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名家專欄:私企是通脹受害者而非始作俑者

今年通脹再次加劇,據保守估計,美元在過去四年貶值了四分之一

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Jeffrey A. Tucker撰文/原泉編譯

街邊有一家不錯的熟食店,我從未光顧過,所以我隨便去了一趟,這家熟食店已經開了幾十年,深受當地人的最愛。

我發現紙質菜單上的價格被劃掉了,店主指著一塊黑板,上面寫著當天的價格。18個月前紙質菜單上的三明治售價為9美元,而當天黑板上的售價為15美元甚至更高。

我把差價告訴了店主,他面露難色,他沒錢重印菜單,因此黑板是唯一跟上價格不斷上漲的辦法。

他顯然對此感到非常難過,但利潤空間有限,為了使商家保持盈利,漲價是必要的,這是因為,從食材、運輸、水電、房租到人工(他必須留住員工,在供應有限的市場上競爭)、保險和維修,所有價格都飆升了。

這是一場悲劇,沒有人在那裡舔著嘴唇說:現在我們可以從消費者那裡掙到更多的錢了。

價格上漲會減少需求量,店主不知道消費者能承受多少上漲幅度,他們不得不進行測試,希望不會擊垮三明治食客的心理。顯然,他們不願意提高價格,尤其是在面向消費者的餐飲業,人們對價格上漲非常敏感。

不僅僅是這家熟食店,在整個產業結構中,從零售商到批發商,各機構都面臨著越來越高的成本,他們不喜歡這樣,顧客也不喜歡。業主們盡最大努力掩蓋費用的上漲、分量的減少,但這些都是權宜之計,尤其是在通脹惡化的情況下。生產者價格指數全年都在上升,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惡化,每個零售商都要支付這些成本。

數據:聖路易斯聯儲經濟數據(FRED);圖表:Jeffrey A. Tucker。

這還只是商品的漲價,服務業和人工費用也在上漲,還有保險。去年,汽車保險通脹率達到兩位數,房屋保險這兩年也是如此。

數據:聖路易斯聯儲經濟數據(FRED);圖表:Jeffrey A. Tucker。

這一切都是美聯儲購買約6萬億美元政府債務的結果,這些債務是國會在2020年及以後的瘋狂支出時產生的。這些資金被分散到整個經濟領域中,稀釋了現有貨幣的價值。無論拜登政府聲稱什麼,所有價格都在上漲,而且一直沒有停止過。

我們很幸運,在迄今為止的這輪通脹中,與20世紀70年代不同的是,私營企業沒有因為混亂而受到指責。由於有了更好的信息來源,我認為大多數人(儘管我沒有看過民意調查)都很清楚,真正的原因要歸咎於政府及央行。

「為什麼食品價格上漲這麼多,為什麼一直居高不下?」民主黨參議員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在公聽會上問道,「當人們仔細研究這些數字時,答案顯而易見:食品價格上漲是因為老式企業哄抬物價。」拜登成立了一支「打擊部隊」,以「根除通過反競爭、不公平、欺騙或欺詐性商業行為抬高商品價格的非法企業行為」。

換句話說,他們努力將實際上是政府本身的過錯歸咎於企業。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來,他們一直在嘗試這樣做。然而,這次不奏效了,這很可能是因為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跌至谷底。

人們親眼目睹了小商家如何在應對大流行的過程中被蓄意擊垮的,能倖存下來簡直就是奇蹟。當他們終於獲准再次開門營業時,卻面臨著嚴峻的通脹,他們也在尋找新顧客,但人們因實際收入下降而受到嚴重打擊。

這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問題。如今,人們可以從每個商戶皺起的眉頭上看出這一點,他們擔心一切。清算帳目是一個殘酷的考驗,它就像一堵牆。借貸只能讓你走到這一步,而應付現有的利率又會讓人倍受打擊。

通脹給清算帳目造成了巨大的混亂,而清算帳目從根本上是以穩定或緩慢移動的記帳單位為前提的。當價值不斷下降,價格每天都在以不可預測的方式上漲時,規劃就變得困難甚至不可能。因此,企業的時間跨度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不再為5年、10年和20年做規劃,而是只考慮如何再活一年甚至一個月。

毫無疑問,今年通脹再次加劇,據保守估計,美元在過去四年貶值了四分之一。就特定商品和服務而言,則要多得多,我們也不知道明年會發生什麼,情況可能會更糟。

有初步跡象表明,美聯儲不再試圖收拾其在2020—2022年造成的爛攤子,而是加速印更多的貨幣。自2月份以來,M2貨幣存量又增加了1,000億美元,沒有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通脹確實有贏家:政府、債券交易商、負債纍纍的個人和行業,以及那些靠政府救濟為生的人。對其他人來說,則是失敗者,通脹擊垮了企業,破壞了社會結構。雪上加霜的是,在40年來通脹最嚴重期間,我們聽了三年通脹正在降溫,美聯儲已經「扭轉」了通脹的局面。這句話我們已經聽過幾百遍了!

與此同時,根據我所看到的價格,以及與他人的交談,情況似乎正在變得更糟。

作者簡介:

傑弗里‧塔克(Jeffrey A. Tucker)是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奧斯汀(Austin)的布朗斯通研究所(Brownstone Institute)的創始人兼總裁。他在學術界和大眾媒體上發表了數千篇文章,並以五種語言出版了10本書,最新著作是《自由抑或封鎖》(Liberty or Lockdown,2020)。他也是雜誌《米塞斯之最》(The Best of Mises)的編輯。他還定期為《大紀元時報》撰寫經濟學專欄,並就經濟、技術、社會哲學和文化等主題廣泛發聲。

原文:Private Enterprise Is the Victim, Not the Perpetrator, of Inflation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3/2066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