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紀錄片《烏魯木齊中路》全球放映 聲援被捕導演陳品霖

作者:

儘管已在多個場合播放或觀看紀錄片《烏魯木齊中路》,但Johann和很多人一樣,是在2024年5月,相關的起訴書被披露後,才第一次在網上看到導演陳品霖的長相的。即便失去了自由,面對著「尋釁滋事罪」的起訴,他仍然面帶笑容,而且笑容是如此平靜和安詳。

被關押在看守所的陳品霖,可能想不到他冒著巨大風險製作並發布的紀錄片《烏魯木齊中路》,已在全世界掀起一場放映風暴:從2024年2月至今,一場由年輕人發起的「全球接力放映」行動,正讓這部關於中國「白紙抗議」的歷史性記錄,傳播到更多的地方。立足歐洲的獨立雜誌《莽莽》就宣稱:「把我們的腳下都變成烏魯木齊中路。」

那些焦急尋找」網絡幽靈Plato」的日子

《烏魯木齊中路》導演陳品霖遭當局起訴。(網絡圖片)

五月中旬的一天,在阿姆斯特丹的「《烏魯木齊中路》(英文名: Not the Foreign Force)放映會」結束後不久,作為組織者之一的Johann收到一位參與者發來的後台消息:「非常感謝你組織這場放映,這對我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如果未來組織活動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我也很願意參與!」

這不是一個人的心聲。約80多分鐘的記錄片《烏魯木齊中路》,在一年後再現「白紙抗議」中那些珍貴的鏡頭,讓很多觀看影片的人感動甚至熱淚長流。

2023年9月,「白紙抗議」發生一周年之前,一些曾經的參與者,收到了一條相同的信息。信息內容如下:「我也曾參與去年烏魯木齊中路抗議活動,我目前仍在中國,看到區域網內對白紙革命和烏魯木齊路所進行的抹黑和詆毀。作為一名紀錄片導演,我正在收集當天參與者拍攝的視頻素材,準備製作關於烏魯木齊路最初兩天,以及白紙革命成因的紀錄片,做歷史留念,以正視聽。如方便,可否提供現場你曾拍攝過的素材?」

後來大家知道,這條化名Plato發出的信息就來自陳品霖。當時,27歲的黃意誠也接到了這條信息。白紙抗議發生時,他在上海並遭遇抓捕。2023年初他到德國後,開始向全世界講述自己的經歷。當時,收到來自Plato的這條消息後,他一度十分擔憂對方的安全。後來,他也曾接受媒體的採訪講述當時的情況。

當時,面對擔憂以及關於他身份的詢問,Plato只回覆說:「可能一直到我肉身離開後才會公開身份,在此之前,我只是網絡上的幽靈Plato。」

2023年11月27日凌晨,白紙運動一周年到來之際,「Plato如是說」的帳號在Youtube/Twitter等平台上出現並發布了記錄這場運動的紀錄片《烏魯木齊中路》,英文名稱:「Not the Foreign Force」(並非境外勢力)。

此時,白紙抗議已經過去一年之後,這部片子再現了那些激盪的日日夜夜。一段段鏡頭,記錄下了街頭振聾發聵的吶喊,也記錄下了抗議聲如何從小到大,人們如何走上街頭,慢慢匯聚成河的過程。不僅是北京、上海,也收錄了全國各個地方的珍貴影像。

和其他人一樣,看到片子的Johann,再次被鏡頭裡勇敢的人們觸動,潮濕了眼睛。

但是,僅僅兩三天以後,這部紀錄片就被仿佛被無形的力量「劫持」。「Plato如是說」的帳號在各個平台上消失了。看起來,製作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沒能如願只做一個網絡上的幽靈Plato。Ta是主動銷號了?還是被註銷了?只是被喝茶?還是更糟糕的情形?和Johann很多人一樣,不敢細想。

Tracy是紐約熱風沙龍的活躍成員之一。她說,當時,大家都非常關注Plato的安全。「在那個時刻,很多人很希望繼續傳播這部紀錄片,但是在沒有更多信息之前,為了製作者的安全考慮,我們還是堅決地呼籲大家先暫緩傳播。」

雖然一些關心Plato安全的人擔心大規模的傳播會讓Plato的處境更為不利,但紀錄片還是以最快的速度傳播了開來。新近披露的起訴書證實了這部作品的傳播力量。起訴書中稱:「從發布影片到被抓不過48小時,『紀錄片』在境外網際網路擴散傳播,其中『推特』瀏覽點擊量達21萬次……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

在關注與擔憂中,有人創建了陳品霖的豆瓣頁面。通過分享連結,口口相傳,更多人知道了這位年輕導演的名字——陳品霖就是神秘的Plato。

全球聲援開始一場去中心化的「四月之聲」

【圖略】《四月之聲》視頻截圖

2024年2月份,隨著一份逮捕通知書在網上流傳,陳品霖的遭遇被確認——他已於2024年1月5日被正式批准逮捕,並且保釋申請被拒絕。

此時,那些身在海外,一直關注著陳品霖的年輕人開始迅速地行動起來。人們知道,這份難得的記錄製作不易,需要讓更多人知道真相,看到影片,支持影片,也支持身陷囹圄的導演。

「告訴老大哥,不僅你看著我們,我們也在看著你。」Tracy對歪腦說。在發起這場聲援之前,她已準備了很久。「知道了陳品霖最新的情況,既然是被起訴了,我們要盡力給這個系統一點壓力。」

「最早的時候是我們同議和熱風,想探索全球的聲援的可能性,準備一些物料,方便各個地方的參與者加入這個放映和聲援活動。」來自南加州的社群「同議」的Daisy這樣描述這次全球放映活動的發源。

大家迅速地聯絡起來,並且很快就製作出了統一的海報。「一開始,準備時間很緊張,需要志願者製作英文字幕,也需要人參與校對,推動各社群敲定第一批放映的時間,也需要製作統一的宣傳海報,趕在4月之前發布出來。」Tracy告訴歪腦,選在四月推出全球對《烏魯木齊中路》的接力放映和聲援活動,也是對上海2022年四月開始全面封城,以及隨後大家接力轉發《四月之聲》的一種紀念。

「其實這種方式我們在前幾次Me Too的聲援中已經都嘗試過,比如在蔡崇國事件中,我們就通過共享一些海報和文案的方式,讓全球各地想發聲的社群,可以迅速參與進來。」Tracy告訴歪腦,這種「去中心化」的聲援方式「效率更高、門檻更低,而且可以找到理念上更接近的夥伴」。

【圖略】紀錄片《烏魯木齊中路》全球放映的海報之一。(受訪者提供)

在這個宣傳海報上,列數了第一批放映的組織者:「同議」、「德國民主牆」、「螢火蟲行動者」、「Unicome溫哥華」、「擦星星事務所」以及「熱風」(按照海報順序)。很快,越來越多的社群加入進來,前人整理的放映資料包降低了參與放映的門檻,後加入的人們又會「反哺」,擴充資料包的材料,並且分享。這也讓加入放映變得更容易。

根據獨立雜誌《莽莽》的統計,「截至2024年4月30日,共有28場公開放映已經舉辦或即將舉辦,涵蓋3大洲、9國、27個城市,包括了倫敦、紐約、柏林、巴黎、台北等主要城市,這其中許多放映活動是由『白紙運動』後新成立的離散行動者團體負責籌辦的。」4月之後,大規模的響應有所減少,但是多倫多、海牙、洛杉磯……更多的城市都在加入放映的行列。

一起對抗遺忘三年疫情後的一次集體療愈

【圖略】2023年11月25日,在美國首府華盛頓紀念白紙運動現場。(RFA)

「封城期間,我是住在上海的,可能是人的自我保護吧,我很少去回想那段回憶,但是今天剛進到這個場地,放映(紀錄片)前在放四月之聲,我那段時間的回憶就全都回來了,一下子眼淚就流下來了。」一位觀眾在荷蘭的映後討論環節這樣分享自己的感觸。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歪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22/2070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