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黃曉敏:聲援黎智英 抗議中共打壓新聞自由

作者:

黎智英早前申請陪審團審訊被拒,(27日)高等法院法官認為案件最高賠償金額低於300萬元,下令轉介區院審理,黎要支付是次訟費。資料圖片。(宋碧龍/大紀元

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是民主社會的基石,而在中國香港,這一基石正被中共政權無情摧毀。黎智英,一位堅定的新聞自由捍衛者,因其倡導民主與自由的立場,如今身陷囹圄,遭受政治迫害。這不僅是對個人自由的踐踏,更是對全球新聞自由的嚴重威脅。我們必須發聲,譴責中共當局對言論自由的壓制,支持黎智英及所有因捍衛真相而被迫害的新聞工作者。

黎智英與創辦的《蘋果日報》

黎智英創辦的《蘋果日報》曾是香港最具影響力的獨立媒體之一,以敢言著稱,致力於揭露政府腐敗、社會不公,成為香港民主運動的重要聲音。然而,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後,中共政權對香港的控制日益收緊,新聞自由首當其衝。《蘋果日報》被當局視為眼中釘。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政府以「勾結外國勢力」的罪名大舉打壓《蘋果日報》,最終迫使其在2021年6月停刊。

2020年8月,黎智英及多名《蘋果日報》高層被捕,報社辦公室被大批警察搜查,銀行帳戶被凍結,令媒體無法正常營運。儘管國際社會強烈抗議,中共當局依然一意孤行,企圖通過司法迫害,讓所有敢言之士噤聲。

中共打壓新聞自由的惡行

中共長期以來對新聞自由的打壓不止局限於香港,而是全球性的。它利用《香港國安法》作為打壓工具,將任何批評政府的言論視為「危害國家安全」,並以此名義拘捕異見者。在中國大陸,獨立記者、社交媒體評論員、異見人士被監控、拘捕甚至失蹤;在海外,中共通過經濟手段收買外媒、利用網絡水軍操控輿論,以影響國際社會對其統治的看法。

對於香港來說,新聞自由的喪失意味著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動搖。自由的新聞環境曾是香港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橋樑,而如今,香港的媒體環境已淪為「紅色審查」的重災區,媒體紛紛被關閉或自我審查,新聞工作者人心惶惶。

黎智英的堅持與國際社會的責任

儘管身陷囹圄,黎智英依然堅持信念。他在獄中通過律師向外界傳達堅定的信息:「自由的代價是高昂的,但如果我們不抗爭,我們將失去一切。」他的堅持不僅是對香港自由的堅守,也是對全球新聞自由的吶喊。

國際社會對此不能坐視不理。民主國家應採取更強硬的措施,包括:

1.對中共及香港政府相關官員實施制裁,凍結其海外資產,禁止他們進入民主國家。

2.向遭受迫害的香港記者及異見人士提供政治庇護,確保他們能繼續發聲。

3.支持香港及全球獨立媒體,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持,幫助他們繞過審查,向世界揭露真相。

4.向國際社會宣傳中共對新聞自由的迫害,提高公眾對香港現狀的認識。

結語:黑暗終將過去,光明必將重現

黎智英的遭遇象徵著香港新聞自由的衰落。歷史告訴我們,任何極權政權都無法永遠壓制人民對自由的渴望。我們必須繼續關注香港,繼續為黎智英發聲,讓中共當局知道,他們的暴行不會被遺忘,全球民主社會不會沉默。

黑暗或許會持續,但終將過去。黎智英及所有堅持新聞自由的人,正在為真相與正義而戰,我們應當與他們站在一起,直到光明重現的那一天!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226/218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