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癌症源於細胞突變,而這種突變跟人體2種基因密切相關——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時刻在與原癌基因對抗,一旦抑癌基因發生突變、失活或缺失,就會讓細胞複製失去控制,從而出現腫瘤。
最近,中國科學家的一項發現令人驚嘆——「砒霜」竟然有助於抑癌基因的修復!
一、「砒霜」修復最強抑癌蛋白,恢復抑癌活性
砒霜,化學名三氧化二砷,自古以來就被看作是劇毒的東西。但實際上,砒霜被開發出了許多藥用價值。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盧敏教授和牛津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將砒霜與p53蛋白放在一起做了一項研究,為p53靶向藥物的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p53蛋白能夠誘導腫瘤細胞死亡,盧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對過去的幾十年裡,已經被發現的、能夠拯救p53蛋白突變的先導化合物進行了研究。在這個基礎上,他們提出假設:當p53蛋白的DNA結合域突變時,是否有某種化合物能夠穩定p53,使其回到原本的結構?
通過對多種類化合物的不斷試錯、研究,研究人員發現,砒霜(三氧化二砷)中的砷原子能恢復有R175H結構性突變p53蛋白的抑癌活性,[1]且僅需0.1μg/mL的濃度,就能達到此效果。
這項研究是抑癌蛋白p53靶向治療近40年來取得的重大突破,盧敏團隊進一步拓展了砒霜的藥用價值,成功找到了針對p53結構性突變的解決辦法。該研究擴寬了抗癌思路,或將開啟靶向治療新時代,在未來,會有更多的癌症病人從這項研究中受益。
二、p53靶向藥一旦成功,可造福約50%癌症患者
p53是一種腫瘤抑制蛋白和轉錄因子,最初發現時,p53被歸類為促癌基因,直到進一步研究人們才發現,p53具有強大的抗癌作用,p53基因是一種抑癌基因。
p53蛋白對細胞生長周期起到非常關鍵的調控作用,能夠阻止突變的細胞繼續分裂,並清除人體內的變異細胞。[2]但是,p53蛋白如果發生了突變,就會立刻「臨陣倒戈「,轉而促進腫瘤細胞的產生和轉移。
p53基因突變是癌症中最常見的突變之一,與多種癌症的發生有關。人類癌症中,p53突變的概率高達約50%,因此p53是最重要的抑癌蛋白,成為了抗腫瘤療法的重要靶點,也靶向藥的重點研究對象,一旦成功開發、上市,將為超過50%的癌症患者帶來福音。
三、p53靶向藥正在路上
就狹義的p53靶向治療而言,其療法可大致分為「間接法」與「直接法」兩類。
「間接法」即通過抑制p53和其他蛋白的結合,使得p53能夠停止突變,恢復正常的功能;「直接法」即運用靶向藥,由特定的物質與突變的p53進行結合,從而直接改變其結構,這也是研發p53靶向藥的意義。由於是直接作用在p53基因上的,因此直接法的難度要比間接法大得多。
目前,已經進入臨床階段的p53靶向藥已有不少:
目前,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正在進行盧敏研究團隊研發的抑癌蛋白p53靶向藥物「PANDA「的臨床試驗,這也是中國癌症治療研究領域的一個重點方向,是產學研聯動的重大碩果。[3]
p53可以說是「最強「的抑癌蛋白,但它很容易變異,一旦變異就會「叛變」,加速癌細胞的分化,因此p53靶向藥一直是醫學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中國專家的這項發現,或能成為抗癌靶向藥研發的一個里程碑。
參考資料:
[1]《細胞》子刊:這一次,砒霜立大功了!.奇點網.2021-01-03
[2]以新視角觀察p53家族在肺癌發生及治療中的獨特作用.中國肺癌雜誌.2013,16(8)
[3]p53靶向藥PANDA將進臨床試驗全球半數癌症患者或受益.文匯報.20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