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過)
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援軍明日到達》這個本該六月二十八日上映的電影,大概是沒了。微博被封,豆瓣被刪,最樂觀的期望,也就是電影可以悄悄上映,"打槍的不要"了。
援軍明日到達講述的是1944年中日兩國在衡陽的一場血戰。國民黨軍的方先覺將軍堅守衡陽四十七日,完成了統帥部交給他的任務,同時自己部下一萬八千人中傷亡一萬六千人,城內亦有平民。在援軍遲遲不到的情況下,與西漢時李陵處境類似的方將軍選擇了向日軍投降。而與李陵情況不同的是,方在投降後幾經曲折,回到了抗日陣營里。
這樣的一部講述中國軍人面對異族侵略不屈不撓頑強抵抗的電影,為什麼還不能上映呢?答案是這部電影又觸了極左的忌。他們稱這部電影是歌頌降將,是搞歷史虛無主義。現在看來他們的折騰非常有效,本來已經過審的電影現在擱淺了。
作為一個敬佩國軍抗戰的中國人,我帶著噁心,扒了扒這群網絡極左的網站,以下是我的觀察。
首先,極左網站之間多有溝通。同一篇王章由多個網站同時轉載的情況多而有之。比如王傳利的《論毛澤東跳出治亂興衰周期率的遠見卓識》,就被紅歌會和崑崙策同時轉載。毛澤東思想旗幟網轉載了崑崙策的《一位經歷過舊社會的近90歲的知識分子是這樣評價毛主席的》。這些網站還會合辦活動,比如由紅色文化研究會主辦,有崑崙策的人參加的"新時代非公企業黨建經驗交流研討會"。由資本家出面搞共產黨的黨建的荒誕不經放在一邊,這場活動出席的人包括原中央文獻研究室的韓洪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孫飛、中央黨校公共經濟研究會研究部副主任的樊亞賓。其能量之大,令人震驚。
第二點,明顯可以看出,崑崙策和紅歌會更注重策略,更會迎合主流的意識形態。比如在崑崙策的主頁上可以看到轉引新華社的消息,還有吳端端的《沒有資訊化就沒有現代化,以資訊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王宏甲的《新時代"黃金十年"新征程持續奮進》。這類的文章口徑,基本與習搞的一套話語無異了。可是在淺層的迎合之下,是司馬南等人的"獨立思考"。就在上面那些文章的下面,就是司馬南迎合一位極左的觀點,鼓吹要對中國的當下社會實行"雷霆萬鈞的撥亂反正"。也有軍隊的強硬派對來回搞環島軍演,遲遲不動手表示不滿,主張現在"已經到了實力劃實線的時候",要"開戰即決戰,武統促和統"。而毛澤東思想旗幟網則顯然更有傲骨,其欄目里公開有"反帝反修",裡面為哈馬斯、義和團辯護,批評北京大學裡有"反動學閥",並引毛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語。
第三點,極左們對於今天中國的判斷是,現在中國比現代西方好上太多,而大不如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崑崙策的一位評論員說,放開一些西方國家的簽證限制,允許他們免簽來華,可以讓他們見識到中國的"文明"、"先進"、"強盛"、"發達"。崑崙策的胡懋仁進一步指出,"中國經濟發展這麼好,至少比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好"、"中國實現了貧困人口的脫貧"、"中國人民對本國政府的期望值遠遠超過世界上其他地區人民對其本國政府的期待值"。同時上文提到的《一位經歷過舊社會的近90歲的知識分子是這樣評價毛主席的》一文,稱毛時代的中國"沒有貪官污吏、沒有奸商欺詐、沒有娼妓、沒有盜賊、沒有拐賣",對比時下中國,實在是好得多。一個共產主義清教徒對多元社會的困惑,體現的淋漓盡致。
如今網絡極左絕不是幾個毛時代的遺老遺少,面對"隔江猶唱後庭花"灑兩行清淚。他們是一群有政綱、有政治地位、可以忽悠一大批對中國現狀不滿的下層做他們的基本盤的強大的政治勢力。
這些極左對待文藝作品像對待瘟病一樣,必須消殺消殺再消殺。這兩年,不知有多少文藝作品是頂著他們動輒上綱上線的批評上映的。從阻擊《八佰》的上映,莫言小說被"毛星火"在北京法院起訴(看這人名字起的!),說他抹黑英雄先烈,再到對《我不是高山》的"缺乏共產主義元素"的批評,到這次在《援軍明日到達》前給它扣"歷史虛無主義"的帽子,極左們從當年被當局豢養,撕咬自由派的惡犬,到現在成了質疑改革開放正確性、想讓長江黃河倒流的野狼。
極左們想像的理想中國,是激進厭惡西方的、是壓制本國文藝自由發展的,也是極端好戰的。讓這個版本的中國成為我們的社會現實,將會是21世紀中國的最大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