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吳慶光教授:講一味藥,黑豆,其實是很厲害的補藥,可以多吃!

在宏韻中醫出診的吳慶光教授說,談到黑豆,大家都不陌生。在中醫界流傳著一個說法:補藥一堆,不如黑豆一把。

黑豆被譽為「腎之谷」,其黑色符合腎臟的屬性,具有補腎益精、利水消腫、解毒排毒等多種功效。

黑豆尤其擅長補腎,它的妙處在於既能補充腎精,同時也能排除腎臟中的濕氣,補而不滯。

清末醫學家張山雷曾讚嘆:「黑豆專補肝腎真陰,是養陰無上的妙藥。」

吳慶光教授表示,那些總是口腔潰瘍,特別是熬夜後潰瘍就會出現的人群,很可能是因為陰虛導致虛火上炎。黑豆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當腎臟中的濁水不能通過小便排出時,身體會出現浮腫。

這時,可以通過食療來進行調理,多吃黑豆。

黑豆肉呈青色,根據中醫理論,青色入肝,而肝臟能夠解毒排毒。黑豆具有解毒功效,對於肝臟功能不佳或體內毒素積累較重的人尤為適用。

黑豆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補腎的功效能夠得到增強。考慮到藥物配方的複雜性和不便性,吳教授分享了幾個常見的食療方法,讓人們在家中就能輕鬆調理身體:

食療方

01、黑豆水

做法:取半碗黑豆,加入兩碗水,用中火煮10分鐘,只喝豆水即可。

功效:清熱去火。

02、醋泡黑豆

做法:用小火炒熱黑豆,散發出豆香並微開黑豆皮,冷卻後裝入玻璃罐中,加入陳醋泡一周。泡黑豆的醋不要丟掉,可以飲用,也可加入蜂蜜製成蜂蜜陳醋水,適用於上熱下寒、陰虛體質的人,具有引火下降的功效。

功效:養肝腎、降血糖、烏髮、明目、固齒。

03、三豆飲

做法:將綠豆、赤小豆、黑豆以1:1:1的比例混合,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後轉小火慢煮1個小時,待豆子開花後加入冰糖繼續煮5分鐘,放涼後連湯帶豆一起食用。每周可飲用2-3次。

功效:具有解暑清熱、祛濕補腎的功效,適合夏季,尤其是三伏天。

吳慶光教授說,適宜的人群包括:

1.骨質疏鬆的老年人:黑豆補腎固腎,能改善骨質疏鬆;

2.發質不好的人:黑豆補益腎陰,可以改善發質;

3.經常熬夜、容易失眠的人:失眠的根本原因是陽不入陰,黑豆具有收斂浮陽的功效,可以改善睡眠問題。

吳慶光教授指出,不適宜的人群包括:

1.身體虛弱、消化不良的人:黑豆具有內收內斂的特性,可能會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狀;

2.正患感冒或月經期間的人,以及患有子宮肌瘤的人:黑豆性質偏寒,可能會影響身體的康復;

3.患有腎病實證的人,如腎囊腫、腎結石、痛風患者,不宜過量食用黑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阿力愛養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