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習近平南美之行:為下一輪美中競爭做準備

2024年11月20日,中共黨魁習近平在巴西發表演講。美聯社

中共黨魁習近平近期在南美密集展開外交,通過參加多邊峰會、深化雙邊合作以及強化氣候領導力,展示了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的角色轉變。專家分析,這場外交攻勢既是對美國可能採取貿易強硬政策的前瞻應對,也是中國試圖在全球事務中展示更大領導力的戰略嘗試。

深化合作:從雙邊協議到多邊共識

路透社報導稱,習近平本周三(11月20日)在巴西利亞與巴西總統盧拉舉行會晤,標誌著其在南美洲的一系列外交活動的收官。兩國簽署了涵蓋農業、能源和航空航天等領域的30多項政府協議,總貿易額已達1800億美元。習近平在與盧拉的會晤中表示將中巴關係提升為「中巴命運共同體」,同時為未來幾年中西方貿易,特別是與美國之間可能面臨的挑戰做好準備。

在全球局勢中,中國與巴西都試圖將其自身定位為「全球南方」的領導者。新華社報導指,在習近平抵達巴西之際,他在巴西媒體發表署名文章,稱「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中巴應同「全球南方「國家一道,「堅定捍衛開發中國家共同利益,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在此前的一周內,習近平先後出席了利馬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和里約熱內盧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一位巴西外交官告訴路透社,中國在今年的G20峰會上更具參與性和建設性。一位歐洲外交官也指出,中國在多邊論壇上表現出了更積極的姿態,試圖填補可能由川普政府忽視的空缺。

對於習近平來說,兩次全球峰會的主要目標是推動世界和平、減少貿易壁壘,以便他能夠專注于振興中國經濟彭博社分析指出,在一周內與南美各國領導人舉行的十多次會晤中,習近平一再尋求各國保證維護國際自由貿易體系,以應對川普對中國商品徵收60%的關稅威脅。

習近平在APEC峰會及G20峰會上傳達了明確信息:呼籲世界保持冷靜,避免採取任何可能阻礙貿易流動的激烈舉措,且謹防其他國家效仿美國的關稅壁壘。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分析中心中國政治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告訴彭博社:「習近平的意思是,中國支持經濟全球化和當前的國際秩序,而美國則是破壞者,會損害世界經濟。習近平希望將自己定位為中美關係中的理性一方,而川普政府如果不保持對話和護欄,就是不負責任的。」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貿易專家、曾任柯林頓政府貿易官員的萊茵施(William Reinsch)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習近平頻繁與南美國家領導人接觸,旨在聯合「全球南方」國家共同對抗美國的貿易壓力,但這並非唯一目的,中國正在為出口開拓更多市場。但他指出,全球南方國家並不能有效吸收中國的過剩產能。

2024年11月20日,中共黨魁習近平在巴西利亞會見巴西總統盧拉。(美聯社)

氣候領導力:搶占新興領域話語權

習近平的外交努力還凸顯了中國在氣候問題上的參與度。法新社報導稱,川普可能再次退出氣候外交,為中國在這一領域占據主導地位提供了空間。

不僅在G20峰會上積極參與氣候變遷議題,在亞塞拜然舉行的COP29氣候大會上,中國首次詳細介紹了其國際氣候融資情況。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透露,自2016年以來,中國已提供245億美元國際氣候資金,但強調這些資金屬於自願行為,並未改變中國開發中國家的身份。

萊茵施認為,中國積極參與氣候合作議題是在國際上展示領導力戰略的一部分。

「我認為他們將此視為一個在全球公共事務中展示領導力的機會,並通過此與美國區分開來。他們試圖向世界證明自己是支持全球基於規則的貿易體系的『好人』,以對比美國。「他說:「由於他們在『綠色』技術上投入巨大,不僅是電動汽車,還包括太陽能和風能等,更廣泛的全球參與確實為他們的出口推廣創造了機會。」

儘管如此,萊茵施指出,中國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貿易壁壘和市場准入限制。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指出,習近平近期頻繁的外交舉動一方面是應對美國潛在的貿易施壓,另一方面是拉攏「全球南方」國家共同對抗美國,但後者難度更大。

他說:「畢竟這些國家都會有自己的考量,本身也會面對不同的來自美國的衝擊,如果川普的關稅政策屬實的話,所以是否能夠與中國協調(對抗美國)還是比較大的一個問號。」

南美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是中國深化經濟外交的重要方向。然而,莊嘉穎認為,由於「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部分項目飽受存疑,這為習近平的外交推進增添了複雜性。

「在有一些地方能夠成功的方案,未必在另外一些地方能夠成功。譬如說,『一帶一路』在泰國、印尼似乎有些成效,但在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的『成功』就比較讓人質疑。」

美中關係變數不定

在這一系列外交努力之前,習近平借與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最後一次會晤,向候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出明確信息:中國希望成為朋友,但也做好了鬥爭的準備。美國彭博社報導指,在秘魯的會晤中,習近平向拜登重申了中國的「四條紅線」,暗示川普必須避免採取任何破壞共產黨執政、推動國家走向民主、遏制其經濟崛起或鼓勵台灣獨立的舉動。包括央視在內的中國官媒抓住了「四條紅線」的提法,稱它為未來的關係設定了議程。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121/213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