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聖嬰現象結束 接著反聖嬰可能在夏季到來「美國陷入酷暑」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聲明,聖嬰現象(El Niño)已結束。(美聯社)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聲明,聖嬰現象(El Niño)已結束,但接著反聖嬰現象(La Niña)可能會在夏季形成,可能導致美國今夏氣溫陷入酷暑,並且威脅美國石油與天然氣生產。

NOAA在13日表示,過去一個月來,東太平洋海面溫度已接近或低於平均值,回到沒有聖嬰現象的狀態,並估算7-9月形成反聖嬰現象的機率為65%,延續到北半球冬季、今年11月-明年1月的機率為85%。世界氣象組織(WMO)和日本氣象局也都指出聖嬰現象結束,並預測反聖嬰現象今年將成形。

聖嬰現象下,信風(trade wind)減弱,使較溫暖的海水無法被吹往亞洲,導致去年太平洋颶風增加,反聖嬰現象則傾向減少太平洋的氣旋活動、但增強大西洋的氣旋活動。

NOAA在5月預測今年大西洋颶風季活動頻繁,將出現17-25個命名風暴,其中8-13個風暴預料將變成颶風,包括4-11個風速達到每小時11英里以上的重大颶風。美國國家氣象局(NWS)預報人員認為,今年颶風季活動高於往常的機率為85%。

美國能源資訊局(EIA)也在5月表示,大西洋颶風季活動頻繁,提高了美國石油與天然氣生產因為天候相關問題中斷的風險,尤其是墨西哥灣的離岸油氣生產、以及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沿岸的煉油活動。

聖嬰和反聖嬰現象之間的循環、以及兩者之間的中立型態,通常會維持兩到七年,可能造成野火、熱帶氣旋、洪災以及長期乾旱,衝擊世界各地農民。

Maxar氣候學家海德指出,反聖嬰現象與北美(美國中西部)、東亞(中國大陸)、部分南美地區(阿根廷和巴西局部地區)在農作物生長季節的溫暖及乾旱天候有關。凱投宏觀資深氣候與大宗商品經濟學家威瑟伯恩說,在地理上產量較集中的農作物,較易遭遇價格上漲的風險。

LSEG資深天氣分析師漢克斯認為,對南非(玉米)、南亞與東南亞(印度的甘蔗和小麥)及澳洲農作物來說,反聖嬰現象會帶來高降雨,有助農作物生長,但也伴隨洪災風險。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5/2067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