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項棟樑|小紅書的洋抖難民要是真能留下,我甘願被打臉

作者:
人民日報的評論提到「網絡世界的互聯互通」,提到「地球村」的概念,透露出有關部門對美國用戶湧入小紅書的現象傾向於積極解讀,傾向於認為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展現。果真如此的話,以小紅書為起點,接納海外非華人用戶常規使用中資網際網路平台或許是一個可能的契機。果真如此的話,我會非常樂意接受我的預言失敗,會欣然接受現實打臉,會興高采烈發文認錯。不過目前我還是會繼續堅持此前的判斷,我判斷小紅書很快會推出禁止中國大陸用戶註冊的美國版或國際版App,進而把中外用戶分開到不同流量池中。

建設性意見|小紅書的洋抖難民要是真能留下,我甘願被打臉

昨天我寫了一篇預測文章,《小紅書的外國客人,住不了3天就該轟走啦》。基於中國此前一貫的網際網路管理思路,我認為監管不可能允許小紅書上大量外國用戶長期活躍,必定會要求小紅書通過不同版本的App把中外用戶隔離開來。

不過,從今天多家官媒的評論反饋來看,把小紅書建設成為中資公司持有的「網絡地球村」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

img

例如人民日報的評論提到「網絡世界的互聯互通」,提到「地球村」的概念,透露出有關部門對美國用戶湧入小紅書的現象傾向於積極解讀,傾向於認為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展現。

果真如此的話,以小紅書為起點,接納海外非華人用戶常規使用中資網際網路平台或許是一個可能的契機。

果真如此的話,我會非常樂意接受我的預言失敗,會欣然接受現實打臉,會興高采烈發文認錯。

不過目前我還是會繼續堅持此前的判斷,我判斷小紅書很快會推出禁止中國大陸用戶註冊的美國版或國際版App,進而把中外用戶分開到不同流量池中。

如果說我此前做出這個判斷的把握是98%的話,現在根據官媒吹風的語氣做微調,我大概還有80%的把握。

之所以沒有把官媒吹風完全當真,有幾個原因:

1.相關媒體評論目前還是發布在自媒體帳號上,而且是首發於「人民日報評論」這個部門號上,並沒有發布在紙質版人民日報上,「定調」的層級較低、力度較小,不能據此認為是人民日報觀點,更不能據此認為是國家立場。

2.相關媒體評論目前還只局限於「宣傳系統」內,並沒有「網信系統」發聲。而要不要把中外用戶區隔開來,從權限上是分屬網信系統管理的。宣傳系統出於「展示中國軟實力」和「看美國熱鬧」的角度出發做積極解讀,並不能反映網絡監管部門的態度。

3.有些媒體之所以敢於在政策導向還沒有完全清晰的時候表態,其實是因為隨時有「退路」可走。哪怕將來小紅書把外國客人單獨請到國際版App,宣傳系統隨時可以將其解讀為「平台基於商業考量做出的選擇」,或者是「在美國網絡霸權下的權宜之計」。他們有豐富的「圓回來」的經驗,並不擔心「被打臉」。

一點建設性意見:

把小紅書建成「網絡地球村」這種可能性值得關注,值得期待,但目前看看就好,莫要當真,更不建議據此投資。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建設性意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17/2161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