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重大信號:四重威脅來襲

美國《新聞周刊》周一(2月10日)報導稱,儘管假日消費支出有所上升,但中國經濟仍處於嚴峻困境,正面臨四重威脅。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1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0.5%,升幅高於上月的0.1%,這是自去年8月以來的最大漲幅。然而,中國的通貨緊縮危機仍在繼續,加上國內消費疲軟、生產異常下滑以及最近美國徵收的關稅,給這個經濟巨人帶來了四倍的挑戰。

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製造國和最大的商品出口國,中國經濟的健康狀況對全球供應鏈和市場具有深遠的連鎖效應。

如果中國繼續陷入通貨緊縮的漩渦,中國低價商品湧入全球市場可能會給全球製造商帶來巨大的競爭壓力。作為世界第二大進口國,疲軟的中國經濟可能會削減對外國產品的需求,並使出口商失去一個關鍵的市場。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4%,從12月份的0.5%的下降中恢復過來,而1月非食品價格則上漲0.5%,升幅高於上個月的0.2%。核心CPI(不包括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行業)同比增長0.6%,增幅高於12月的0.4%。

與世界上大多數其他經濟體相比,通貨膨脹對中國來說是一種可喜的「解脫」,因為中國正努力擺脫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而通貨緊縮加劇中國的其他經濟挑戰。

除了通貨緊縮中國經濟還面臨哪些威脅?

消費

自新冠大流行以來,中國一直在努力應對國內消費疲軟,家庭因預期會面臨進一步的經濟挑戰而勒緊腰帶。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中國的國內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遠遠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

消費低迷,再加上消費者和企業信心疲軟以及房地產行業幾近崩潰,已促使北京方面放鬆貨幣政策,並採取各種形式的刺激措施,包括為公務員加薪和為購房提供稅收優惠。

生產

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和向全球經濟強國轉型的推動力,工業生產的任何放緩都是引起中國擔憂的重要原因。

英國路透社1月份援引官方數據報導,2024年,中國工業企業的利潤下降3.3%。這標誌著製造業利潤連續第三年下滑。

製造業活動也有所放緩,1月份最新的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49.1,低於50的榮枯分界線。這低於普遍預期,也是自2024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川普關稅

中國經濟面臨的最顯著威脅可以說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的關稅。儘管川普推遲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但對中國的關稅於上周生效。

儘管新關稅的預期影響推動去年12月份出口活動的意外增長,但川普的政策有望暴露北京方面對出口的歷史依賴,再加上國內消費疲軟,使中國經濟面臨更艱難的時期。

川普最近宣布對所有鋼鐵和鋁進口徵收25%的關稅,這直接影響到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和鋁生產國中國,使這些問題變得更糟。

人們怎麼說?

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師Xinquan Chen在周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1月份的價格上漲「主要是由於食品價格和旅遊相關服務價格的上漲,而農曆新年假期比以往要早。」他補充說,隨著季節性需求的消退,這種提振「可能會在2月份成為拖累。」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中國研究所主任曾銳生(Steve Tsang)表示:中國必須「大幅增加國內消費,這意味著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以及在社會支出方面的長期有保障的投資,這樣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才能放心消費。」

(示意圖)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FX168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211/2173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