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生死存忘」六四藝術展示警 中共政權殘暴本質35年不變

華人民主書院在台灣主辦六四紀念藝術展,涵括中港台人權受害題材,開展記者會上,六四親歷者吳仁華提及,北京正對台發動軍演,勿忘六四事件過去35年,中共政權屠殺學生的殘暴本質不變,台灣人應捍衛民主體制。海外中國青年也指出,兩岸差異就在人權底線。

六四紀念藝術展在台北展出。

華人民主書院在台灣主辦六四紀念藝術展,涵括中港台人權受害題材,開展記者會上,六四親歷者吳仁華提及,北京正對台發動軍演,勿忘六四事件過去35年,中共政權屠殺學生的殘暴本質不變,台灣人應捍衛民主體制。海外中國青年也指出,兩岸差異就在人權底線。

今年是中共政權血腥鎮壓天安門廣場等地學生的六四事件35周年,台灣成為中港台唯一還能舉辦六四晚會的地點。「生死存忘」六四事件35周年藝術展,匯聚18位藝術創作者30多件作品,含括中港台人權受侵害題材創作,在台北的中正紀念堂展出。

超過三分之一作品為流散海外的香港藝術創作者的作品。

六四親歷者吁台灣人了解屠真相捍衛民主體制

六四親歷者、訪問學者吳仁華也提到,中國解放軍在賴清德總統520就任後第三天,發起軍演,從各面向威脅台灣。他希望通過六四紀念活動,讓台灣人特別是年輕人認清中共殘暴本質始終沒變。

吳仁華說:「今天台灣受到這麼大的威脅,就是因為中共體制的存在。這麼多年來,由於台灣某些政黨、某些政治人物、某些媒體一直在討好中共,說今天的中共跟過去不一樣、說今天的中國跟過去的中國不一樣,這點讓我非常擔憂。我希望通過六四紀念活動、六四大屠殺真相,讓更多的台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認清中共真正的本質,要有危機意識,要堅決維護台灣現有的民主體制和自由的生活方式。」

吳仁華認為,香港完全淪陷後,台灣通過紀念六四彰顯民主,引起國際更大關注,突顯台灣重視人權價值,實際是為台灣作國民外交。

中國海外青年:兩岸最大不同是人權底線

加拿大公民會會長、青年中國海外民主運動人士楊若暉通過視頻說:「兩岸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權的底線不同。兩岸無法對話的最大障礙,也是中國大陸不斷退後的人權狀況,而這個責任根本不在台灣,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不可以以公民基本人權的犧牲為代價。蔡英文和賴清德總統,經常說要捍衛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今天他看到的這種生活方式,是對於人權侵犯的敏感和同理心,而不是像中國大陸麻木和習以為常。」

楊若暉說:「我想在這裡求助台灣人請關注中國的人權狀況並且幫助我們在海外建立一個把人權,自由和民主作為生活方式的中國離散社區將它展示給中國大陸。我們自己新一代的中國年輕人也從未放棄對於民主與自由的追求。」

前香港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致詞說,六四為什麼在1989年發生?每年不只悼念六四,更要反思為何在1989年發生?是不是因為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年輕人通過自由貿易、通商,接受到西方民主思潮,進而要求中國政府體制改革、走向民主轉型有關?

香港反送中前線抗爭者赴湯致詞哽咽地說,這是很沉重跟悲傷的展覽,今年是六四35年、香港反送中5年,台灣仍在為民主上街頭抗爭,希望港台共同行動阻止威權極權再危害民主。

流亡台灣的港青羅子維說,過去在香港維園悼念六四的公民組織領袖如鄒幸彤等人仍被關在獄中。對抗中國大外宣方式就是紀念六四,藉由藝術創作,繼承無法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起六四燭光的前輩者的理念。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23/205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