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王丹:民營企業的春天到來了嗎?

作者:
習近平在座談會上除了強調政府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不能變,也不會變」,並指出「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蹟,民營經濟功不可沒!」之外,他還重申了「兩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公有制經濟仍舊是排在第一位的重點,仍舊壓非公有制經濟一頭。這表明北京當局,說到底還是沒有把民營企業當作自己人,民營企業仍舊只是利用的對象,其地位取決於政府和國家對其索取多少的需求。

2月17日,習近平北京人民大會堂主持了一場高規格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旨在提振民營企業的信心。然而,會議並未提出新的政策主張,實際上,這就是一次具有「摸頭」性質的安撫會議,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內容。儘管如此,透過會議內容和出席人員的安排,仍可窺見中國最高當局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看法。

近年來,隨招數字經濟的崛起,民營企業成為推動中國科技進步和經濟轉型的中堅力量。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寧德時代連續八年位居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首位,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慧領域引發轟動,宇樹科技憑藉高性能四足機器人成為全球銷量領先者,韋爾股份的晶片產業發展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這些企業的成功顯示出中國經濟發展不可避免地要在戰略上,日益轉向重視和依賴新能源、智能製造和數字科技等創新領域。

然而,科技創新型經濟發展模式對社會和政策環境,以及法治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自由化要求。習近平在座談會上除了強調政府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不能變,也不會變」,並指出「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蹟,民營經濟功不可沒!」之外,他還重申了「兩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公有制經濟仍舊是排在第一位的重點,仍舊壓非公有制經濟一頭。這表明北京當局,說到底還是沒有把民營企業當作自己人,民營企業仍舊只是利用的對象,其地位取決於政府和國家對其索取多少的需求。

對此,企業界當然心知肚明,因此對於這次座談會是否代表「民營企業的春天已經到來」普遍沒有信心。對習近平這些表態的真誠度仍持懷疑態度。部分企業家認為,如果不能在法治建設和制度層面落實支持民企的政策,不能切實減少國家對私營經濟的干預,這些承諾可能只是嘴炮而已,都是空談。而以習近平的意識形態而言,放棄對民營企業的監管,給予其完全的信任,似乎並不可能。不要忘記,習近平在講話中也強調,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要「滿懷創業和報國激情」,還提出了五點要求,包括堅持誠信守法經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等。這些要求應當被解讀為對民營企業的進一步規範和引導,顯示出政府希望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同時,保持對其的掌控。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不要忘記,習近平在2018年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曾指出,針對社會上一些否定、懷疑民營經濟的言論,如「民營經濟離場論」「新公私合營論」等,這些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不符合政府的方針政策。然而,近年來,政府對民營企業的監管力度加大,部分企業受到嚴格審查和限制,導致企業界對政策走向產生疑慮。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如果沒有失去記憶力,都應當吸取教訓,不要因為這一次座談會上習近平說的一堆好話,而對中共重新開始產生幻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座談會並未邀請房地產行業的代表出席。這反映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問題已積重難返,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已被北京當局放棄。可以預見,未來,房地產行業在政策支持和輿論導向上將被邊緣化。

總的來說,儘管習近平在座談會上表達了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強調民營經濟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實際政策的落實和政府對民營企業的監管態度,仍讓企業界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要真正迎來民營企業的春天,需要在制度層面上給予民營企業更多的自主權和信任,減少不必要的干預,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否則,民營企業的發展可能仍將面臨重重挑戰,春天的到來或許只是鏡花水月。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304/2184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