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蘇聯解體後 俄東部領土為何不減反增?

俄國在西部和中部,損失了大片領土,導致一個2240萬平方公里的龐然大物,變成了一個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龐然大物。這1700多萬平方公里中,西伯利亞和遠東,就攻陷了1300多萬平方公里。可以說,俄國在東部的領土,相較於彼得一世時期,不減反增。由此可見,俄國完全保住了彼得一世以後,沙俄歷代君主在東部開疆拓土的成果。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憑什麼蘇聯解體後,俄國西部一圈領土,全都取得了獨立,而東部則巋然不動呢?

公元1689年,彼得一世親政,與此同時,沙俄與清朝簽署《尼布楚條約》,劃定雙方東部領土以外興安嶺為界。東邊基本就到頭了。

公元1700年到1721年,彼得一世帶領沙俄,在大北方戰爭中擊敗了瑞典王國,奪取了聖彼得堡、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等地。

這標誌著沙俄在近現代,西擴的開端。此後一直到1853年為止,這100多年時間裡,沙俄不斷向西擴張。

18世紀末,沙俄擊敗奧斯曼土耳其,奪取了克里米亞、北高加索以及黑海東岸大片地區。同時,沙俄又與奧地利、普魯士合作,瓜分了波蘭立陶宛聯邦,奪取了立陶宛,以及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

拿破崙戰爭期間,沙俄再次擊敗瑞典王國,奪取了芬蘭。拿破崙戰爭後,沙俄成為了歐洲憲兵,開始在歐洲大陸上耀武揚威,撲滅自由之火,維持各國的封建統治。同時,沙俄奪取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地區,開始向巴爾幹半島進軍。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的時候。克里米亞戰爭是沙俄主動挑起的,其目的就是為了從奧斯曼帝國手裡,奪取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如果這事兒讓沙俄辦成了,那整個歐洲東部,都將成為沙俄的勢力範圍。

克里米亞戰爭,反倒給了沙俄東擴的機會

1853年到1856年這段時間的克里米亞戰爭,對沙俄幾乎是致命的打擊。這場戰爭過後,沙俄如果沒有及時進行農奴制改革,或許當時羅曼諾夫王朝就會被推翻。

當時沙俄死傷超過了50萬大軍,沙皇尼古拉一世一死以謝天下。沙俄的黑海艦隊全軍覆沒,且不能再在黑海地區擁有艦隊。

這一系列的打擊,無疑讓沙俄陷入了巨大的危機當中。但仔細一看,即便戰敗了,沙俄幾乎沒有任何領土損失。只是吐出了比薩拉比亞南部的三個縣,這本來就是剛搶來的地盤,吐出去也沒啥。

主戰場在克里米亞半島,戰敗後,沙俄不僅收復了克里米亞半島,還奪回了塞瓦斯托波爾港的控制權,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當然了,這其中有法國人的功勞,法國擔心沙俄被過分削弱,使得黑海地區成了英國人的自留地,所以才會努力幫沙俄保存實力,以此制衡英國。

不管怎麼說,打了這麼一個大敗仗,沙俄卻還能保住自身的基本盤,這無疑是意外之喜。其實讓俄國人感到欣喜的事情還在後面。

正是因為這一場大敗,使得俄國短期內不敢繼續在西方折騰了,因此他們把未來數十年的主攻方向,從西方轉向了東方。

此後沙俄在1858年到1885年這段時間,從清朝手裡割走了151萬平方公里,從中亞奪取了400萬平方公里,簡直賺大發了。雖然賣掉了阿拉斯加,但從亞洲獲得了更多,他們自然覺得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蘇聯幾乎恢復了沙俄版圖

沙俄巔峰時期,擁有2288萬平方公里,這其中,包含了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和遠東,400萬平方公里的中亞。也就是說,沙俄有超過1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都來自亞洲。

至於阿拉斯加,在擁有中亞之前,他們就已經在1867年把阿拉斯加給賣了,所以這兩者不能重疊累加。

1917年,沙俄崩盤以後,俄國幾乎成了一盤散沙。尤其是西部地區,紛紛出現了獨立的現象。

芬蘭、波羅的海三國、波蘭,相繼獨立成功。烏克蘭、外高加索地區,獨立失敗,因為蘇俄在最短時間入主了這些地區。

遠東為了讓日本退兵,也曾經在蘇俄的指揮下,成立了一個獨立的遠東共和國。但在1922年他們也加入了蘇俄。

所以說,1922年蘇聯成立的時候,並不是俄國在近現代版圖最小的時候,至少東部地區的西伯利亞、中亞、遠東等地,一寸土地都沒少,西部地區的白俄羅斯、烏克蘭、外高加索等區域,也在蘇聯手裡。

即便如此,蘇聯依舊認為,沒有恢復到沙俄巔峰時期的版圖,簡直就是恥辱。但凡俄國人染指過的地方,就都應該是俄國的領土。

因此,在二戰的時候,蘇聯利用構建東方戰線的機會,相繼奪取了芬蘭十分之一的領土、波羅的海三國、大半個波蘭、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以及北布科維納等地。

這麼一來,蘇聯基本恢復了沙俄巔峰時期的版圖,擁有2240萬平方公里。唯一讓蘇聯意難平的,自然是芬蘭沒能被吞併。但是沒關係,他們在東方找補回了不少。比如說吞併了17萬平方公里的唐努烏梁海,還讓156萬平方公里的外蒙,成為了他們的殖民地。

蘇聯解體後,俄國西部幾乎退回到彼得一世之前的版圖

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才是俄國在近現代版圖損失最大的一場劫難,當然了,僅對他們來說是劫難,對那些分出去單幹的國家來說,那就未必了。

首先,波羅的海三國,全部脫離俄國,自己出來單幹了。俄國在波羅的海東岸,僅剩一個孤零零的聖彼得堡。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還有一塊飛地加里寧格勒與聖彼得堡遙相呼應。

其次,白俄羅斯、烏克蘭這類俄國的核心區域,居然也分出來單幹了。尤其是烏克蘭,居然還把俄國在黑海的戰略要地克里米亞給拐跑了。

還有,外高加索三國,也全部獨立,俄國失去了高加索山脈以南的一切領土。

可以說,蘇聯解體,俄國在西部幾乎損失了18世紀初以來,所有吃掉的地盤。俄國的勢力範圍,直接退到了彼得一世對外征戰之前。

至於中部,俄國也失去了中亞五國4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可謂是損失慘重。但是他們保住了1300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和遠東,也算是大難不死了。否則俄國將徹底淪為三流國家。畢竟一個靠挖資源吃飯的俄國,一旦失去西伯利亞,他們將一無所有。

俄東部領土,不減反增

俄國在西部和中部,損失了大片領土,導致一個2240萬平方公里的龐然大物,變成了一個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龐然大物。

這1700多萬平方公里中,西伯利亞和遠東,就攻陷了1300多萬平方公里。可以說,俄國在東部的領土,相較於彼得一世時期,不減反增。

首先,俄國得到了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以及烏蘇里江以東,合計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外東北地區。

其次,俄國得到了薩彥嶺以南、唐努山以北的17萬平方公里的唐努烏梁海地區,如今這裡被稱為圖瓦共和國。

由此可見,俄國完全保住了彼得一世以後,沙俄歷代君主在東部開疆拓土的成果。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憑什麼蘇聯解體後,俄國西部一圈領土,全都取得了獨立,而東部則巋然不動呢?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歷史鑑賞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210/2142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