石窟和少林寺的河南,可以推薦給中亞的朋友。

有大佛的樂山,可以推薦給宗教薰陶深厚的泰國遊客。

總之,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近來我們又與多國互免簽證,全國各地旅遊景區迎來更多外國遊客,只是時間問題。

只不過,打開大門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也許只是第一步,要真的取得張家界在韓國這樣的成功,或許各地旅遊宣傳、提供旅遊和支付相關配套措施,都需要綜合發力。

最後,對於一些網友表示憂慮的韓國問題,大家不用擔心。

1992年,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風景區、天子山風景區三大景區構成的武陵源自然風景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90年代咱就給張家界申遺了。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鳳凰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10/2028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