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獨特的。獨特文化的背後是一種特殊的精神氣質。
一提到俄羅斯,我腦子裡總是不時出現這樣一個畫面:冬日黃昏的天空中,陰雲密布,站台上,有人向即將離去的親人告別。火車緩緩啟動,呼哧呼哧地冒著蒸汽,然後在彎道處慢慢消失。這時,淒涼的小號聲響起……
我一直弄不清這是哪部電影在我腦子裡留下的殘片,抑或純粹是我自己的一種無意識的構想。我不知道。
灰暗、壓抑、傷感。
北歐海盜與留里克王朝
據史料記載,當斯拉夫人處於前國家狀態的時候,各個部落之間爭端不斷,有一段時間甚至鬥得彼此都精疲力盡。就在這樣的時候,他們想出了一個荒唐的辦法,算了,請外人來統治吧。於是,他們請來了以海盜著稱的維京人。
維京人來到了這裡,並反客為主地成了這裡的主人。這就是古羅斯的第一個王朝,留里克王朝。
這在今天看起來多少有點不可思議,但在前國家時代,其實也不難理解。打個不完全恰當的比方,前國家時代與民族國家時代的差別,有點像我們原來的自然村與現在的行政村的區別。那時候,人們還沒有今天這樣明確的主權意識,彼此之間也沒有用制度來固定的明確邊界。
維京人,是俄羅斯國家的締造者,並對俄羅斯實行了長達七百多年的統治,這是俄羅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篇章。
在古代的歐洲,有三大野蠻民族的稱呼,即日耳曼人、哥特人和斯拉夫人。維京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他們生活在現今的瑞典一帶。維京人驍勇善戰,而且骨子裡就有著強盜的習性,搶劫是維京人喜愛的生存方式。據說,基輔羅斯大公就不時帶著自己的親兵,由北向南巡視自己的統治區域,一路索要貢品,最後到君士坦丁堡換回其他物品,然後高高興興回去過冬。
因此,留里克王朝的統治基礎是暴力和掠奪。有趣的是,列寧、普京、澤連斯基,這三位很重要的人物,其名字都叫弗拉基米爾。這個名字具有征服者或掌控世界的含義。歷史上的弗拉基米爾,是留里克王朝的一位統治者,曾在位30多年。
拜占庭與第三羅馬帝國
生活在寒冷地帶的北方民族覬覦溫暖的南方,這是普遍的現象。北方的蠻族日耳曼人攻陷羅馬帝國,匈奴和蒙古人騷擾中原,都是如此。
但有一點,組織技術相對落後的力量很難在哪怕是暫時占領的地區建立起穩固的統治。
因此,留里克王朝在領土擴張上並沒有驕人的成就。俄羅斯大規模的領土擴張,是從其後的羅曼諾夫王朝開始的。正是在羅曼諾夫王朝時期,俄羅斯由東歐一個閉塞的國家擴展為歐洲乃至世界範圍的幅員遼闊的強國之一。
在這期間,熔鑄了沙俄帝國與世界尤其是與西方世界關係的就是拜占庭。
古羅斯與拜占庭的關係源遠流長。我們先回到前面提到的弗拉基米爾。正是弗拉基米爾在位期間,成功地讓基輔羅斯接受了拜占庭基督教,即東正教。這裡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故事:羅斯人之所以選擇了東正教而不是伊斯蘭教,據說原因之一是因為伊斯蘭教禁止喝酒,而讓地處寒冷之地的俄羅斯人不喝酒,是斷斷不能的。看來這個選擇也是一種必然。
但這裡必須要說一句的是,東正教對俄羅斯有著雙重的意義。一方面,他成為基督教世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卻又是這個世界中格格不入的一個另類。
後來羅斯人與拜占庭帝國的關係是人所共知的了,這裡就不再贅述。這裡只想說兩點,第三羅馬帝國的想像與彌撒亞情結。
有人說,俄羅斯是以駙馬的身份成為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的。這話雖然有奚落的成分在裡邊,但也基本是事實。作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延續其文化和制度,俄羅斯人自認是自己的一種神聖使命。這種使命的另一方面,就是為羅馬帝國復仇。有人注意到,沙皇俄國在為羅馬帝國復仇這件事上,其實比西歐各國賣力得多。
他們自詡為"被上帝選中的民族",喜歡扮演彌賽亞的角色,甚至認為"俄羅斯每一百年就要拯救一次世界"。這樣我們也就可以理解這樣一個說法:從亞歷山大沙皇開始,俄羅斯經常扮演歐洲憲兵,維持秩序,反對革命。布爾什維克的精神結構與彌賽亞的救世情結有著某種連帶關係,同時,他們也都相信苦難對人類具有淨化作用。
橫插一腿的蒙古入侵
俄國主體民族是斯拉夫人,即東斯拉夫人,他們的民族發源地應該是在現在的中歐。從人種的角度來說,俄羅斯人屬歐元巴人種。但儘管如此,許多歐美人還是普遍認為,俄羅斯人不過是居住在歐洲的野蠻民族,他們壓根不是歐洲人。
其實,這是一種比較狹隘的說法。但斯拉夫人確實是歐元巴人比較另類的一支。
這個另類,與蒙古的入侵不無關係。一直有人這樣說:俄羅斯相當一部分人是歐元巴與蒙古人的混血,所以有一些蒙古人種的特徵。甚至有人把俄羅斯人視為"白色蒙古人"。西方過去有句諺語:剝開一個俄羅斯人的皮,就會看到皮下蒙古人的血脈。
其實,這與其說是生理意義上的,不如說是文化意義上的。有人說,在蒙古統治的200多年時間裡,完成了蒙古人與俄羅斯人的混血。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成見或偏見。現代DNA檢測結果顯示,如果以Y染色體為標準的話,俄羅斯的基因與蒙古人的基因並沒有什麼關聯。
也就是說,大多數俄羅斯人體內並沒有多少蒙古人的血統。歷史上給人深刻印象的所謂蒙古大軍,說起來浩浩蕩蕩,但實際上,在那裡進行日常統治的,沒有多少人。尤其是俄羅斯的普通老百姓,與蒙古人的接觸是很有限的。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俄羅斯人還是歐洲人,而不是歐亞混血。
但蒙古金帳汗國對羅斯的統治,在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比如,其大一統中央集權制的權力結構,農奴制的社會結構,對外部的擴張主義,強權政治及對暴力的崇拜等。這些東西至今仍在俄羅斯人的精神與現實世界中發生著作用。人們經常將俄羅斯稱之為戰鬥民族,其中,蒙古人對俄羅斯的文化遺傳起到了重要作用。
------
可見,從歷史上看,維京海盜、拜占庭帝國、遊牧民族的蒙古人,這些外來的影響對塑造俄羅斯的文化和俄羅斯人的民族性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我以前的一篇文章中,一位網友發來了這樣一段留言:俄羅斯有一種與歐洲人截然不同的政治審美品味——在俄羅斯人看來,衡量一個"好凱撒"(好沙皇)的標準並不是他對自己人有多好,而是對敵人有多糟;或者說,對敵人有多麼野蠻與多麼殘忍。哪怕你國內經濟搞得一塌糊塗、對人民執行血腥恐怖鎮壓,但是只要你能在外戰中開疆拓土,為俄羅斯民族掙來土地和榮光,你的內部問題就可以一筆勾銷,就會有人為你歡呼喝彩。
現在很多人在議論,這次俄羅斯如果戰敗會走向何方?我想,了解他的歷史,應該有助於預見他的未來。
註:我不是俄羅斯研究者,甚至可以說對俄羅斯歷史的了解都是很有限的。本著學習的想法,將收集到的一些資料及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來,供各位感興趣的朋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