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拒不退繳,中植系5名財顧被抓走

時隔半年,中植系的債務化解有了新進展。

來自湖北武漢的華源證券,擬通過競價方式收購中植系旗下——中植基金的資產。暴巨雷的中植系,旗下這塊約400億的資產已有白馬騎士捕手,雙方協議已簽,靜待監管審批。

先回顧一下中植系暴雷始末,能比股民更慘的,可能也就是這些買了巨額理財的投資者。

中植系是「PE+上市」資深玩家,一邊把下設的四大財富公司、信託公司、基金公司當錢袋子,另一邊拿錢去主要投資股權,做資本運作,其次還有部分房地產業務。

去年11月,老胡被大A跌破防的前幾天,中植集團發布《致投資者的一封致歉信》,攤牌,表示自2021年12月實控人解某錕離世後,中植集團像是丟了魂,「多位高管和核心人員」脫崗或離職,「內部管理面臨失效」......

致歉信里透露,初步盡調發現,一是集團總資產帳面金額約2000億元,但集中於債權和股權投資,存續時間長,清收難度大,預計可回收金額低;

二是,剔除保證金後,相關負債本息規模約為4200億-4600億元,集團已嚴重資不抵債。

換句話說,滿打滿算,即使中植帳面上的資產(房產、股權投資、股票投資等等)不打折不縮水,跟負債一比就有超過2000億的巨大窟窿,大面上,投資者平均損失直接按50%打底。

可能是事先準備好的,前腳中植髮致歉信,後腳北京相關部門就抓了人,對中植系所屬財富公司涉嫌違法犯罪立案偵查。接著北京第一中級法院公告,中植以資不抵債向法院申請破產,法院裁定受理破產申請。

通俗講,就是把中植的家底摸清楚、盤點歸攏,再把欠了誰的債梳理清楚,然後想方設法化解債務,該賣的賣、該重整的重整,普通職工工資債權、有抵質押動產留置的債權、普通債權即投資者的債權,該賠的賠。

今年3月16號,北京朝陽警方喊話:

中植系涉案公司極其相關人員,主動配合調查取證,

積極退繳違法所得,對主動退繳、認罪悔罪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一句話——要求相關人員主動退繳退贓,通報中附退款銀行帳戶。

據報導,退繳金額有400多萬的,也有200多萬的,

越是「優秀員工」退的越多,你懂的。

一開始是簡訊通知退繳,後面直接電話1對1通知退繳,包括具體金額。

中植系四大財富公司一眾高管,年薪從2000萬到9500萬不等,如果問誰退繳金額最大那無疑是這些高管。

除了高管,銷售一線層面據傳最牛逼的是恆天財富上海靜安第二事業部總經理,號稱「恆天戰神」:中植系最大的單一客戶59億、單筆1億+的不計其數,定融年度完成60億、連續N年霸榜恆天財富銷冠......

(PS:什麼是定融?就是定向融資,比如區縣的平台、中植系自己有融資需求,通過「金交所」備案發固定收益率的理財產品。

前些年全國各地金交所林立,正規金交所不做的偏遠的、打擦邊球的偽金交所做,高峰期收益率10%以上是常態,中植系靠著這種通道融到大量資金,投向地方城投、股權市場、地產等等。

之後大家都知道了,地方債和房地產兩大塊成為防範化解風險重點領域,這也是為什麼從去年開始嚴厲打擊清理「偽私募」、「偽金交所」的原因,前些天全國多地還有11家金交所被批量關停。)

「恆天戰神」的傳言若是真的話,那這位「優秀員工」和銷冠只怕比上面的高管退繳的還要多,至少也得一個小目標起步。

有人老老實實退髒退傭,那有沒有人不願意退的?

肯定有,金額過大,總有人捨命不舍財,但沒卵用。

5月17號據報導,恆天財富5名財顧拒絕北京帽子叔叔電話或以各種理由拒絕退繳,被帶走。後續據說每周都將分撥分批對未退繳的理財顧問開展打擊。

換言之,這不是選擇題,而是固定答案的必做題,賣定融的、管定融的相關人,退了基本就沒啥事,不退是躲不過去的。

其實據圈內人整理,早在喊話退贓退傭之後半個多月,就開始針對態度惡劣拒不退繳甚至造謠煽動對抗的理財顧問進行打擊,不退款是不太現實的。

退贓退傭的錢用於幹嘛?用於化解中植系債務風險,尤其是儘量減少投資者的損失,畢竟,2000多億的巨坑必然要想盡一切辦法來堵窟窿,之前銷售理財的佣金就是重要部分。

除了退傭退贓,開頭講的白馬騎士收購中植系的資產也是主要化解風險方式,最好賣的肯定是優質資產。

湖北的華源證券收購中植系的中植基金銷售公司,中植基金的標準化資產(業務、系統、員工、客戶、18家機構等)都將轉讓給華源證券。

華源證券,是大國企武漢金控集團在2023年1月捕手九鼎集團轉讓的股權成為的實控人,2023年9月正式從九州證券變更為華源證券。

收購中植系旗下的中植基金將批量引入400億左右的標類資產和高淨值客戶群,其中非貨幣基金(以股票、債券、期貨等為標的基金)的保有客戶數5.3萬戶,持倉客戶中100萬及以上非貨持倉客戶數近1.7萬戶。直接能讓華源證券在財富管理業務上上升一大台階。

一塊優質資產以合理的價格賣掉,回籠較為可觀的現金,用來彌補中植資不抵債的窟窿。

不過,相較於2000多億的巨大窟窿,這筆資產即使有溢價也依然是杯水車薪。

自然而然,對中植系原「銷冠」、理財顧問等的退繳催收必然會加大力度。

畢竟,追回來的是真金白銀,賣資產未必會溢價還可能要打折。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燕財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24/2058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