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芷覺得父母變得有些瘋狂。9月30日那天,她還在上班,先收到母親轉來的3萬,接著父親又打了2萬,「小股民,幫我去買點股票。」
父母以前從不炒股,家裡的理財只有銀行定期。在劉芷眼裡,父親的形象是「視金錢如糞土」——劉芷愛搞錢,一上大學就做家教,父親笑她「掉進錢眼裡了」。她買東西貨比三家,父親不理解,「這有什麼好比的,隨便買一個就好了」。
父親知道劉芷炒股,只告訴她,放點小錢就當交學費了,「一般人都是韭菜」。但現在,父親也爭著當起了「韭菜」。9月28號晚上,她和家裡視頻通話,一般不出現的父親擠在屏幕那頭,關心劉芷的股票有沒有回本,說「牛市來了」。
第二天開盤,劉芷看著手上持有的兩隻股票還是綠的,沒把父親的話當回事。其實炒股3年,劉芷也不太懂其中的門道。2021年,她大四,在老師辦公室做畢業論文數據,但一開盤,電腦就要讓給老師炒股。
老師勸她也買點股票,說很簡單,「便宜的時候買,貴的時候賣」。像疫情期間關在家裡、跟風買基金一樣,劉芷入了市,跟著老師買。3年來,她沒做很多研究。大多時候都是虧著的,錢被套在股市里。她在車企做工程師,上班時沒空盯盤,虧了就不去看。在她看來,炒股和買彩票沒差別。
這次家裡的3萬塊打過來,母親說:「隨便買,現在是牛市,買什麼都會賺。」母親的願望很樸素,就想賺點裝修錢。劉芷家在農村的自建房樓頂總漏水,反反覆覆,有時半夜雨滴滴答答落進屋裡。母親見鄰居家在頂樓蓋起一個棚子防漏雨,也想裝,但那要10萬,手裡的外快不夠。
劉芷覺得,這3萬是筆「巨大的支出」,勸母親謹慎。畢竟母親沒有工作,領的是最低檔位的退休金。父親原本干銷售,背不起連年上漲的KPI壓力,晉升也無望,2020年見劉芷快畢業,年初領完年終獎就辭了職。後來找不到工作跑起外賣,這一兩年競爭下,單子變少,收入降到四五千,檳榔也不嚼了。
母親反過來寬慰她,現在政策利多,叫她去買有色金屬板塊。估計是從短視頻里看來的,劉芷猜。她還是諮詢問朋友,有色金屬應該買什麼。對方推薦了兩支股票,就用父母給的兩筆錢各買了一手,一筆熱錢就這樣在一天內投進了股市。
9月最後一天,兩市及北交所共5307支股票上漲,只有29支股票下跌。牛市的消息快速傳播,許多家庭開始騰挪積蓄。
在北方一線城市,張嘉琪去菜市場買菜,聽見拉著小推車的大媽們,邊挑揀特價菜,邊侃侃談論股市。國慶頭幾天,她在一個民宿里,聽見一個大哥對另一個炫耀,一天賺了50萬,另一個說這算什麼,他賺了三倍。
南方某證券公司的黃秋麗忙壞了——從9月26號起到「十一」前,每天都有4萬左右的人開戶。她記得平時這個數字在1萬左右,且其中大部分是為了幫銀行完成業務才開的帳戶。黃秋麗聽說,這些天,銀行里坐滿等待捆綁銀行卡的人,這樣才能操作證券帳戶。
線上開戶需要證券公司電話回訪,確認意願。黃秋麗所在的營業部,本不需要負責這塊業務,但因為總部忙不過來,只好增援。回訪的同事每天加班到晚上9點。在黃秋麗入行16年的經歷中,這樣的盛況出現過3次,分別在2008年9月的「千股漲停」、2014年年底「大放水」和2020年。
她所在營業部後台數據顯示,9月26日那天,許多老股民回本後就賣掉了手上持有的股票,第二天就把錢轉出了證券帳戶。黃秋麗說,這次湧進的新股民,以年輕人為主,有還在上學的大學生,中年人也有,但對投資沒太多概念。一位親戚的朋友想找她開戶,讓推薦股票,說要能賺50%的那種。
黃秋麗在財管中心,這次新接觸的客戶里,有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年女人,沒炒過股,投了50萬進來。黃秋麗給她推薦了對新手較友好的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結果買完那天,就經歷了「下殺」。女人很慌張,打電話給黃秋麗,追問她:「怎麼辦,跌了很多,是不是要馬上出來?」黃秋麗有些無奈,「她連基本規則都不清楚」。
10月8號開盤,劉芷也抓瞎了。她發現有支股票回本了,想立即賣掉,但頁面卡住,十幾分鐘動不了。重新登錄後,股票又跌回去了。9號還是虧損,劉芷繼續加倉,「虧了不就是再加嗎?賺了就賣。我都是這樣操作的。」10號虧得更厲害了,她把消息告訴母親,母親反應平平,說那等回本再說吧。她囑咐劉芷,別跟父親說,怕他送外賣時看手機,太危險。
家庭資產漂流
這算是范博文經歷的第二次牛市,9月26日中午放出政策消息後,下午大盤出現了一波拉升,三大指數均漲超3%。炒股5年,范博文這次只從銀行卡里轉了5萬加倉,本金從12萬變成17萬。
他最先買的是5萬證券,接著又在兩支科技股上各投5萬,每支股票都是漲停開板就賣。從節後起到10月16號,范博文一直炒短線,今天買明天賣,一禮拜的戰績有賺有虧,總利潤維持在十幾個點,近三萬塊錢。
三年前孩子出生時,他覺得正好趕上了家庭的財運。上半年股票沒怎麼賺錢,醫藥、白酒基金也在大跌,他結交了一個做虛擬貨幣的網友,跟著買了1萬塊。短短一個月利潤飆升,他在賺了1萬時跑出來。
孩子帶財,他這麼聯想,決定追加在股市裡的投入,最多時放了50萬。但發現波動太大,心臟受不了,很快又轉到基金里,盯准半導體和新能源板塊來回橫跳。股市裡的部分本金翻了三倍,他感到「膨脹了」,跟妻子商量置換新房。
他做房地產工作,但2019年進了股市,沒上樓市的車。一入市,他就跟風嘗到甜頭,中籤一支科技新股,每天都在漲停。夫妻倆一趟泰國旅遊的時間,股票沖頂,那會兒覺得賺了1萬。妻子很高興,想著幾乎能撈回這次旅行的開銷。之後,兩人把置換新房的定存,騰挪一部分放進股市,又在銀行朋友建議下,分開投資基金。
觀望了兩年房價,范博文篤定勢頭還會漲,把加槓桿的慣性延續到這裡。賣了老房子和基金,湊出100萬,再貸款90萬,一家三口搬進所在三線城市的四室一廳。范博文如今回看,房價和利率都踩在了最高點,一年後,每平方米跌了2000多,但當時他覺得自己好像能踏准風口。
在證券公司從業16年,黃秋麗見過不少普通人的資產在風口騰挪。最近,一位四五十歲的女性找到她,說自己此前被P2P騙過十幾萬,後來又用計劃給小孩出國念書用的30萬買了銀行的理財產品,虧了10%。對方很困惑,不知道什麼樣的投資才是合規合法的。
一些家庭中參與不上錢財分配的旁觀者顯得焦慮。社交平台上,一個IP在江蘇的網友稱,父親把一輩子的積蓄放進股市,她很發愁——自己收入不高,母親退休金也不夠用,「難道就不能過安穩日子嗎?」還有一個河南女生說,家裡把她留學的費用「梭哈」到股市里了,父親說「人生沒有猶豫,看中直接出擊」,甚至承諾讓她在留學期間實現財富自由。
也是在今年十一期間,00後女生張嘉琪聽母親說,父親要把她的嫁妝錢拿去炒股,打保票「一定多還一兩萬回來」。耐不住嘮叨,母親給了他二三十萬——父親原先在國企工作,工資都上交母親,以前還開玩笑,說家裡如果多條狗,他就得排老四了。
張嘉琪不理解母親。在她高中時,父親被騙過錢,是母親幫還的。父親炒股二三十年,從不告訴家裡人虧多少、賺多少。今年7月退休後,父親把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全取出來,轉進證券帳戶150萬。這些都是張嘉琪事後聽母親說的,裡面包括了她的嫁妝和父親自己掙的一些攝影外快。
張嘉琪覺得,嫁妝錢放在父親那裡,不保險。她給母親出主意,讓母親說嫁妝在自己手裡。母親反駁,那可不行。張嘉琪知道母親是不信任自己——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做醫美,快遞每天收不停,即便待業,出去旅行還住一晚上一兩千的民宿。她是應屆生,畢業後在初創公司做營運,嫌出差多,幹了7天就跑了。
以前,張嘉琪對父親炒股這件事並不上心,但這次涉及到「自己的錢」,她謹慎起來。10月8日開盤前,她打電話問父親買了哪支股票。父親一開始不肯說,等她說自己也開了戶,才套出父親買了科技股。
10月8日早晨剛開盤時還翻紅,接下來一路走低,但張嘉琪沒再跟父親打電話。現在父母每天都催她找工作,她怕一交流又嘮叨。
40萬,20萬,10萬
在江西女孩李子晴的講述中,2009年,父親用家裡原本打算去縣城買房的20萬元炒股。之後他放棄了家裡的養豬生意,全職炒股,誰勸也不聽。2015年,父親拿著和姑父的錢一起炒,結果遭遇股災,割肉離場。李子晴現在還記得那個暑假,父親讓她在網上幫他找工作,一個個打電話問,完全不挑薪資待遇。
不出一個禮拜,父親拿著幾件衣服去廣東打工,安頓好了,招呼母親一起去,住在很小的隔間裡。後來李子晴才知道,那時家裡就剩幾千塊錢了。她和哥哥還在上高中,要交學費。
這種賭的狀態,范博文也經歷過。2022年的一段時間,他也陷在其中。上半年,范博文的證券帳戶里一度有40萬本金和利潤,但在8月一波「回撤」後虧損近20%。2021年房地產爆雷後,他所在公司受波及,工作上瑣事變多,決定改變炒短線的思路,把倉位集中到一支股票上。
他在論壇上看到了一支ST股,賭它摘帽,從兩塊多漲到三塊多時開始買。到9月份,漲到四塊多,並進入一個「下台階」的狀態——今天跌停,明天再漲兩三個點,第三天又跌停。後來復盤,范博文才意識到是莊家在出貨,但當時他已經「上頭」,不停加倉,一跌就買。股價跌到近2塊時,他清倉了其他股票,把40萬都放在了這一支上,拉低買入均值。
期間,范博文不記得怎麼加進了一個群,不斷傳來好消息,稱這家公司要收購一間洗煤廠,年收入能破億,絕不會退市。十一後開盤就是跌停,每天虧1萬多。40萬跌到20萬,他對自己的判斷失去信心,沒敢跟妻子說。
清倉那支ST股後,范博文沒有離場,從20萬里拿了5萬,回到炒短線的模式。每當他覺得要好轉時,又被打回原形。去年8月,他把帳戶里的5萬做到18萬,9月給妻子買了個金手鐲,承諾年底衝到40萬,給她換輛新車。
但轉過年又虧到了10萬,他把錢都提了出來。今年2月5日指數觸底反彈,范博文不敢跟進了,怕這支股票被自己買崩,「一追就跌」。他把帳戶里的錢取出來,轉給了妻子,不想再炒股了。
去年他換了工作。在范博文的講述中,原先所在的房地產公司經歷裁員後,人手不夠,壓在他身上的事務變多,工資不僅降了一半,還出現拖欠。他辭職和朋友創業,承辦演出,收入從一月一結,變成年底才結。
現金流斷了,日常開銷、每月房貸如今是妻子在支撐。他們在2021年置換的新房,每月要還7000貸款。妻子的工資只有4000,得動用她的存款。把股市裡的10萬塊給妻子,在范博文看來,算是給她一個交代。
(為保護隱私,文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