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頂級富二代,都在搶著做「網紅」

就是這條名為「當三個二代決定共創一條vlog」的視頻,迅速在全網收穫近百萬點讚。

不到一周,三人再度合體,梅開二度,如法炮製了下一次合體視頻。

甚至在雙十一雙十二大促期間,三人還分別客串了對方的直播間,把合體互動玩到了極致。

成為網紅後,二代們不僅推廣自家產品,甚至還能接到友商商單。

憑實力給本就富裕的家庭又添了一大筆收入。

當然,二代賽道也不是一片坦途。

隨著開啟「短劇人生」的二代越來越多,他們的故事也開始無可避免地,陷入到了某種固化的套路中。

第一集一上來,故事一定要講「不凡的爹媽和倒霉的我」:

先如「毛巾少爺」一樣,用一組老照片,概述上一輩的艱苦卓絕的創業史,順帶介紹兩句自家的主營業務。

緊接著話鋒一轉:

原本指望自己可以在繼承家業後盡情花天酒地,哪知留學歸國後才知道二代的日子竟如此憋屈。

企二代會演自己在老爹的公司里冒失闖禍,滿腦子都是奇葩點子;

廠二代則會展現自己每天不是在盯貨就是在談生意,起早貪黑不得休息。

最後,許多人都學習《毛巾帝國》的思路,在第一集的末尾引入一個「家族的壞親戚」,煞有介事地要弄一出豪門陰謀大戲。

觀眾看一兩個倒還好,看多了自然會覺得膩。

再加上,二代演短劇,大部分還都以試水玩票為主,沒有經過深思熟慮。

開篇套模板拍好後,後面就不知道該如何將故事繼續。

一旦過了新手紅利期,視頻的流量開始暴跌,不少繼承者便會選擇放棄營運。

大批二代的網紅生涯其實都面臨著相似的困境:

要麼是僅拍了三集就爛尾停更;

要麼就索性把後續內容直接轉成了個人生活VLOG。

網際網路甚至開始出現傳言:

2024上半年,入局晚的富二代們做IP,人均虧了102萬。

為啥國產品牌接班人都在打造富二代IP?

試水個人IP,對二代們和他們背後的家族來說,總是利大於弊。

這兩年,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都從幕後站到了台前。

其中最成功的企業家IP當數雷軍

「Are you OK」,「雷布斯」,「爽文男主」,」造車是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

雷軍靠著一連串的梗和名場面,把自己變成了小米最有說服力的代言人。

並靠著一以貫之的「真誠鄰家大叔」人設,在與用戶群體的直接交流中收穫了信賴。

老闆和品牌緊密聯繫,不僅幫小米省了一大筆營銷開支,還不像代言人那樣容易塌房。

以前是老闆找明星給自家企業代言,現在則是老闆出道當網紅給自己代言。

雷軍的成功,讓無數創一代看到打造個人IP的好處。

周鴻禕後來者跟上,自打他利用短視頻和直播平台分享科技動態、網絡安全問題和企業戰略,吸引了大量粉絲,一躍成為「網紅」企業家。

他開設的課程《口才與表達》,甚至還間接推動360的股價翻倍。

成功案例看多了,人們難免以為老闆成為IP輕而易舉。

事實上,打造個人IP是一件門檻很高的事情。

並不是每一個創業者都能像雷軍、周鴻禕那樣有梗可挖,有故事可講。

在社交媒體上和在直播間裡,大部分老闆其實經不住輿論的爆炒。

火候太小熗不出宣傳效果,火候太大又容易炸出一股「說教味兒」。

上半年,百度公關副總裁璩靜因試圖打造職場霸總形象,結果卻因發布不當言論引發輿論風波。

個人IP沒有打造成功,反而導致公司品牌形象受損,市值蒸發超60億港幣。

一代容易折戟,二代卻更親民。

和一看到鏡頭,就忍不住開啟「傳授人生經驗」模式的一代相比,企二代更懂怎麼和普通網友對話。

他們總是喝著蜜雪冰城最便宜的檸檬水出鏡,一邊和你吐槽「自己真的不擅長和理髮師聊天」,一邊順帶著讓你瞥幾眼他們豐富多彩的二代生活。

他們根本不想教你做人,也不知道怎麼教你做人。

他們拍半天視頻,無非是想讓你買點兒自家的產品。

雖然在一部分人看來,「下凡的二代」說到底還是二代——所謂的親民人設,也不過就是讓普通人繼續消費的甜蜜陷阱。

但不可否認,這些廠子和企業的接班人,確實靠著他們對個人形象的經營,搶奪了不少年輕人的注意力,甚至還把其中一些轉化成了忠粉。

無法被年輕人看見,是不少老牌國企面臨的最大困境。

特步、潔麗雅、好利來......這些「企到中年」的牌子,如今都面臨著消費者換代所造成的壓力。

」特步,非一般的感覺」,「愛你就是愛自己,生活就要潔麗雅」,這些電視時代的廣告語,在當年是大眾經典,放到今天則只能沉入回憶。

老品牌也曾想過很多辦法,試圖向年輕人拋個媚眼。

特步的代言人從謝霆鋒換到了王鶴棣;

潔麗雅把授權的寶可夢和小黃人印在了毛巾上;

好利來不但搭上喜茶和泡泡瑪特,還靠著自家男女店員的高顏值在社交媒體上火出了圈......

但這些,都不過是借明星和文創的勢。

遠沒有自家繼承人來得穩定,也不如打造自己的IP那樣符合長期主義。

代言人只能讓年輕人看到品牌,二代卻能讓年輕人喜歡上品牌。

表面上,「接班短劇」呈現的是一個個青澀繼承者的日常;

但撕開公子、千金的包裝,露出的依然是精心設計的品牌廣告。

只不過較之之前的貼片冠名和軟文宣傳,這一種由老闆兒女參與的類型,顯然更受年輕一代歡迎,更能激發他們對品牌的興趣。

就像潔麗雅的石展承在採訪中所言,《毛巾帝國》這個短劇在表面上是「老狐狸、小狐狸互相做心眼子」,但他和自己的「宿敵"二叔共同的目的,還是要讓「潔麗雅走得更長遠、跟年輕化接軌」。

「地主家的傻兒子」,比誰都更希望把家業做大。

初看接班短劇時,網友們往往會被「二代下凡,逗我開心」的誠意打動。

二代IP爆火初期,不止一個粉絲留言稱買某品牌的東西:

「有一種照顧朋友的感覺」。

半年後,再次回到繼承者們的評論區,交個朋友的留言已經被產品差評取代。

「朋友」的稱呼也重新變回了「少爺小姐」。

當網友因為二代的出圈看到背後家族和企業時,他們也必須接受看客的審視。

審視一旦開始,好的、壞的就都會被看見。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鳳凰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06/215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