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失業巨浪來襲!中國這3個就業大軍行業即將消失

—中國這3個行業即將消失

陸媒《新生活體驗官》報導,你有沒有發現,今年身邊的失業話題似乎比往常更頻繁了?是的,2024年的大環境確實不太好,失業潮也比以往更加誇張。在這種背景下,那些眾所周知的失業後「鐵人三項」:外賣、網約車、快遞,成了很多失業人員的無奈選擇。

無人駕駛:網約車計程車行業的未來

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正在讓網約車和計程車行業經歷一場革命。

這種低成本、高效率的出行方式,大大減少了對駕駛員的需求。

無人機送外賣:空中的外賣小哥

美團自2017年開始了無人機配送服務的探索,2021年同深圳·星河WORLD達成合作,開通了大陸國內首條產業園內的無人機配送常態化營運航線。

截至2023年8月底,美團無人機在深圳、上海等城市7個商圈、17條航線實現了常態化營運,為14個社區辦公大樓、4個5A級景區的用戶提供了配送服務,累計完成訂單超18.4萬單。

在陽澄湖,順豐快遞的無人機可以從湖中心載上大閘蟹起飛,飛到岸邊的包裝中心,全程只有5分鐘。

在外賣配送領域,餓了麼和美團也紛紛發力「空中外賣」。

陸媒預言下一個面臨消失的行業,其中之一就是計程車、網約車司機。圖為行駛在真實道路上的百度無人駕駛車。(藍孝威攝)

無人快遞車:物流行業的新動力

京東物流的智能倉儲中心,搭載5G技術的智能揀選和搬運機器人,每小時可揀貨超600單,效率較傳統人工提升3到5倍。

順豐則投用冷鏈無人車,提供24小時運力,實現生鮮水果的高效轉運。

預計未來3到5年,大陸快遞行業有望部署超過20萬台無人配送車。

面對這樣的行業變革,我們是否應該感到絕望?

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分析幾個核心觀點和深層次的問題:


1. 中共政府推動高科技發展的真實目的

儘管失業率極高,中共仍不遺餘力地推動高科技替代勞動力,其背後隱藏著以下動機:

  • 對內穩定控制:通過減少對龐大勞動人口的依賴,降低底層就業群體的對抗能力。高科技可以減少工人聚集、罷工等風險。
  • 對外技術競爭:中共視AI、無人駕駛等技術為與美國爭霸的關鍵。通過強化科技領域,中共試圖在國際上與美國爭奪話語權,甚至依賴技術脫鉤重塑產業鏈。
  • 政治需求優先於民生:科技進步優先服務國家戰略目標,而非優先考慮就業或改善社會問題,反映出中共經濟政策的根本導向。

2. 失業問題被掩蓋與加劇

失業率在官方統計中被大幅低估,而實際情況則更加嚴峻:

  • 「鐵人三項」的困境:外賣、網約車、快遞被視為失業後的暫時性選擇,但隨著AI和自動化的發展,這些行業也正在被技術淘汰。
  • 底層群體失業惡化:技術替代的加速會讓原本依靠「鐵人三項」生存的失業群體雪上加霜,進一步加劇社會不穩定因素。
  • 偽裝的解決方案:中共以「科技革命」為藉口掩蓋高失業率,轉移民眾對經濟困境的關注,同時繼續輸出「科技強國」的正面形象。

3. 技術進步未帶來新就業的真正原因

儘管文章試圖為技術革命提供正面論據,但實質上:

  • 技術替代未創造足夠新崗位:相比傳統行業,自動化和無人技術的發展需要的崗位更少、門檻更高,無法解決大量底層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 教育與技能不匹配:失業群體大多缺乏適應高科技崗位的技能,轉型成本過高。
  • 技術依賴過渡與風險:高科技產業的產出並未達到預期,技術替代往往帶來效率提升但成本降低無法惠及普通勞動者。

4. 「夾人上船」的政策邏輯

報導中提到的無人駕駛、無人機配送等領域,是中共試圖推進的技術應用領域,但背後隱藏著「夾人上船」的政策邏輯:

  • 強行推動的後果:中共往往以行政手段強行推廣技術,無視市場需求與社會現實。例如強推無人駕駛或無人機,會導致過剩投資和資源浪費。
  • 資本聯盟的排擠效應:這些新技術背後多為中共支持的大型資本集團,傳統小型企業和勞動者被邊緣化。

5. 美國與中共科技競爭的雙重壓力

中共以科技爭霸為優先策略,試圖通過AI、無人技術等超越美國,但這種做法對國內外都產生了壓力:

  • 國內:大量勞動力被替代,社會穩定面臨更大風險,民眾不滿情緒可能積累。
  • 國際:中共的技術推廣模式與美式自由市場競爭形成對立,進一步加深技術領域的脫鉤趨勢。

總結觀點

習近平推動高科技取代傳統勞動力,不是為了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而是為了中共的政治目標服務:

  1. 對內減少底層勞動者的社會控制風險。
  2. 對外提升與美國技術競爭的砝碼。
  3. 掩蓋高失業率,轉移國內矛盾。

這不是「為人民謀福祉」的技術革命,而是一場為中共維穩和爭霸服務的「科技獨裁」。失業問題將進一步惡化,底層勞動者的出路越來越窄,社會穩定性可能因此受到長期威脅。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中時新聞網/阿波羅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127/213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