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趙君朔:黃仁勛用真心颳起旋風

作者:

不僅自己好,也讓合作夥伴和台灣一起好

輝達CEO黃仁勛心裡很清楚自己正站在浪頭上叱吒風雲,但是他的壯志不止於此,他很希望能繼他多年的辛苦奮鬥才有了今天之後,還要再造一波更大的浪,要讓自己的企業、產品,還有他的合作夥伴,以及大部分這些合作夥伴所在之地-台灣都一起站在新的浪頭上,讓世界因為加速運算帶來的科技進步變得更美好。

也只有這樣的想法,或許才能解釋他在全世界最大的電腦展Computex開幕前一周便提前來到台灣,然後每天以親民的公開行程儘可能地吸引媒體目光,連高齡90多歲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都把人生第一次逛夜市的機會給了他,同行的還有《福布斯》雜誌剛剛公布的台灣首富林百里,這種看似普通的體驗庶民生活所創造的話題當然比站在台上賣力講解輝達晶片高深的技術原理還要吸引人。

在生成式AI ChatGPT前年橫空出世,由微軟投資的OpenAI率先發表後,馬上引發了美國各家科技巨頭推出類似產品的軍火競賽,以很快的速度不斷推出更新一代的產品,同時也被越來越多大企業、個人加以有效運用提升工作效率。這樣的革命性新軟體和其他各種人工智慧應用背後賴以支撐的資料中心都需要大量輝達率先研發出出來的圖形處理器(GPU)。

而且輝達目前對這種運作原理和傳統電腦核心CPU截然不同的GPU擁有非常高的市占率,配上黃仁勛十年多前便刻意精心打造打造出來的軟硬體整合技術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s Architecture)生態系,讓使用者可利用輝達的GPU進行圖像處理之外的運算,也是首次可以用GPU作為C編譯器的開發環境,讓輝達在這場人工智慧大躍進的浪潮中,目前是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

黃仁勛找到最佳的合作點,也就是他的原鄉

然後而這場繼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之後的又一波人工智慧資訊革命才剛剛開始,黃仁勛知道前景仍然一片大好,要如何讓他所打造的市值兩兆輝達帝國繼續成為業界的標準制定者,以應對目前他的大客戶都紛紛開始考慮自行研發人工智慧晶片或是地平線線上他唯一的對手,也是遠親的超微總裁蘇姿豐已經和8家科技巨頭組成的「Ultra Accelerator Link」聯盟,他知道方法只有一個-進一步強化和他的供應商,潛在供應商夥伴之間的連結,而更讓他高興的是,這些人都在他一直存有美好印象的故鄉-台灣!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這就是為何電子時報社社長黃欽勇在他出版不久的新書《決勝矽紀元》中提到「如果是以製造商決定規格的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廠委託設計),我們就可以理解黃仁勛、蘇姿豐必須勤跑台灣了。因為全世界EMS電子專業製造服務商前30大,台商占比就超過7成。換句話說,台灣EMS廠商才是那個實際定義市場規格的人」。

這樣的描述當然才是黃仁勛和其他AI相關巨頭都必須和台灣保持密切聯繫的根本原因。但是黃欽勇社長這段精彩的描述並不能解釋黃仁勛選擇用如此親民的方式進行他造訪台灣的行程,他如此安排的真正原因除了他自己和親身的幕僚外並沒有人知道,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他各類行程中試圖傳達出來的訊息做一些大膽的推測。

首先就像黃仁勛在台大體育館演講時所提到,他自己所打造的CUDA一開始曾面臨雞生蛋、蛋生雞的難題。要讓工程師在他的平台上建立更多相關程式應用,需要這個平台有夠多的使用者才行。但反過來說,CUDA上使用者要能多需要先有夠多的應用使用者才會願意來用。

其實不光是輝達的CUDA平台,目前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各種應用也是這樣。路透社一個針對美日等六個新進國家民調發現兩國都將近一半的民眾聽過ChatGPT,但真正使用過的人日本是1%,法國和英國是2%,美國是略高的7%。另外年輕的18-24歲之間的受訪者最常用。

要能讓生成式AI有更快的進步,讓這些軟體背後的模型有更多新加入使用者提供的資料能進行訓練、優化模型同樣是很重要的一步或說是門檻。因此如何吸引更多的一般人關注這個新興的科技便是大問題。而在台灣度過童年的黃仁勛憑他的聰明才智為了讓台灣民眾先對他產生關注與好奇,進而有機會開始了解他的產品能做什麼,甚至有機會成為使用者,於是決定一方面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與童年的美好回憶,一方面用密集走訪家常美食餐廳、夜市的機會多和民眾、記者近距離接觸,果然成功的掀起了一陣陣旋風,成為台灣媒體、網絡上談論度最高的主角。

當然他想做的還不僅於此,5月31日晚上他在古早味餐廳宴請了台灣14家電子業大廠的老闆一起聚餐,在席中他還站在桌上去描繪產業願景,就是希望這些掌握供應鏈最重要生產環節的台灣老闆們能被他的號召所感動,大家一起站上新一波人工智慧革命的浪頭。而且也只有黃仁勛在業內的分量,能讓處於高度競爭地位的廣達和鴻海、分家後關係並不融洽的華碩、和碩老闆同台飲宴。

更讓人驚喜的是,除了號召這些台灣電子專業製造服務商巨頭和他一起品嘗他念念不忘的台灣小吃外,他在科技、財經媒體都注目的台大體育館演講最後還特別製造了一段感謝台灣夥伴一路相挺的影片,這又進一步提升了台灣的世界能見度,更傳達了他是真心希望能和這些夥伴們一起創造世界更美好的未來而不只是為了商業上的利益,這種盡全力打造、鞏固產業同盟的模式,可以說是黃仁勛自覺或不自覺在複製當年張忠謀將台積電推升到晶片超級霸主的關鍵步驟。

這就是資深產業記者林宏文在其著作《晶片島上的光芒》中寫道的「早在多年前,張忠謀就提出台積大同盟的概念,這是他引自二戰時期,英美各國為了對抗德義日等軸心國侵略世界的野心,所組成的同盟國聯軍的概念。如今,台積大盟同不指包括超微、輝達、高通、博通、聯發科等這些傳統客戶,更加入許多系統廠商如蘋果…………。透過這種專業分工與大同盟的合作架構,台積電取得了顛覆半導體產業的力量」。

長期身為台積電重要客戶的黃仁勛在無生產方面的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專注於研發,在歷經多次低潮後終於先等到了比特必挖礦潮,然後是類神經網絡為基礎的AI以及生成式AI對於運算能力強大的GPU的巨量需求。現在處於產業龍頭CEO的他並沒有被眼下的成功沖昏頭,而是早早開始謀劃如何讓自己和AI晶片一樣跑得越來越快,讓對手根本看不到他和輝達的車尾燈,也就在這個時候。黃仁勛模糊但美好的台南童年記憶與他依然堪用的國台語成為他深化和台灣民眾、媒體記者和業界大老連結的最佳利器。

黃仁勛的勤跑、動腦證明他不僅是個商人而已

於是從上周開始,台灣民眾才會每天在電視上看到他出入於平價美味的家常餐館,並親切和餐廳工作人員、同場用餐的民眾合影。即使和大老闆在餐廳內高談產業大計,還不忘突然離場請在場外守候的民眾和記者暢飲蘋果西打,讓他遞出飲料的豪邁畫面在台灣網絡上瘋傳。此外他到職業棒球場上擔任開球嘉賓,前一天還特別撥出時間到球場練習,並在開球前用國台語幽默的和特別來看他的民眾聊天。最經典當然還是連他的影響世界科技前景的專業演講到了尾聲,他都還要提醒大家,通化夜市的賣水果阿嬤的水果真的是好吃,大家別忘了去找阿嬤。

從上面的描述便可明顯看到,除了技術上的卓越之外,黃仁勛更可敬之處在於他不只是滿足於擁有自己類似當年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科技教父光環,他還希望和他說著一樣語言、吃著一樣美味日常小吃的台灣民眾和電子業大老闆都知道,他也真心為台灣這片土地在半導體業與創造美好生活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榮耀,他要透過自己的具體行動來證明這一點,而且他希望能和台灣的民眾、工程師與生產線上的第一線員工一起繼續努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讓他的故鄉在變化越來越快的世界中站在舞台的中心屹立不搖,他毫無疑問已經是一位成就非凡的科技人和企業家,但他的格局、世界讓他絕對還有機會成為巨人等級的存在,而且是和他的故鄉台灣一起!

作者有個雲霄飛車式的人生,曾很輕鬆的進了不太好進的美國學校博士班,以為自己會是華文社會科學界的明日之星,又因為一個烏龍,更「輕鬆」的被踢出來,開始闖蕩亞洲江湖,到處求人下單,到目前為止的心得是「我32歲以前到底活了什麼?」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思想坦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06/206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