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1.0的時候,第一次正式出國訪問的機會,給了沙特阿拉伯,現在川普2.0,第一次正式出國訪問又是給沙烏地阿拉伯,可見,在川普心中,中東地區的沙烏地阿拉伯在他的戰略觀點中有足夠分量。
先來講一下美國大戰略的一個基本原理。容我引用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的一本經典級著作,《大棋盤》。
1)美國的戰略目標,經常是,應該永遠是,維持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所以要阻止任何挑戰者的出現。
2)從地緣政治結構看,美國是海權國家,她的潛在對手將是歐亞核心大陸,所以,美國的戰略是阻止俄國與中國的結盟。
3)歐亞核心大陸的外圍,在西邊,可以支持法國與德國的親善,但是不要讓他們結盟,因為歐元的出現會威脅到美元的霸權地位。
4)在東邊,中國與日本一直有矛盾,美國讓他們有矛盾就好,不要讓他們開戰,因為一旦中日爆發戰爭,一定會打到有一方認輸為止,輸家向贏家臣服的結果,由於中國人與日本人的生命力都很強,整合起來的力量美國將難以對付,所以,美國不樂見中日開戰。
5)剩下就是中間地帶的中東地區,美國應該退出來,讓潛在對手的歐洲,俄國,中國,印度,進來這裡互相角逐,互相消耗,美國坐山觀虎鬥就可以了。
這一套戰略原理,到了川普2.0,有了新的內容。我先講兩點。
第一,川普希望沙烏地阿拉伯能帶頭增加石油生產,讓油價下跌,跌破50美元,進入川普1.0的時候的油價區間,就是40美元到50美元。
這一來,通膨數據將會明顯下降,有利於美國聯準會的降息操作,然後,這會進一步拉低美國公債的殖利率,減輕聯邦政府的利息負擔,同時也會把美元指數拉下來,有利於美國的出口。
所以,在川普推關稅的時候,會希望沙烏地阿拉伯在石油生產方面能配合,讓油價的下降可以抵銷關稅對物價的衝擊。
第二,美國要改變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要推動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正式建交。他們兩個國家有一個共同敵人,那就是伊朗,而伊朗的背後是中共。
美國的戰略對手,現在是中共,中共現在的小弟,美國全部要對付,特別是俄羅斯與伊朗。川普與金正恩會談過,有把握把北韓拉過來,剩下的一個就是委內瑞拉。美國準備對委內瑞拉與俄國,還有伊朗,推動「二級制裁」,就是如果其他國家向這幾個國家買能源產品的話,美國要加懲罰性關稅20%或更多,針對的,其實還是中共。
川普上任之後,推動的地緣政治議題,例如結束烏克蘭戰爭,還有推動中東的和平架構,都是將來要集中力氣,來對付中共。
以上兩點考慮可能可以說明美國與烏克蘭簽了協議,搞定了烏克蘭之後,川普才正式出國訪問,而且第一站就是/又是沙烏地阿拉伯。
如果油價將來真的降下來,投資人可以關注油價下跌的受惠產業,例如海運,航空,物流,還有一些石化產業。
吳嘉隆:川普第一次正式出國訪問,又是去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