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顏純鉤:空話連篇不知所云,六神無主沒有方向

—習近平預示三中全會沒有戲碼

作者:
習近平缺乏自知之明,又操之過急,凡事誤判,他想儘快把美國打壓下去,解決歐盟和日韓,然後再用一兩個任期,達到左右世界的目的,將紅旗插遍全球。一個人可以如此以空想代替現實,對敵我實力作根本的誤判,恰恰證明其內心之貧乏與性格之虛驕,這種非正常的白日夢,只有用非正常的思想方法才能做得出來。以空話謀國,以空話治國,永遠都是想當然,野心比本事大,說的比做的多。

習近平在山東「視察」,順便召集一批專家開了一個座談會,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習近平為中共三中全會作事先鋪墊,發放一些信息,製造一點注意力。

這次奉召的專家有九個,除了六個著名企業的董事長之外,還有三個經濟學家,表面上是習近平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實際上是習近平在對日後中國經濟發展道路「指明方向」。

習近平說,要堅持守正創新,改革無論怎麼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等根本的東西絕對不能動搖」,同時要敢於創新,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準了就堅定不移抓。

習近平又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錨定「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堅決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

有誰明白他在說什麼?這真是最惡劣的文風。真的要為三中全會「指明方向」,你至少說一下當前中共面臨的是哪些重大難題,產生這些難題的原因在哪裡,所有問題的關鍵因素是什麼,黨內高層對此取得什麼共識,下一步需要糾正哪些重大失誤,要下決心處理哪幾個首要的問題。至少讓參加會議的人,以及看到會議報導的十三億中國人對此有一個基本概念。

開這個會的目的是聽取專家意見,可是官媒對專家說了什麼隻字不提,倒是把習近平那些說過千百遍﹑說了等於沒說的話,連篇累牘又重複一次。這樣的會開來做什麼?唯一效果只是讓中國人知道習近平在「工作」。

習近平為何可以「不厭其煩」地﹑永遠重複他那些說爛了的空話?所有人早就聽膩了,只有他永遠說得興致勃勃,煞有介事。他這個人好像有「一鋪癮」,喜歡說空話套話來故弄玄虛,好像把話說得越沒有人懂,他就越顯得高深莫測。

真正有本事的人,應該善於把高深的思想用生動傳神的語言表述出來,有思想的人尚要爭取把話說明白,沒有思想的人更不能裝神弄鬼,因為越是「裝」,越是傳達不了自己的想法,越是空洞越是「唔等使」,既然說了等於沒說,不如閉嘴更實在。

如果召開這次座談會,用意在為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造勢,那聽了習近平那些話,就不必對那個會議抱什麼期望。有評論認為,中共面對今日內政外交上的困境,只有重啟改革路線,才能扭轉全面潰敗之勢,因此相信三中全會有大動作,會重回巿場經濟,調整中美關係,緩和台海局勢,減少內部矛盾,這些朋友未免想多了。

習近平十年前捕手最高權力時,如果戒急用忍,不急於走回頭路,與美國交惡,只要沿用胡溫朝的內外大政方針,中共就可以保持多十年的高速發展。在前朝的基礎上,再用十年壯大國力,積累財富,調整經濟結構,今日中共的內政外交都將好過十倍百倍。到這個地步,中共要與美國拗手瓜,那就有得拗,只少打個平手,不會兩三年間輸得屁滾尿流。

習近平缺乏自知之明,又操之過急,凡事誤判,他想儘快把美國打壓下去,解決歐盟和日韓,然後再用一兩個任期,達到左右世界的目的,將紅旗插遍全球。

一個人可以如此以空想代替現實,對敵我實力作根本的誤判,恰恰證明其內心之貧乏與性格之虛驕,這種非正常的白日夢,只有用非正常的思想方法才能做得出來。以空話謀國,以空話治國,永遠都是想當然,野心比本事大,說的比做的多。

今日國事蜩螗,習近平陷入進退失據﹑失去方向感﹑不知如何自處的絕望處境之下。十年來的大倒退其勢已成,再重回改革之路,恰恰證明他十年來的執政完全失敗,他的歷史地位成了負面典型,在黨內外與國內外的權威歸零,他能接受如此的結果嗎?當然不可以。

當日鄧小平初啟改革之時,黨心民心高度一致,與美歐日關係良好,老鄧登高一呼,應者雲集,上下一心,另起爐灶。今日中共處境正好相反,民心渙散,制度失衡,內外壓力山大,一個偌大的黨,正呈現分崩離析之勢。

要重啟巿場經濟,先要在政治思想上放鬆管制,沒有思想解放,就沒有經濟活力。但今日官民結怨太深,維穩力量削弱,一旦放開政治管制,民變蜂起,政權垮台會來得更快,那相當於中共著手發動一場十四億人久旱望甘霖的顏色革命。

對三中全會抱有期望的人未免太天真了,習近平的選擇只有一個,便是將目前千瘡百孔的江山守下去,守得多久算多久。他那些空話解決不了從前的難題,更解決不了未來的難題。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臉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28/205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