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湯敏:中華兒慈會犯罪事件徹底宣告了現行社會組織制度的全面破產

作者:

相關閱讀:界面新聞|中華兒慈會人員被指捲走千萬救命善款,民政部通報

為了打消大家看到這樣一個題目,以為是一個憤青在宣洩情緒,我先簡單做個自我介紹。我叫湯敏,古村之友的創始人,畢業於北京大學研究生和長江商學院EMBA,一位十多年的民間公益創始人,獲得過第四屆中國慈展會項目大賽第一名(金獎)(每屆全國只有一個第一名)、深圳市鵬城慈善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頒發的文化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中國十大新銳公益人、2020央視鄉村振興年度人物,等等等等,篇幅所限難以羅列的社會榮譽。我之所以表達這些,是想告訴各位,下面的內容雖然顛覆您的認知,但是值得您細細琢磨一下。

此文的緣起:

中華兒慈會內部多名幹部集體犯罪的事件,具體內容大家可以檢索全文。或許看官們從商業世界裡看這樣的犯罪事件,覺得我有些小題大作,現在犯罪的國企領導、政府高官不勝枚舉,為什麼一個官辦兒慈會的犯罪,就可以直接否定整個國家的社會組織制度,為什麼一個兒慈會的犯罪可以直接改變整個社會建設的走向。

核心觀點:全面限制民間公益,做大做強官辦公益的思路徹底破產

如果說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一直還在爭論著究竟是國進民退還是國退民進的話題,那麼在公益界,幾乎不存在這樣的討論,因為公益界幾乎是一邊倒的官辦公益壓迫民間公益,幾乎是官逼民亡的局面,官辦公益憑藉強大的壟斷資源和規則,讓真正有心公益的民間組織,幾乎沒有生存土壤。十多年來,我作為最親身經歷的實踐者,目睹了一批一批優秀的民間公益人,抱著報效社會、拯救苦難的初衷,最終含怨而去甚至含恨遠走。

客觀說,不是這批民間公益人水平不行,而是制度設計戕害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民間公益帶頭人,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論述,官辦公益和民間公益是如何的不平等,導致了如兒慈會一般的國家級頂流官辦公益機構集體淪陷,而民間公益組織卻報國無門

不公一:權力壟斷,以權收割企業,變相政商勾結,嚴重污染社會空氣。

每一個官辦公益組織背後都站著一位他們的官爸爸,比如這次翻車的兒慈會,背後站著民政部、婦聯甚至更加實權的官爸爸,他們可以用官爸爸的威權去向企業勸捐,名義上是勸捐,實則資源交換,企業以捐贈換取政治資源、政治庇護。這樣的邏輯在已經被判處死刑的劉漢、被捕的許家印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他們曾經都是官辦捐贈的首善,如今又被國家和人民審判為罪不可赦的壞人。這樣以權力壟斷換捐贈的行為,是變相的腐敗與行賄,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不亞於官員為了私利向企業家索賄

官辦公益組織有了這樣輕鬆快活的來錢方式,怎麼會去提高自身能力建設,整天指望著一個更有權力的官員來領導自己,或者某一個高級別的幹部退休後來出任該機構的會長,這樣的權力餘威在收割企業時同樣得心應手。可是殊不知,本應憑著本事和公信力立身的公益慈善事業,卻變成官員們個人權力和企業欲望的交易,一來讓官員們愈發膨脹,試想一個退休後的幹部,動輒就能勸募數億善款,曾經被他幫助過的老闆們,像圍著江湖大哥一樣進行獻禮,儘管這些錢沒有裝入該領導的私人口袋,可是這樣的不公行為,讓那些兢兢業業、數十年如一日堅守公益慈善事業的民間組織,怎麼服氣?

真就是一切官本位了嗎?在位時養尊處優、甚至懶政腐敗,卸任了還能落個慈善家名聲,呼風喚雨,這樣的社會生態,怎麼讓大家堅持創新,練好本領?真正會營運公益慈善組織的本領,就變成了找個官員靠山,甘作馬仔,幫助官員們做善款的搬運工,這樣的人才和組織,又何來理想信念,又何來自主創新?這次的兒慈會犯罪事件,背後一定有這樣官本位邏輯在作祟,吃慣了軟飯,是不會努力鍛鍊能力,以致於內部如此大犯罪漏洞,居然沒有任何預警。

處理兩個辦事員,副秘書長、秘書長之類不過是高級打工仔,背鍋俠而已,背後的主管官員,那才是幕後大哥,是官員把這些官辦公益組織的基調搞壞了的,不抓住幕後隱藏的大傘,處理一兩個兒慈會,意義不大。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幾乎任何一個官辦公益組織都在這個邏輯中生存,也都深處惡習和黑暗之中,如果有關部門願意進去一探究竟,我相信會給大家更多驚喜。

不公二:80%的捐贈、80%的參政席位、80%的平台流量被不公地分配給官辦公益組織

上面講了權力對官辦公益組織的污染,同時大量新興的網際網路流量平台,也同樣本著求生欲和巴結權力的心態,將流量傾斜給這些官辦公益組織。就現有的公募基金會牌照,幾乎全部壟斷在官辦公益組織手中,這也逼迫著平台只能和他們合作。

以大家都熟知的99公益日為例,客觀說,騰訊公益是一家相對沒有節操的公開募捐平台,說好聽點,叫明哲保身有大智慧,說難聽點,無原則趨炎附勢、合夥打劫,騰訊公益打劫的不是錢財,打劫的是世道人心。這些年的99公益眼睜睜看著他們拿著科技的武器,鋤弱扶強、甘當高級打手,這次兒慈會犯罪事件,我相信99公益日以竇瑞剛為代表的這群無良價值觀的平台操縱者,會受到社會的唾棄,也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社會公益事業是天道的事業,耍不得小聰明、走不得捷徑,天道無親、唯於善人。這些看似仰仗權力、操縱平台的隱蔽作為、小人作風,可以一時風光正盛,相信天譴,好自為之。

再說公益慈善的參政議政席位,按正常邏輯,民間公益組織作為最貼近社會、最真心服務社會的群體,公益慈善的參政議政席位該全部屬於民間公益人,可事實上呢,這些名額又被官辦公益組織給巧取豪奪了。邏輯上,至少80%的公益慈善界別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該由民間公益人出任,可現實卻恰恰相反,又由一群官辦公益人裝模作樣地去冒充。民間公益人就好比民主國家的民代、議員一樣,在各自議題有長久積累探索,最終卻由官員們去自說自話。被選中的這些官辦公益人不覺得害臊、臉紅嗎?這就不難理解每年那些雷人的兩會代表和雷人言論,因為真正和群眾在一起、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的民間公益代表,被他們巧取豪奪了。‍‍‍‍

義之財不取、不實之名不求,這是會禍及福德甚至禍害親朋的,把該屬於民間公益人的參政權力還給他們,巧取豪奪只會害人害己。

不公三:官辦公益組織中溜須拍馬、庸人壞人云集,民間公益人一片赤誠、有志難伸

客觀說,民政系統和公益慈善本就是政府序列中排序靠後的部門,或者更通俗地說,在民政和公益慈善做官的幹部,大都都是不情願或者沒有更好機會去到發改委、工商序列的部門,來到這裡,從政府人才構成來講,他們不是幹部里的創新集中地,也不是人力資源的優勢地區。可是這樣的地方,恰是封閉、保守、溜須拍馬最盛行的地方,一個不鼓勵創新競爭的領域,自然匯聚起的是庸人甚至壞人。

但是民間公益人或公益創業者、可不一樣,他們不拿國家工資、不要政府編制,主動捐錢捐自己的青春,不計私利為社會做貢獻,且不論能力高下,至少人格都是偉岸的。

從我十多年的公益創業生涯看,這些民間公益創業者們,是真正有早期共產黨為社會不惜犧牲的情懷,是一群有理想信念的人,這些年來,這些年來我們這些民間公益人,沒有任何人才認定,甚至去銀行辦銀行卡,身份都只能選其他,連農民都有個身份,我們只能選其他。我們為了什麼,來創辦民間公益組織,還不是因為對這個社會的苦難做不到麻木不仁。

身份、待遇、人才認定都能忍。不能忍的是,這樣一群庸人甚至壞人還要成天監視著、想著各種方整頓這些民間公益人,在烏鴉的眼裡,任何白色都是有罪的。我記得一個特別噁心的場景,一個很知名的城市公益慈善的主管領導,一個40出頭的女性,把一群全國知名的民間公益帶頭人叫來開會,著實說,這已經是很進步了,過往這樣的會議一般是不叫這些民間公益帶頭人的。這群民間帶頭人大概就相當於企業界的阿里巴巴、華為萬科這個級別的創始人,這個女處級領導文不對題地念了一下官話,然後就像致辭一樣地告訴各位,要去趕下一場了。

這種水平和格局,怎麼來領導民間公益慈善事業?也或許她自己也知道,這群鬼難纏,要見識有見識、要情懷有情懷,愧於和他們交流,也就知趣地先離開了。像范志毅羞辱國足一樣,說誰誰那個能力都能打中鋒,他有那個能力嗎?臉都不要了。我們當下的公益慈善的領導幹部和官辦公益的負責同志們,再不進步學習,真的很難跟上民間公益人的創新步伐,還是固守著官爸爸們的權力庇護,真的很難再領導得了這些民間公益組織了。

雖然我們現行的制度下不能讓體制外的精英旋轉到體制內去制定政策,但是為什麼不能多些謙虛多些進取去傾聽他們,至少像工商領域幹部去虛心學習優秀民營企業那樣,去鼓勵支持他們創新。

一個聲明:官辦機構內的良心公益人們,你們也是好樣的,是制度設計讓你們受辱了。

儘管前面痛陳了官辦公益組織的權力依附、格調低下、志向墮落,但這不是針對某個具體的從業者們,很多人也只是在其中謀一份職業而已,是官本位的制度讓大家蒙羞,讓大家浪費了青春,委屈了人格,還被我這樣的民間粗漢數落

我同樣有不少還在官辦公益組織工作的朋友,他們還很堅強還沒被完全同化,還存有是非善惡之分,同時他們也很痛苦,在這樣扭曲的制度下,懷疑人生,他們既沒有我這樣的勇敢跳出官本位來民間回歸公益的本真,他們又做不到厚顏無恥、恃強凌弱的打手,所以我這些官辦公益組織的朋友們很煎熬,也渴望我們的制度設計救救他們,給好人一個出路。

一個期待:更多體制內外的公益人一起痛陳社會組織制度之弊

為什麼要痛陳,而不是陳述呢?因為痛陳都不一定有效,一般的陳述是不起作用了,甚至都要抓一批民政官員和官辦公益組織幹部才行了,要這樣的痛才能救這個行業,救這個社會。

我作為一個民間公益的創新創業者,當然也可以不自謙地說,是一位年輕的老革命,也是做出過有目共睹的社會貢獻,想想這前半生,不愧於受國家的栽培和故土養育,算是做到問心無愧,也竭盡全力,不計一切私利為苦難在探索。

但是,我畢竟沒有身處過官辦公益組織,雖然有短暫的事業單位編制經歷,我相信我所看到的官辦公益組織之弊端只是冰山一角,當然也並不是完全一無是處。缺乏公平正義的價值與意義,都是不可取的,正如成語勝之不武的意思一樣,勝了又能怎樣?官辦公益組織大了強了又能怎樣,這是以毀掉世道人心,以不公為代價的勝利,是可恥的,是終將遭到天譴的。

所以,為了體制內外的公益人都有一個健康公平的制度環境,大家都來刮骨療傷,此刻我們是一家人,我們都是這樣制度的受害者,尤其體制內的公益人們,你們更委屈,大膽說他的弊端和醜陋,舉報領導們的邪惡和無恥,我們一起自救,只有你們的自救才能真正幫得了你們,大膽地說出來,社會需要你們委屈的聲音。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古村之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3/2066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