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鍾原:三中全會前不尋常的「紅二代」放風

作者:
《求是》的文章未能抬高習近平的地位,反而在羅列一連串難題,等於在訴說中南海或習近平的無能,這些問題在三中全會上應該繼續沒有解方,卻透露了一系列不良的信號。中南海自己不斷放風,內部還有人對外爆料,準備把習近平搞下台,三中全會前的氛圍,的確不尋常。

近日,有關中共「紅二代」反習的說法不斷傳出。圖為北京天安門廣場。

近日,有關中共「紅二代」反習的說法不斷傳出,比如趁習近平對台開戰時,通過軍事政變奪權等。雖然此類放風的真實性尚難確認,但無疑會對中南海造成衝擊。以往中共內部各種的放風,主要是不同派別藉機向習近平施壓、迫使其妥協或分權,近期的放風則主要是準備直接將習弄下台,這在7月的中共三中全會前顯得不尋常。

放風的主角是槍桿子

多年來的中共內鬥,時常有人對外放料。比如2023年北戴河時間後,曾慶紅一夥故意向日本媒體不斷放風,先稱退休政治局常委在北京密會,一致同意對習近平發難;但僅由曾慶紅等少數人到北戴河質詢習近平;之後又添上了老軍頭遲浩田李克強猝死後,也被編排進爆料里。

類似這些放風,主要圍繞政治爭鬥進行,雖然有意牽扯軍隊,但相對牽強;雖然指向習近平,但尚無直接扳倒之意,不過是打算撈一點內鬥的籌碼,或試圖攪局。

近期的放風不同,目標很明確,要通過政變奪權、推翻習近平;而且主角是軍隊,也是中共黨魁最看重的槍桿子。這樣的放風有更大的殺傷力,無論真假,都會增加習近平對軍隊的憂慮。

爆料點名原中共國防部長李尚福,稱其是「兩面人」,表面上迎合習近平,但私下裡和火箭軍的司令政委等高官在一起時,認為習近平對台開戰是「自尋死路」。

與以往相比,這樣的放風無疑增加了些許真實性。之前有傳聞稱火箭軍將領「怯戰」,結果被身邊人告發;如今又加上了李尚福。

李尚福曾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後來又擔任過戰略支援部隊副司令兼參謀長。他和原火箭軍司令、副司令們算專業出身,雖然不見得多內行,但至少不是完全外行。他們應該深知中共航天、衛星、飛彈等技術與美國的差距,一旦對戰美國難有勝機,怯戰應在情理之中。

原火箭軍政委徐忠波在3月份的中共兩會上現身,似乎安全落地。若他也被認定是「兩面人」,習近平恐怕不會放他一馬。儘管如此,爆料的內容以軍隊為主,軍隊整肅未平之際,無疑形成了對中南海的衝擊力。

誰在政變之前主動披露計劃?

爆料提到李尚福、火箭軍司令,還有劉亞洲劉源。他們都不再是現役軍官,並不掌握任何現役部隊,基本沒有能力直接發動軍事政變。

爆料稱,「紅二代」中的一些人從內心深處反對習近平的個人獨裁,因為他不允許其他紅二代家族分享最高權力,引起了普遍的不滿甚至仇恨;還稱一些智囊人士提出鼓勵、慫恿習近平對台開戰,去「自尋死路」,再趁機把他幹掉。

這應該是中共黨魁不敢輕易對台開戰的最大原因,比起擔心打不過美國,中共黨魁恐怕更擔心有人趁機從背後捅刀。

中共精心準備了一場環台軍演,但伊朗總統忽然墜機身亡,中共黨魁很可能被嚇壞了,中南海一時間亂了方寸,導致應該5月20日或5月21日開始的軍演,被推遲到5月23日,第二天就草草結束了。軍演期間,習近平沒有在北京坐鎮,反而在山東考察,安排上更像是撞車了。

如果中共黨魁對大規模軍演都如此擔憂,那麼對台開戰時需大幅度下放軍權,應該是習近平更要儘量避免的。爆料稱,習近平發動台海戰爭時,下面的諸多軍官就會有運用武力的主導權。

從這樣的說法看,應該有人在期待著一場軍事政變或兵變,但並無真正的周密計劃,似乎也缺乏有效的政變組織。下級軍官或許能發動兵變,但沒有高級軍官的謀劃和更大規模軍隊的配合行動,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政變、兵變可能是一些人的願望,但難度較大,真在私下裡密謀政變、兵變的人,應該不會提前主動泄露自己的計劃,也不會隨意與人分享,這等於不打自招、提前泄密。不過,此類爆料仍會震動中南海,因為這意味著有人在盤算要直接取了中共黨魁的命。

2024年5月2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前舉旗的中共儀仗隊士兵。(Tingshu Wang– Pool/Getty Images)

軍隊裡有多少人「兩面人」

爆料說,習近平整肅劉亞洲和李尚福等,要把軍中和紅二代的不同聲音壓制下去;於是更多的人選擇了做「兩面人」。爆料還稱,因為習近平以嚴密的特務統治,控制了中共的各級官員,只能期望軍隊內部的「兩面人」趁機起事,還需要有台海之戰的前提。

這表明在和平時期,中共軍隊內部發生兵變、政變的可能性很小,因為沒有中共軍委的軍令,任何軍官也無法調動部隊。此外,假如中共不開戰,大批武器彈藥也不會下發。此次環台軍演,中共宣傳得很兇,但外界看到中共沒有安排實彈演習,這恐怕不是中共擔心政治影響,更可能是不敢分發彈藥。

火箭軍應還在整肅中,司令、政委可以從其它軍種調入,但不可能把飛彈旅旅長、營長都換掉。他們中若有人不服氣,趁著演習時,萬一把飛彈打到中南海,那可就難辦了。

中共黨魁可以選擇暫時不開戰,也不安排實彈演習,但對軍隊中「兩面人」的顧忌恐怕有增無減。伊朗總統身亡是一大刺激,近期的內部爆料更是推波助瀾。

偏偏美國前總統川普也來湊熱鬧,說中共若攻台,美國就轟炸北京。對中南海來說,最關鍵的不在於美國是否真的轟炸北京,而在於內部是否會有人向美國通風報信,屆時把中共黨魁的行蹤告知美國,轟炸北京實際變成精準斬首行動。

軍中的「兩面人」或許不能發動政變、兵變,但可以向美國提供情報;經常在中共黨魁身邊的人,如果也有「兩面人」,同樣也可能這樣做。軍中的「兩面人」還可以向美國提供更多情報,比如攻台計劃、軍隊部署、武器的真實資料等,中共若對台開戰,必然會失敗;中共黨魁的處境將岌岌可危,這實際都可以達到類似政變的效果。

因此,軍中「兩面人」的存在,將令中共黨魁時刻坐立不安,這恐怕是近期爆料可能產生的最大影響力。

2024年5月23日,北京街頭的一個大屏幕正播放中共環台軍演的畫面。(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三中全會前看不見的硝煙

中共硬把三中全會推遲到7月份,表明諸多難題無解,中南海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5月23日,習近平在山東濟南主持召開座談會。5月25日,新華社發文《三中全會前,這場座談會釋放改革重要信號》。

文章稱,「黨中央重視開門問策……也釋放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信號。」

中南海很擔心官員們看不懂習近平講話的內容,因此公開放風、放大解釋。文章稱,「中國式現代化是新時代的中心任務。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圍繞中心任務展開」。文章也引用習近平的話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三種全會前,中南海故意拋出了「改革」的信號,似乎在對內外改革的聲音做出某種回應;但又不肯放棄「中國式現代化」的說法,繼續自相矛盾。

文章還引用習近平的話說,「經濟體制改革牽一髮動全身,對其它領域改革具有重要影響」;它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

新華社放風「改革」,但僅限於「經濟體制改革」,迴避政治體制改革,還不能否定「中國式現代化」,表明中共黨魁在壓力下,不得不在口頭上有所妥協,但並不願意真妥協。中共內部的路線鬥爭實際仍無定論,三中全會存在不確定性。路線鬥爭外,應該還有人事鬥爭,落馬的官員需要一個說法,更重要的是現職官員的調整。

中共兩會過後,一波又一波的人事任免接踵而來,兩會報告號稱中央機構改革基本完成,實際應該還在進行中,至於地方機構改革恐怕更要曠日持久,最核心的當然是到底誰真正「忠誠」。

5月初中共黨魁出訪,政治局常委們都被安排出京,習近平對誰都不信任,對於其他常委來說會做何感想?

李強為了升遷,曾緊跟習近平,他成為政治局常委後,或許沒敢奢望二號人物的地位,但他屢屢被故意打壓、不被信任,恐怕再難心平氣和。其他人也一樣。

三中全會前的不良信號

新華社稱習近平5月23日在山東濟南主持的座談會在三中全會前釋放「重要信號」,李強卻偏偏不能參加。

5月27日,李強在韓國參加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政治局偏偏同日開會;李強當天下午趕回,但可能只趕上了下午的政治局集體學習。李強本應在政治局會議上談一下出訪情況,但他沒有這樣的機會,大概只能向習近平單獨匯報。

政治局會議確定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問責規定(試行)》,並不需要李強參與;所說的「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但中共總理李強無法代表「黨中央」。金融監管要「長牙帶刺」,但應該只有習近平可以下令這樣做,李強和其他政治局常委沒有相應的權力。

5月31日,中共《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的文章《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是習近平1月31日在政治局集體學習時講話的一部分。

這篇文章算正式解釋了什麼是新質生產力,中共黨魁在三中全會前又一次公開展示自己在主導經濟。然而,文章承認,「制約高質量發展因素還大量存在⋯⋯一些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而且稱「有的領導幹部認識不到位,實際工作中一遇到矛盾和困難又習慣性回到追求粗放擴張、低效發展的老路上;有的領導幹部觀念陳舊,名曰推動高質量發展、實際上『新瓶裝舊酒』;有的領導幹部能力不足,面對國內外新環境新挑戰,不知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

《求是》的文章未能抬高習近平的地位,反而在羅列一連串難題,等於在訴說中南海或習近平的無能,這些問題在三中全會上應該繼續沒有解方,卻透露了一系列不良的信號。中南海自己不斷放風,內部還有人對外爆料,準備把習近平搞下台,三中全會前的氛圍,的確不尋常。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02/2061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