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老人最惜命的方式不是鍛鍊、睡覺,而是做好這簡單的 3 點

我叫老李,今年七十二歲了。常言「人生七十古來稀」,到了這個年紀,我愈發深刻地體會到生命的珍貴。年輕時,我為了生活奔波忙碌,總覺得時間不夠用,那時身體硬朗,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也從未想過疾病會找上門來。可如今,歲月不饒人,身體的各項機能逐漸衰退,小毛病也開始頻繁出現。

身邊的老年朋友們,有的熱衷於鍛鍊,每天清晨都能看到他們在公園裡打太極、跑步;有的則格外注重睡眠,堅信睡得好才能身體棒。我當然清楚鍛鍊和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但在生活中,我逐漸發現,對於老人來說,最惜命的方式並非僅僅依賴鍛鍊和睡覺,而是做好下面這看似簡單的三點。

保持樂觀的心態

人一旦步入老年,心態的好壞便至關重要。有些老人只要身體稍有不適,就開始整日憂心忡忡,總擔心自己患上了什麼不治之症。如此一來,心情長期處於壓抑狀態,反而更容易引發疾病。

我認識一位老鄰居老張,他年輕時是個十足的工作狂,身體素質一直不錯。可退休後,他的心態發生了巨大轉變,變得異常敏感多疑,總感覺自己這兒不舒服那兒不對勁。其實去醫院檢查,並沒有什麼嚴重問題,但他始終放不下心,整天愁眉苦臉。長此以往,老張真的因為長期心情抑鬱患上了抑鬱症,生活自理都成了難題。

與之不同,我自認為自己的心態還算不錯。儘管身體也有一些小毛病,比如時不時的腰酸背痛、血壓有點不穩定,但我從不把這些問題放在心上。我深知人生本就是有苦有甜、有喜有憂,既然無法改變衰老和疾病,那就坦然接受。每天,我都會找些能讓自己開心的事情來做,比如和老夥伴們坐在公園的長椅上談天說地,分享各自生活中的趣事;或者相約在街邊的棋攤,殺上幾盤象棋,殺得難解難分;又或者回到家中,沏上一杯熱茶,靜靜地坐在陽台上看看書,沉浸在文字的世界裡;再不然,打開收音機,聽聽經典的戲曲和悠揚的音樂,讓思緒隨著旋律飄蕩。

我發現,當我保持樂觀的心態時,身體似乎也變得更有活力了。那些小毛病雖然還在,但已經很難影響到我的心情和生活品質。

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人活著,總要有熱愛的事物。對於老人而言,這份熱愛或許不再是年輕時的壯志豪情,但它依然能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意義。

我的老伴是個十足的養花愛好者,她在家裡的陽台、窗台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花卉,足足有幾十盆。每天清晨,她總是早早起床,精心地給花澆水、施肥、修剪枝葉。看著她忙碌卻充滿喜悅的身影,我常常被深深打動。這些花,就是她生活的熱愛與寄託,每一朵綻放的鮮花,都承載著她對生活的熱愛與期待。

而我熱愛的,則是書法。年輕時,由於工作繁忙,一直沒有時間好好練習書法。退休後,我終於有了充裕的時間,便一頭扎進了書法的世界。每天下午,我都會坐在書桌前,鋪上宣紙,研好墨汁,拿起毛筆,一筆一划地認真練習。從橫豎撇捺開始,慢慢揣摩字體的結構和韻味。書法不僅讓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還讓我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經常聚在一起,交流書法技巧,分享彼此的作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我覺得,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呵護。它讓我們在歲月的流逝中,依然能擁有一顆年輕的心,感受到生活的溫暖與希望。

保持與家人的親密

人老了,最害怕的莫過於孤獨。即便身體再健康,若是沒有家人的陪伴,內心也會感到空蕩蕩的。所以,我認為保持與家人的親密,是老人珍惜生命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的孩子們都在外地工作,不能時常回家。但我們每天都會保持聯繫,從未間斷。早上,我會給他們打電話,問候一聲,聽聽他們的聲音,那熟悉的聲音能讓我一整天都感到安心;晚上,我們會通過視頻聊天,看到他們的面容,聊聊他們工作的進展、生活中的瑣事。每次看到孩子們臉上的笑容,聽到他們分享的快樂,我心裡就充滿了幸福。

每到節假日,孩子們都會想盡辦法回家看望我。那時候,家裡就會充滿歡聲笑語。我們一起走進廚房,分工合作,準備一頓豐盛的飯菜,廚房裡瀰漫著飯菜的香氣和濃濃的親情;圍坐在餐桌前,一邊品嘗美食,一邊分享彼此的生活點滴;飯後,大家一起坐在沙發上,聊聊家常,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我知道這樣的相聚時光不會每天都有,所以我格外珍惜每一次團聚,把它們當作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

除了和孩子們保持親密,我與鄰居們也相處得十分融洽。我們經常一起在小區里散步,聊聊家長里短;或是聚在社區活動中心打牌,互相切磋牌技;遇到困難時,大家也會互相幫助、彼此照顧。在這個小區里,我找到了家的溫暖和歸屬感。

我覺得,家人不僅僅是血脈相連的關係,更是情感的寄託與依靠。有了家人的陪伴和支持,我們才能更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與困難。

我的故事

去年夏天,我突然感覺胸口悶痛。起初,我沒太在意,以為是天氣炎熱導致的。可過了幾天,症狀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愈發嚴重。我意識到不能再拖延,便趕忙去了醫院。

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告訴我患上了冠心病。聽到這個消息,我心裡難免有些緊張。但我清楚,不能讓自己陷入恐懼與絕望。於是,我不斷告訴自己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住院期間,孩子們都放下手中的工作趕了回來,日夜陪伴在我身邊。他們輪流照顧我,變著法兒地給我做可口的飯菜,幫我洗衣服,每天還會為我按摩身體,緩解我的不適。看著他們忙碌又疲憊的身影,我心裡滿是感激與溫暖。我深知,自己不是一個人在對抗疾病,而是有家人堅定的陪伴與支持。

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和調養,我的身體逐漸康復。出院那天,孩子們早早地來到醫院接我,我們一起回家。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我擁有健康的身體,有家人的陪伴,還有對生活滿滿的熱愛與期待。

結語

現在,我已經完全康復,又回到了從前簡單而快樂的生活。每天清晨,我會和老夥伴們一起去公園散步、打太極,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感受著清晨的陽光;下午,我會坐在書桌前練習書法,沉浸在筆墨的世界裡;晚上,我會和孩子們視頻聊天,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享受家庭的溫馨與歡樂。

回首過往歲月,我感慨頗多。我深刻地認識到,老人最惜命的方式,不只是鍛鍊和睡覺,更在於保持樂觀的心態、保持對生活的熱愛以及保持與家人的親密。這三點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們讓我們在歲月的流逝中,依然能保持生命的活力與意義。

我衷心希望,每一位老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珍惜自己的生命與健康。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擁有一個健康、快樂、充實的晚年更重要。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小麗娛樂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209/217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