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中兩國防長通話 聚焦南海與台灣問題

作者:

美、中兩國國防部長6日進行通話。(RFA製圖)

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與中共國防部長魏鳳和6日通電話,根據美方釋出的新聞稿指,美方關切中方在南海與台灣問題破壞穩定表達關切;而中方透過新華社發出的新聞稿指,美方對中方「污名化」等問題表達中方原則立場,要求美方要停止錯誤言行。

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聲明指出,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 T. Esper)呼籲中國在疫情問題上提高透明度,並且對中國在台灣和南海附近破壞穩定的活動表達關切。美方並呼籲中共履行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原則下的國際義務。埃斯珀表達中國遵守國際法、規則和規範,並履行其國際承諾的重要性。

聲明稿指,埃斯珀強調他對美中防務關係的優先順序,重點將放在預防和管理危機、降低風險以及在兩國共同利益的領域開展合作。

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 T. Esper)呼籲中國在新冠疫情問題上提高透明度,並且對中國在台灣和南海附近破壞穩定的活動表達關切。(路透社圖片)

兩位部長一致認為,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和發展危機溝通和降低風險所需系統的重要性。美國和中共之間建立建設性、穩定和以結果為導向的防務關係的原則。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霍夫曼(Jonathan Hoffman)受訪時提出,埃斯珀仍然希望今年年底與魏鳳和舉行會晤。埃斯珀上個月也曾提出訪問中國的意願。

至於中方透過官媒發布的聲明表示,魏鳳和就南海、台灣、美方對中方「污名化」等問題表達中方原則立場,要求美方要停止錯誤言行,加強海上風險管控,避免採取可能使局勢升溫的危險舉動,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埃斯珀說,在兩國關係緊張時,兩軍要保持對話磋商,管控危機,防止誤判,降低風險。

中共釋出「免戰牌」美外交與國防戰略節奏一致

台灣國防院副研究員蘇紫雲解讀美中兩國防長的通話認為,應該要回溯中共外交部長王毅日前接受新華社專訪所強調的:「要避免對抗,暢通渠道,坦誠對話,拒絕脫鉤,保持合作。」外界多認為這是「戰狼外交政策調整」。

蘇紫雲認為,王毅的談話很明顯是對美國發出「免戰牌」,希望跟美國保持經濟上的掛鈎,希望跟美國經貿上的合作,雙方有坐下來可以溝通的機會。「兩國國防部長的談話,很清楚地相對於中國外長王毅的談話,魏鳳和的談話硬中帶軟,他還是想甩鍋給美國,指出美國在印太區域這裡的活動,才是所謂區域不穩定的主因,但是,這是倒果為因的說法。」

中共國防部長魏鳳和(路透社圖片)

蘇紫雲說這其中衍生出的另一個觀察,特別以北京大學「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而言,可以顯示中共在採取外交或安全行動前鋪了許多哏。從今年五月開始「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單方面釋出美軍活動的訊息,營造美軍是在南海不穩定的因素。

蘇紫云:「把南海不穩定的緊張態勢,企圖嫁禍給美軍,塑造美軍為『麻煩製造者』的角色。接著3個月左右時間,都被中國的外長跟防長間接地用來指控美軍一個依據,這是整套的大外宣。可惜從國際輿論跟各國的反應看來,中共的甩鍋做法或是戰略洗腦的方式應該是失敗的。」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7月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就曾經引用相關數據指稱,「今年上半年,美軍機在南海活動多達2000多次。」

蘇紫云:印太戰場主賴科技戰非地面戰美打破「懼戰」迷思

對於美國日前主動公布,從加州向太平洋海域試射一枚未安裝核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明確指出,美國該與中國戰鬥時不會畏戰,並要確保美國要戰就要贏。

蘇紫雲分析,過去美國是所謂的「戰略模糊」,這是比較建制派的說法,也就是90年代美國對華政策20年之間的遺緒,對於中國崛起抱持耐心看待的角色,2017年逐漸轉變。蓬佩奧尼克森中心的演說就是外交上的宣告,美國國防部長的談話就是一個很明確的戰略訊號。美國有決心、有意志保護盟友的安全跟承諾。

蘇紫云:0636「美國不會掉進越戰的迷思『懼戰』,國內的問題可能會變成美國擔憂的部分,現在印太區域戰場的環境其實不同于越戰、韓戰、阿富汗戰爭地面作戰,而是海空軍戰場。」

蘇紫雲認為,海空軍戰場主要依賴科技,最重要是美國國防部長的談話,這代表在外交與軍事上已經採取同一的節奏跟戰略,這一點北京要慎重地思考。

台灣國防院副研究員蘇紫雲解讀中國釋出「免戰牌」美外交與國防戰略節奏一致(RFA資料圖)

張延廷分析中共具內線作戰優勢美武器、精準度領先

台灣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接受本台訪問時分析,美國秀肌肉是「鬥而不破、競而不破」的招式,美國在這邊具有領頭羊、領導地位、區域安全的主角無可厚非。恰如其分、適可而止,這樣就能「雙贏」。

張延廷:「他希望』不戰而屈人之兵』,但是現在中共大了,他在亞洲地區想當很有份量的領導者。美國在『第一島鏈』有他的利益。兩個是不是會對撞?彼此都要理性、稍微冷靜下來看這問題,對立升高會『雙輸』。」

在美中防長通話聚焦在南海與台灣問題,今年五月退役前,曾是空軍最後一位曾飛進中國大陸偵照的飛行員張延廷分析,中國有其地理位置優勢,畢竟「敵遠我近」,在中共的家門口。再者,他有「火力集中」、所謂的「內線作戰」優勢,他可以由內往外攻叫做「內線作戰」優勢。

張延廷:「對美國是『敵近我遠』,美國的武器、精準度、美國太空人造衛星定位的能量超過中共。雙方互有優劣、不能說誰有絕對優勢、沒有!兩方都有相對的優勢。所以這樣來想變成『兩敗具傷』。」

張延廷分析,現在戰爭是「兩快一慢」,「一快」是如果來的話會很快、突如其來,所以「首在決勝、遠在速勝」;另「一快」戰爭節奏很快,開始之後後面節奏會很快,他奪取制空權、制海權,飛彈的精準攻擊非常快。「一慢」就是戰後的平復、創傷的平復是很慢的,所以他再三呼籲,現在戰爭不要輕易爆發。等到11月美國總統大選後,由新總統決定,現在就要降溫,不要升高對立、衝突、爭端。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