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中國遊客分享了自己在新加坡旅遊時的尷尬經歷,稱自己在酒店房間裡吃榴槤,直接被罰了200新幣(約1100元人民幣)。
網友們都炸了——榴槤而已,至於罰這麼狠嗎?
據該女生表示,她在去新加坡旅遊前已經做了些了解,知道那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對於不文明行為有著嚴格的處罰。
然而,當她和朋友在街頭看到售賣榴槤的小攤時,由於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品嘗,便決定將其打包帶回酒店。
儘管在計程車上,她已經儘量將榴槤包裹得嚴嚴實實,以避免味道散發出來,但還是沒能逃脫酒店的「嗅覺偵查」,最終收到了1000元(200新幣)人民幣的罰款。
她隨即向酒店表示了歉意,並得知其他酒店對於此類行為的罰款甚至高達500新幣。
酒店工作人員解釋稱,榴槤的味道極為濃烈,需要找專業人士進行空氣清潔,而且房間可能因此好幾天無法住人。因此,這筆清潔費並非無的放矢。
上述女網友並不是個例,去年就有位中國妹子在聖淘沙W酒店偷吃貓山王,差點被罰500新幣(約2700元人民幣),還好酒店念在初犯,放了她一馬。
更早之前,還有遊客因為把榴槤帶進房間,直接被警告「再犯就罰款」,嚇得連夜把榴槤扔了。
不僅如此,新加坡的法律和公共運輸管理條例還明確將榴槤列為禁止攜帶上車的物品。建議在新加坡購買榴槤後直接在攤販處食用,或使用密封包裝妥善處理,避免觸犯當地法規。
為什麼新加坡對榴槤這麼嚴格?
1.味道太「霸道」,榴槤的氣味能殘留好幾天,甚至滲透進地毯和窗簾,酒店得請專業清潔團隊處理,費用自然高。
2.影響其他住客,很多歐美遊客完全受不了榴槤味,投訴率超高,酒店乾脆直接禁止。
3.法規嚴格,新加坡本來就是「罰款之城」,地鐵吃榴槤罰500新幣、光膀子罰2000新幣,酒店自然也不例外。
除了榴槤,這些食物也「高危」!山竹,汁液難清洗,部分酒店直接拉黑。螺螄粉,味道「殺傷力」不輸榴槤,有遊客吃一碗被投訴到換房。
泡麵,某些高端酒店嫌味道low,偷偷吃可能被警告。
有網友表示,不止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多數酒店房間內禁止吃榴槤。
還有網友表示,去旅遊之前應該查一下忌諱。
遊客該怎麼避坑?Check-in時問清楚,很多酒店會在入住時提醒禁帶清單,別等罰款了才後悔;去榴槤攤現吃,新加坡滿街都是榴槤檔,當場吃完最安全。
下次去玩,記得先做功課,別讓「水果自由」變成「罰款警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