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慈禧太后這個人?是我在教學中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其實,按中國傳統史學的講究,稱謂本身就說明問題。一般來說,稱晚清當政的葉赫那拉氏為慈禧太后,就包含了肯定意味,因此慈禧是兩個好字眼,而且是經她認可的尊號。而稱她為西太后,就多少有點貶義,因為按滿人的習慣,東為上,西為下。東太后鈕鈷祿氏,在被尊為太后之前,已經是皇后,地位實際上要高一些。那個時候,有人還帶有蔑義的稱其為「西邊的」。
不過,史家最好的立場是價值中立。最好的稱呼,應該是直呼其名,但人們已經習慣了稱其為慈禧,我在這裡就叫慈禧吧,而太后,是她的身份,她是清朝的太后,又不是我們的太后,所以,太后在這裡就暫時免了。
古代的女性,地位不高,但有的漢人士大夫之家,女孩子還是會受一點教育,至少會教她們識字,能讀一點書。個別才情高的,也可以吟詩作賦。但是,滿人對於學來的漢人禮教,貫徹得特別刻板,所以,滿人的女性,即使是閥閱之家,也不讓她們識字。所以,慈禧在被選秀女入宮之前,基本上就是文盲。識字,是得寵之後才慢慢習得的。儘管如此,垂簾之後,親筆的硃批,還滿是錯別字。
慈禧所受的教育,基本上屬於小傳統系列的。最明顯的,是戲曲。由於傳統宮裡演出的崑曲她基本上看不懂,所以才引進當年屬於花部的,由徽調和漢劇融合而成的高腔,即今日所說的京劇進宮。結果一個副產品就是,京劇的形成和發展,得到了慈禧的高度關注,得以蓬勃成長。所謂同光十三絕,都是在她的培養下,光耀一世的。當然,做了太后之後,她和東太后也請翰林們給她們講過一點歷史課,但是效果如果,是很難講的。
一個人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後來的眼界和見識。沒有受過正經八本的傳統教育,固然使得她在秉政的時候,沒有她的夫君咸豐皇帝那麼多教條和框框。跟洋人打交道時,身段放得比較低。而且,也會有一些只有戲迷才有的道德品質,比如恩怨分明,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其實,作為君主,是無需報誰的恩的。但是她很在乎。對於在她看來拯救了大清的中興名臣,她一直都很客氣,從來不會嚴厲的處分。對於庚子逃難途中及時趕來勤王的岑春煊,即使後來袁世凱陷害他,說他有反心,慈禧也會放他一馬。這種戲劇性格,會讓慈禧看起來,比別的清朝統治者更有人情味一些。
但是,作為一個國家的實際上的領導人,她的格局還是不夠大。任人唯親,是她始終擺脫不了的死結。終其一生,她真正信任的人,從醇親王奕譞,到慶親王奕劻,以及短時間的端郡王載漪,還有榮祿,基本上都跟她娘家方家園,有點關係。
在晚清的大變局中,沒能認清世界大勢,把握好轉型的大局,這也許是苛責她了,在那個時候,也許換一個人也未必能做得更好。但是,在甲午之後,亡國危機迫在眉睫的情形下,居然為了個人的權勢,發動政變,廢掉變法。進而掉進光緒忘恩不孝的感情漩渦里不能自拔,為了能順利廢掉光緒,不惜冒崩盤的危險,貿然支持義和團,跟西方決裂。渾到這個地步,幾乎喪失了滿清統治的最後的機會和合法性。後來即使傾全力投入改革,迴旋的餘地已經很小了。她死之後,選擇的接班人居然還是在方家園周圍打轉,選了一個少不經事的第二代醇親王載灃,清朝的辛亥年的脆敗,在很大程度上,是她一手造成的。
總的來說,慈禧是個聰明人,比她的老公要聰明多了,但是,卻是一個不識大局,不辨大勢的聰明人。機緣湊巧,成為轉型時期的清朝當家人,實在是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