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中共是怎樣發動內戰、打敗國民黨的?(上)(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08/2157194.html)
導讀:中共革命第二大階段的後期,就是眾所周知的國共內戰。在中國大陸所有的現代史教科書裡面,都明明白白白地寫著,是蔣介石和「國民黨反動派」發動了內戰,是中共「要和平、反內戰」,是中共為了解放全中國人民才「被迫」打的內戰,又因為中共們是要「解放全人類」的,所以它又將這一場內戰稱之為「人民解放戰爭」。
由於這一連串自相矛盾的彌天大謊,是中共用建國初期的大規模屠殺,其後不曾間斷的殘酷政治鎮壓,和它在新聞、出版、輿論乃至思想上的「鐵血專制」,強行「澆鑄」出來的;再加上毛澤東和中共在絕不准許任何人講真話的前提之下,只允許他們自己「年年講、月月講和天天講」;因而這個彌天大謊也就由於「戈培爾效應」,而變成了史實,更變成「真理」了。
然而,這卻是對歷史的一個徹頭徹尾的「栽贓」。
我們再來看以下的事實: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在毛澤東以延安總部名義發出第二、三、六號命令時,就已經以「為配合蘇軍進入中國境內作戰和準備接受滿州敵偽軍投降」的名義,命令原東北呂正操部、原東北軍張學詩部、原東北軍萬毅部、駐河北、熱河、遼寧邊境的李運昌部、賀龍所部、聶榮臻所部、現駐華北的朝鮮義勇隊司令武亭所部等,「立即統帥所部隨同八路軍和原東北軍各部向東北進軍」。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六日,毛澤東在不得不赴重慶談判前夕,決定立即「派千餘幹部由林楓率領去東北」,並擬定了「幹部先行,軍隊後行,以建立熱河根據地為軍隊大舉進入東北作準備」的策略。隨後,中共中央又命令李運昌部以配合蘇軍作戰為名,相機進入東北,然後命令冀、熱、遼軍區十六軍分區司令員曾克林配合蘇軍進攻山海關。更於八月二十六日命令山東軍區派出一個營的部隊,由呂其恩、鄒大鵬率領乘船從煙臺渡海,以試探武裝搶占東北的可能性。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九日中共軍隊呂其恩和鄒大鵬部於遼東半島的莊河上岸,占領莊河縣城,並向大連進發。中共冀東李運昌、曾克林部又在蘇軍默許下,於九月三日乘火車出關東進,於九月四日進入錦州,六日進入瀋陽。蘇軍遠東司令部為正式與中共「通氣」,於九月十四日派出烏茲別克上校,並由中共冀、熱、遼軍區第十六軍分區司令曾克林陪同飛赴延安。
一九四五年九月十四日晚至十五日上午,劉少奇與代表蘇軍元帥馬林若夫斯基的烏茲別克上校會談。烏茲別克上校公然違背美、蘇、中三國的協定,同意將山海關至錦州一線交給中共軍隊。劉少奇為抓住這一「千秋一遇」的歷史機遇,立刻派遣彭真、伍修權等與烏茲別克上校同機飛往東北。
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九日,中共中央遂將「要以二十萬大軍借受降而爭奪中原」的計劃,立刻轉變成為「向北發展和向南防禦以全力搶占東北」的計劃,並決定將長江以南的部隊撤往江北,將江北的部隊撤向山東,將山東、蘇北的部隊主力和晉、察、冀部隊一部立即派進東北。這才是毛澤東願意在「雙十協定」里寫上「中共同意撤出南方八個解放區」的「底牌」。中共十幾萬主力部隊與兩萬多幹部,又立即改稱為「東北人民自治軍」,他們扔槍械,穿便衣,走小路,水陸兼途,馬步兼程地開始了強占東北的急行軍。至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底,中共軍隊已有十一萬多人搶進了東北。先後搶進東北的中共中央委員,包括候補委員就有二十餘人。林彪被任命為東北地區的最高軍事指揮員。
一九四五年十月上旬,當中華民國政府按照中蘇雙方的協議,決定派出政府官員進駐東北時,十月四日,中共東北當局曾密電中共中央稱,蘇軍向他們表示「已下最後決心,此間家務全部交我」,即把蘇軍在東北繳獲的所有日軍裝備全部交給中共。至十一月下旬,中共出關軍隊已經從蘇軍占領的原日軍倉庫中,取出了十萬枝槍和三百門大炮。至此,中共終於因蘇聯對中華民國政府的背信棄義,而搶進了東北,並且立即得到了大批的軍火物資。
一九四六年六月,已經搶進東北的中共軍隊又改名為「東北民主聯軍」,總兵力已達二十七萬多人。他們在蘇聯的支持下,不但接受了大量的現代軍事裝備,而且收編了三十萬原漢奸軍隊,留下了八千侵華日軍,以補充他們這支旨在中國打天下的隊伍。這對於提高中共農民造反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和現代化作戰能力,均起到了巨大作用。
上述事實確已證明,內戰早已開場,大戰更無可避免。在對日抗戰中養精蓄銳八年的中共賣國軍隊,終於懷著他們早已鐵定的打天下決心,在蘇俄的陰謀支持下,搶奪了祖國的東北「寶地」。如果開一句歷史的玩笑,就是:一場由史達林改寫的,「由蘇軍引共軍入關」,而奪取中華民國江山的新編歷史劇,就要在萬里狼煙中上演了。
第四、中共一再地破壞中華民國的憲政建設,為打贏內戰廓清了道路
大家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人類的破壞是空前的。雖然我們是一個大國,而未陷入「覆巢之下無完卵」的境地,但是,日本長達十四年的侵略,尤其是八年全面侵華戰爭所帶來的極大破壞,亦同樣使她滿臉是淚,渾身是血,遍體鱗傷。此時此刻,任何一個愛國者,愛民者,或曰任何一個有著起碼的良知者,都不會、也不願意在這一場人類浩劫剛剛結束之時,為了一己的私慾而立即開啟一場內戰,使得正在痛定思痛的人民又陷入痛上加痛的更加悲慘境地。
我在前面已經說過,當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中國國民黨和蔣介石先生本人,由於在抗戰期間就開始了對戰後民主憲政的準備,並公告要在戰後一年召開「制憲國民大會」,因此,如無其它特殊的原因,戰後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建設非但應該能夠順利進行,而且中華民國民主憲政建設的成功,即軍政、訓政的結束,和還政於民的實現,也就完全是可能的。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由於中華民國政府、中國國民黨和蔣介石先生本人,對中共持續八年假抗日、真擴張的賣國行徑了如指掌,又對中共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夜起,就立即發動了內戰的行徑歷歷在目,因此,倘使說中華民國政府、中國國民黨和蔣介石先生本人竟絲毫沒有一舉解決中共叛逆的願望,非但不符合事實,而且也不盡乎情理。國民黨政府在不得不打的情勢之下,也只好打打談談,甚至在忍無可忍之時,亦想一舉殲滅中共以「絕我民族大患」的事實,恰是這種心態的說明。
但是,中華民國政府、中國國民黨和蔣介石先生本人,基於國家人民最基本的福祉,為了避免內戰和利於戰後恢復,曾對中共一再地作出了讓步。他們主動地和一再地邀請中共和談、協商,主動地和一再地籲請國際社會調停和幫助,甚至數度對中共虛位以待,直至做出種種過份的退讓,無非是希望中共能夠罷兵休戰,以共同參預戰後的中國民主憲政建設。
然而,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共借爭奪受降權而發動內戰、搶占東北的一再容忍,中華民國政府為邀請和等待中共參與國家憲政建設所做出的種種讓步,非但只能使得已經發動了內戰、並已經搶占了東北的中共胃口大開,而且,更為這一夥二十餘年來一直夢想要顛覆中華民國的「馬列子孫」,一次又一次地送上了天賜良機,直至造成了戰爭利於他們時,他們就公然撕毀協定,大打出手;戰爭形勢一旦不利於他們時,他們就虛與逶蛇,高喊「和談」,以積蓄力量,伺機反撲。從而一再地造成了它們在內戰中的優勢,為它們終於打贏這場內戰,贏得了時間和機遇。
也許有人會說,中共也曾在抗戰勝利後高喊過「和平民主新階段」的口號;也許還有人會說,中共曾經反對過內戰,要求過和平,甚至於有過要求建立「聯合政府」的願望和設想。或許,這都是「事實」。但是,真正的事實是,它們不過是中共所慣用的「革命的兩手策略」罷了。因為,中共如果是真心要和平、反內戰,是真心要在中國實現民主的話,那它就非但不會反對和破壞戰後中華民國民主憲政的建設,而且只會積極投身這一建設,更不會將中華民國於戰後所一再推進的憲政建設,當成他們數度發動和擴大內戰的「戰機」。
那麼,中共究竟使用了哪些手段,來破壞戰後中華民國憲政建設的呢?
一、中共破壞雙十會談和雙十協定
首先,雙十會談的起因來自國民政府和蔣介石本人。蔣曾於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一日之內,就連續向毛澤東發出了三次和談的邀請。二是蔣介石因毛澤東「顧慮安全問題」,而親自敦請美國大使赫爾利親赴延安陪同毛澤東同機往返重慶和延安。三是史達林亦因蔣介石的請求,而於八月二十日致電毛澤東,要他赴重慶談判。然而,如我前面所說,毛在臨赴重慶前向其黨人發出的指示,便是「繼續發動攻勢」,毛更在和談結束剛剛回到延安時,又馬上向他的軍隊發出了「立即向蔣管區發動進攻」的命令。毛澤東何有絲毫「談和」的誠意?還是他自己說得好:「這一次我們去得好,擊破了國民黨說共產黨不要和平、不要團結的謠言。」這才是毛的真心話,因為他要欺騙國人的目的達到了。
二、中共破壞政治協商會議
政治協商會議前後,正值中共搶占東北和必須鞏固東北之時。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了對東北局的指示信。該信指示說:「我黨現時在東北的根本任務,是建立根據地,是在東滿、北滿、西滿建立鞏固的軍事政治的根據地……在一九四六年內,必須完成初步的可靠的創建工作。否則,我們就有可能站不住腳。」由是可知,彼時彼刻,中共參加政協會議是假,而建立鞏固的東北軍事政治根據地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