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社會觀察 > 正文

老家農村,正在加速消失

三年未回,村子的模樣絲毫未變,衰敗感越發明顯。

最直觀的印象,便是人更少了。

兒時的玩伴、眾多的親戚朋友,也都不在村子裡生活了。甚至過年的時候,也見不到面了。

胡同口,只剩下曬太陽的老人。

年輕人正在逃離農村,年輕人的孩子也到了縣城或者更遠的城市。

農村的人口減少,愈來愈嚴重了。

1

2024年,全國總人口比2023年減少139萬,已經是連續第三年負成長。

然而,城鎮和鄉村的人口分化,更為明顯。

2024年,城鎮常住人口達到9.43億人,比上年增加1083萬人。

與此同時,鄉村常住人口4.64億人,比上年減少1222萬人。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一增一減,也讓城鎮化率來到了67%,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城鎮化的高歌猛進,造就了城鎮人口每年增長都在2000萬上下。而農村的人口每年都能減少1200萬左右。

很多人看著這些宏觀數字沒什麼感覺,但如果你到農村去看一看就能明白。

多數人都走出鄉村外出上學、務工,村子裡只剩下留守兒童、留守老人。

少了人氣的老家農村,也愈發顯得衰敗。

甚至,有些農村已經消失。

1990年,全國村莊數量377.3萬個,到了2022年剩下233.2萬個,32年時間減少了144萬個。

簡單計算一下,平均每天消失的村莊數量已經達到了123個。

農村人口,在加速流失。

農村,也正在加速消失。

2

更令人擔憂的是,農村正在變得越來越老。

2024年中國老齡化人口已達3.1億,占全國人口的22.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2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5.6%。而60歲以上的老人,有1.4億都在農村。

中國鄉村,早先一步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

如果我們把各個年齡段的人口,按照城市和農村占比拆分,更能說明問題。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60-64歲年齡段,城市人口占比37%,農村人口占比42%。

65歲以上的比例分布,更為明顯。這一階段城市人口占比都在35%以下,而農村占比都在45%以上。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前往城市,越來越多的老人,包括進城務工人員年齡大了之後,都常住在農村。

這在有些地區,表現的更為明顯。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在勞動力輸出大省四川、重慶,65歲以上老人占農村總人口的11.5%以上,早早進入老齡化階段。

而浙江、江蘇雖然經濟發達,但省內城鄉之間的發展仍存在一定差距,農村年輕人也有不少流向城市,使得農村老齡化加劇。

年輕的城市,衰老的農村。

這就是當下中國城鎮化的現狀。

如果這一趨勢行進到50年後,老人也在變得越來越少,農村怎麼辦?

只能不斷萎縮,直到消失。

3

農村人口的減少,不僅影響了農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還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最先受到衝擊的,是小學。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2年小學消失5100所,而到了2023年全國範圍內超過5600所小學關閉。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學校關停的地區,率先倒閉的基本都是鄉村學校和民辦學校。

自2023年,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提出「適當整合小、散、弱的鄉村小辨模學校」。

各地撤併鄉村小學的步伐明顯加快。

而沒有關停的村小,情況也並不樂觀,正在面臨生源的青黃不接。

很多村小都是在勉力維繫,一個老師,四五個學生的情況並不少見,有些年級甚至招不到學生。有的鄉村學校,竟出現了師生「倒掛」——老師比學生還多,戲稱「麻雀學校」。

送走一批批農村娃的老學校沒有等到「反哺」,反而是迎來了關停,農村開始面臨「招生荒」。

在城鎮化浪潮的推動下,大量生源從農村轉移到城市,農村學校被撤併成了無奈之舉。

這背後的原因,與鄉村和城市教育資源配置的巨大差異密不可分,從鄉村教師的工資水平便可窺見一斑。農村學校在各方面比不上城鎮學校,這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換個角度看,農村學校的沒落,也從側面體現了教育的「升值」。

如今,農村家庭大多只有一兩個孩子,家長們在教育投入上毫不吝嗇,傾盡全力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教育條件。這種對教育重視程度的提升,以及教育資源向城市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育的價值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重視。

從宏觀角度來講,這對農民而言其實是一件好事,否則在這一波現代化進程中,農村的孩子可能會嚴重掉隊。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一個殘酷的現實。和一些送孩子進城讀書的親朋交流後,我了解到,即便鄉村孩子進了城,在城市優質教育資源的激烈競爭中,他們依然處於弱勢地位。

教育資源雖然在地域上實現了向城市的轉移,但分配並不均衡,這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4

農村人口流向縣城、流向中小城市,最終,大城市成為他們最終的去向。

城鎮化沒有錯,確實是所有已開發國家所走過的正確道路。

而我們67%的城鎮化率,離已開發國家的平均水平80%還有很大距離,粗算下來將來還有1億多人將要從農村流向城市。

未來的農村怎麼辦?農業怎麼辦?

這是很多人擔心的問題。

但從長遠的宏觀視角看,農村人口的減少帶來的直接結果,是農村人均資源的提升,加以機械化在農業的普及,整個農業的態勢會發生質的轉變。

只不過,時間有點久遠。

未來,那些交通便利、資源稟賦強的農村,會活的更好。但那些交通不便、遠離大城市、資源貧瘠的農村,或許將被時代淘汰。

同樣的小城市,也將被拋棄。

城市化的進程無可阻擋。

只不過在我們的內心裡,希望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的同時,又不想失去精神故鄉。

成年人的世界,果然沒有選擇。

趁過年在家的時候,多在老家走走吧。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米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28/2166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