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過了65歲後,經常散步究竟好不好?提醒:先要注意這3點

走路是我們從出生開始,就要學會的生活技能,直到我們走不動了,而散步也被稱作是走路的一種方式。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長壽運動中,更是有走路的一席之地。

可在現代社會中,卻有人聽說年齡越大越要少走路,因為走路會傷膝蓋,哪怕散步也是如此。

過了65歲後,經常散步究竟好不好?

先來為大家解答上面所說的散步傷不傷膝蓋,可能很多人認為走路傷膝蓋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膝蓋磨損力越來越大,即便是走路也會傷害關節。

其實,這是錯誤的看法,在多項研究中證明,適度走路不僅不會對膝蓋節或者膝蓋造成壓力,還有利於增加膝關節的力量,以及周圍組織的韌帶功能。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有益無害的,只不過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散步也有講究,你需要注意這幾點。

不要過度散步:

都說運動越多越好,事實上,這句話是悖論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個度,散步也是如此,當超過機體可以承受的範圍,不僅不能保護膝蓋,還可能會加速膝關節的老化、磨損,那麼就真的有可能出現關節炎了。

所以,一旦你在走路過程中出現腿疼、膝關節疼、再也沒有多餘的力氣繼續往下走,那麼就說明身體真的到極限了,要坐下來休息休息。

並且,按照2022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標準,每天每人走路步數要達到6000步,且要求是中等強度,能夠走到微微出汗的地步。因65歲以上的老人需要注意心肺功能等,要想達到健康的程度,那麼每分鐘的心率不要超過120次,對健康最有益。

散步,分時宜:

若你喜歡散步,可以選擇餐後、飯前,但對於血壓高的人群,儘量不要在早上空腹下去散步,可能會出現低血糖低血壓的危險。

散步,不要彎腰:

腰彎駝背的散步方式,只會增加脊椎、頸椎的壓力,為避免日後駝背、身高縮短,走路方式上要警惕,走的時候也要儘可能地端正,讓脊椎與腰椎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全身屬於相對放鬆的狀態,是很好的走路方式。

對於有頸椎病的人群來說,也是能夠緩解病情的。與此同時,在走路過程中,儘量不要用後背去背重物,因為這會讓膝蓋承擔的壓力過大,對膝關節不利,以輕鬆的狀態為主即可。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爆炸營養彭鑫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