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杜耀明

杜耀明:德勤 畢馬威這招 明顯是被香港國安法逼的
2024-03-29

過去一兩年,香港股市減值近半,至今低迷不起,經濟復甦亦欠缺推動力,除了移民者眾,不少跨國公司不是遷離香港,調走員工,就是縮減規模。以日資為例,在新加坡投資增加三成,在香港則不升反降,但經濟下行無礙北京進一步收緊香港政策,正如《華盛頓郵報》指出,反映香港正仿效中國模式改造自己,施政以政治掛帥,偏重國家安全多於自由開放、經濟繁榮。一個政府不怕經濟搞爛,也要加強國安立法、嚴防民間活動,外商今日無法改變它的決心,誰有信心日後有好日子過嗎?

杜耀明:23條確立了香港經濟金融遺址地位
2024-03-22

第二度的國安立法實施後,中港的公權力制度進一步靠近,亦與民主國家進一步分開。歐美陣營國家一是關注國安法涉及的關鍵內容如「國家秘密」、「境外干預」等,定義空泛,導致犯禁界線不確定,二是擔心當局執法權力過大(如可延長拘留時間、禁止會見指定律師),削弱受查者的應有權利,影響他們的國民在香港的活動範圍和法律保障。

杜耀明:國安手術快速行軍 香港內卷宿命難逃
2024-03-15

面對國安立法,外國政府最關心自己國民有否足夠的法治保障,外商則特別留意在香港從商會否誤墮法網。他們不外期望國家安全的觀念有清晰明確的說明,個人權利得到充分保障,以免要遭到刑罰對待。特區當局如能實事求是以理服人,不僅有利穩定外商的信心,也能展示中國對外的包容開放,有理有節,也可趁機修補與西方國家的關係。

杜耀明:繼《1984》之後 港共又一傳世金句
2024-03-08

莫名其妙是,特區當局未來五年均會發行債券,總值達到6200億港元,連同過去政府欠債達到8000億元左近。到了2028至2029年度,特區當局的還債開支高達1078億港元,但扣除這筆龐大開支後,政府仍有652億元盈餘,原來秘訣在於還債的同時繼續借債950億元,否則財政赤字應該超過300億元。根據陳茂波樂觀估計,通過年年舉債,五年後香港財政儲備仍然有8300億港元,但扣除欠債數目,即使不計利息,也只剩下300億元左右,不夠支付特區十三日的公共開支。

杜耀明:中國經濟不知去向 財政預算畫餅充飢
2024-03-01

國進民退政策下,科網巨企受到嚴密管控,國有企業生產效率雖然較私營企業低,卻擔起主導經濟的角色,生產效率可以升到哪裡?其三是國家安全意識升高,意識形態掛帥下,規管無處不在,私人及外資企業的走向,以至個別企業高管的表現,都受到官方監視及控制,國家非常安全,卻難免窒礙企業創新及市場競爭,束縛創造財富的原動力。

杜耀明:施政危害國安官員無罪 立法拉闊官民權力差距
2024-02-23

《國安法》是授權官方超大權力,不必計較針對的對象及行動是否一定或者有頗大機會引起國安風險,只要認定有可能出問題,即使機會不大,都可以一概趕盡殺絕。因此,政府取締的範圍不止於帶有暴力的反政府行動,也包括那些不暴力但被視為有意圖煽動仇恨政府的行動,否則任其發展下去,有可能(雖然不一定)演變成暴力對抗,所以政府需要先發制人。

杜耀明:國安法若人權不合格 香港將告別國際城市
2024-02-16

當國家根本制度受到批評,如社會主義有礙經濟發展(如國進民退的政策)、一黨專政不利政通人和(如「清零政策」),或者有報導指出中聯辦在港大量投資物業,又或者不滿「完善」後的選舉制度是政治歧視民主派,這些評論和報導或者政治不正確,但顯然屬於「關乎公眾利益的資料」,有助發掘真相,推動社會進步。問題是,當局會否視之為帶有煽動意圖的行為?

杜耀明:言論自由不設防護欄的國家安全立法
2024-02-09

兩位特區高官近日敬告傳媒,小心因報導香港的流亡海外人士的言行,或者批評政府時「加鹽加醋」而惹上煽動官非。前者是將受訪者主張看作傳媒的立場,新聞報導貶為政治鼓吹,後者視嚴厲批評如洪水猛獸,必須嚴刑峻法伺候。兩者不約而同,將言論自由壓在《國安法》的五指山下。

杜耀明:國家安全本地立法,徒勞無功還是多此一舉?
2024-02-02

時移世易,二十年前,議會、民意、公民社會三條戰線,政府都要努力經營,寸土必爭,政策才能成功達陣。但如今政府權傾一時,對三者都予取予攜,民間鮮有反對之聲,今次國家安全立法不外又一場早知結果的賽局。既然如此,走過這些程序,其實達不到爭取社會認同的原有目的,這是誰都明白的事情。

杜耀明:撥亂反正評級升等外資重臨 口號治港戰狼上身香港窮途
2024-01-26

戰狼上身,如政務司長痛罵評級機構穆迪,直斥其抹黑香港,更指是美國不斷尋找機會,透過香港,企圖壓制內地發展,只因為穆迪下調香港評級展望至「負面」,並指《國安法》和選舉制度「完善」後,降低香港對跨國企業的吸引力。不錯,破口大罵,便可避過穆迪提出那些投資者難以釋疑的問題,但看過官員的七情上面,跨國企業最後會相信穆迪的評級,還是官員的罵街?

杜耀明:台灣嚮往自由自治 脅迫統戰於我何加
2024-01-19

多年來的經濟禁運措施,促使台灣經濟走向貿易夥伴多元化,減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比起高峰期,台灣出口大陸占總值44%,如今下降至35%左右,繼續要脅下去,只會令更多台商離開中國市場,以減輕風險。同樣,大陸頻繁的軍事干擾行動,若不令人麻木,只會讓更多人會明白兩岸的不穩定,大陸是因不是果,民進黨強硬的兩岸政策更是別無選擇。

杜耀明:台灣人要選的是總統,不是親善大使
2024-01-12

台灣的民主體制開張接近三十年,政權屬於人民不屬於執政者,兩岸政策必須建基於民意支持。去年十一月底的民意調查顯示,支持維持現狀者高達92%,其中44.3%更主張永遠維持原狀,而維持現狀再走向獨立者有35.8%,維持現狀再走向統一者只有11.5%,反觀贊成立即統一者不到1%(0.7%)。換言之,兩岸統一沒有市場,連同慢慢統一的支持者計算在內,也只有八份一人口,因此候選人主張兩岸統一等於政治自殺。

杜耀明:台灣繁榮繫於融入國際社會,不是投靠中國
2024-01-05

北京國台辦的最新忠告是,台灣人須在「戰爭與和平」、「繁榮與衰退」之間作出正確的選擇。前者是威迫,後者是利誘。不過,北京的說法也變相承認,一直吹噓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台灣人毫無作用,只能訴諸實利,通過威逼利誘,將台灣綁上中共駕駛的統一列車。

杜耀明:台灣人的選擇是自由與奴役,不是戰爭與和平
2023-12-29

台灣人若接受「一國兩制」,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就可以免受大陸的戰爭威脅,但如此和平,代價正是放棄得來不易的民主人權,拱手相讓權力機構互相制衡的憲政制度,同時也難免步香港的後塵,成為自由之都的遺址,迎接威權主義重臨舊地。

杜耀明:國家安全頭號罪犯 香港人精神樑柱
2023-12-22

沙蘭斯基的政治犯經驗分享,黎智英視之為先行者肺腑之言。黎對中國的看法黑白分明,拒絕和稀泥,否則就如他所批評的西方國家那樣,過去二十多年來,只看重中國的經濟成長,卻不計較其崛起對普世價值的衝擊,直至近年才如夢初醒。他也同意基於責任的考慮,不會作任何讓步,因為讓步有一次便有下次,直至自己立場全面崩潰為止,同時很多人以他為榜樣,他退讓的話,其他人也會倒下,因此他必須堅持寸步不讓。

杜耀明:「完善」區議會不得民心 不合作運動重新出發
2023-12-15

不合作運動的根源不在民眾反叛,而在施政不得人心。當權者若不知反省懺悔,繼續背離民意民情,只會如區議會選舉一樣,被大多數人所唾棄。他們對政府不信任也沒信心,甚至不敢想像香港有美好的明天,不要說移民潮、生育率下降、本地消費萎縮、投資不振等等問題無從解決,簡單如「夜繽紛」也難逃無疾而終的命運。

杜耀明:追求不可能的掌聲註定落空:從周庭流亡到區議會選舉
2023-12-08

國安花了三年時間也無法提控,是起初執法判斷錯誤、調查能力不足、工作效率偏低,還是其他原因,外界無法知悉,但對於被調查的保釋人士如周庭,人生自由受到限制,長期活在徬徨恐懼之中,生命已脫離自己的掌控,而且並無了期,身心定必困擾,卻是不爭的事實。警方查不出結果,也不向公眾交代,更是欠周庭一個公道,欠社會一個解釋。

杜耀明:台灣民主無形制約 密室交易反悔有理
2023-12-01

這個閉門交易對柯文哲十分有利,但他卻不得不反悔,首先是因為民眾黨不能夠支持,也不可能支持,而沒有組織支持,柯不可能單獨參選,否則同等變節。民主體制下,政黨以政策主張、組織動員、政治選舉來建立實力,而民眾黨草創至今四年,取得國會議席不到5%(5/113席位),縣市長職位八分一(2/16席位),仍處於新生階段,需要繼續通過選舉逐步取得政治認同,鞏固群眾基礎及擴大影響力。

杜耀明:「愛國者」壟斷區選 投票率必創新低
2023-11-24

關鍵不在於政府是否信任他們,更在於市民是否信任政府。細看最新民意調查發現,特首及三位司長的評分者不及格,市民對特區政府不信任(34%)比信任(28.2%)的比例還高,要香港人信任三會,又從何說起呢?可見,七成人找不到投票動機。樂觀估計,選舉氣氛即使有如上次般熱烈(投票率70%),全港有七成「愛國」選民(占三成)投票,投票率也僅僅超過兩成。這樣就不難理解,政府近日擺出老闆對下屬的強勢,要求公務員都要投票,以示支持政府施政了。

杜耀明:中美立場南轅北轍拜習會談只求護欄
2023-11-18

中美兩國最高領導人舊金山會面,大家都不期望有何結果,但沒事好談卻又不能不談,反映雙方都感到眼下的中美關係異常緊張,問題無解,也需要通過接觸,加設防護欄,避免一發不可收拾的失控局面。美國最關注的,首先是地緣政治引發軍事衝突。北京派出解放軍,從海空兩路經常跨越台海中線,擺明是加強軍事...

杜耀明:中美立場南轅北轍 拜習會談只求護欄
2023-11-17

從實利到原則,中美之間共通之處不多,合作空間不大。這樣的關係,向前同行舉步維艱,但向後倒退的話,將是更難堪的動盪。所以,今次中美會談的目標和結果即使乏善可陳,卻是不能沒有,大家可趁此機會盤點實力、策略和形勢,後事如何,留待日後分解好了。

杜耀明:三項建議無助三大問題 金融中心難免走樣變形
2023-11-10

當香港對外關係的言行均須緊跟中國立場,也就難以取信於美國主導秩序的資本世界,日後與新加坡的較量,自然吃虧得多。但另一方面,對內的政治管控方法又靠近大陸那一套,直接貶損香港的國際特色,香港比起大陸主要城市再無絕對優勢可言,外商也無必要留在香港經營大陸業務。上下夾擊之中,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怎可以不走樣、不變形嗎?

慘!北京的三項建議,沒人買帳
2023-11-10

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在香港鄭重提出三項建議,以改進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過市場不賣帳,恒生指數回落點幾百點。市場反應負面,會否被視為軟對抗,不得而知,但毫無疑問,不僅是領導人出口術救港無效,中央是否有計策扭轉香港金融中心的頹風,也頓成疑問。中央領導人講話一般都絕對正確,不過一定對...

杜耀明:以後果猜測前因、憑直覺多於事實:一個國安法官的反智判決
2023-11-03

香港國安法官沈智慧對四名港大學生處以重刑,判監兩年,除了顯示她判案嚴厲,也反映她的無知。兩年監禁,是要懲罰四名被告大學生策劃並通過港大學生會評議會的議案,向襲警然後自殺身亡的五十歲男子梁健輝致意,並表示哀悼。這裡先不討論向蓄意傷人者致意及哀悼,是否等同「煽惑他人有意圖而傷人罪」,...

杜耀明:香港施政加強靠攏大陸 國際金融中心一去不返
2023-10-27

香港過往的繁榮,尤其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的確是北京難掩的尷尬。因為香港的成功,在於言論自由和法律制度有別於大陸,甚至可以比擬西方國家,對保護產權及經濟發展都有利,國際投資者也感到熟悉及有保障。相反,眼下香港,正如在港的美國總商會呈交的報告所指出,特區給人的印象是保全考慮高於一切,維護一國的措施侵損兩制的特色,國安法隱晦不明又欠缺指引,使投資者無所適從。

杜耀明:既設新制度排除異己,又要立民主貞節牌坊
2023-10-20

三個問題,當局只須放下身段,即可迎刃而解。市民看不到這樣的選舉有何意義,所以不投票,隨他吧;不相信區議會有公信力,隨他吧;不支持新制度而導致投票率低,也隨他吧,反正新制度下,最重要是所有議會席位都收歸「愛國」陣營,民主派在議會內的反對聲音則銷聲匿跡。

杜耀明:今年雙十演講 蔡英文沒喊口號 北京沮喪
2023-10-13

今次的「雙十演說」則改變套路,亮點落在台灣近年的內政改革成果及國際關係突破,而兩者的成功,都有賴於台灣的自由民主。蔡英文強調台灣的民主體制,展現人民之間的互相包容和尊重,因此社會上縱有不同的婚姻及家庭觀念,無礙通過婚姻平權的法律,而不同群體各有特殊利益考慮,也無礙社會通過理性討論和民主程序達成共識,讓政府推出年金改革、最低工資法、社會住房等等利民措施。

杜耀明:特區政府經濟功能報廢 領導班子須減一截人工
2023-10-06

香港當局的確無計可施,一來因為特區經濟已由中國經濟主宰,只能聽天由命,無可也無須作為。二來是特區領導班子或自我設限,不能與大陸競爭,不論跟深圳爭取港客消費,還是同大陸金融市場競逐外國資金,因為特區官員既然受命於中央,或需要孔融讓梨以示效忠。果真如此,香港特區當局已失去政府的經濟功能,而國安工作一直有大陸駐港公署分擔,因此其他不說,特區整個領導班子應該首當其衝,立即減掉一大截人工,才符合多勞多得的經濟原則。

杜耀明:香港式法治:政治執法寧枉毋縱經濟規管鬆散怠慢
2023-09-29

根據網媒《集志社》的調查報導,78間臨海獨立屋,起碼22間有僭建物,以增加樓宇面積,興建游泳池等,也有占用公地作私人用途。僭建者的所作所為,符合法官對黎智英違反租約的兩項定罪原則,一是隱瞞違反契約,二是行為目的是「自肥」或「自我方便」,即從中取利。其中屋主有身份特殊者,如全國政協委員之類,看來也該遭到法官對黎智英的同樣指責,批評他利用其地位令執法部門投鼠忌器、自我矮化,不敢突擊巡查,因此需要加刑。

杜耀明:搞活夜市笑中有淚 三座大山束手無策
2023-09-22

三大問題猶如三座大山,全面阻擋香港的經濟發展,但特區當局只選擇強力回應另一個問題—夜市消費衰頹,不外兩大考慮。一是無能為力,官方的說法,指香港的隱憂源於大陸經濟復甦動力不足、環球經濟欠佳、息口上升等等所致。其實更直截了當的說,就是香港對中國經濟的過度倚賴,一旦中國對內陷入難以自拔的經濟危機,對外與西方關係緊張,香港經濟亦難逃宿命,與中國同步下滑。

杜耀明:特區領導班子一夜露底 違反習總指示罪莫大焉
2023-09-15

這幫統治者的最大欠缺是常識和謙卑。暴雨肆虐不休,一般人最關心首先是這場罕有雨災對他們的安全威脅(如附近水浸及山泥傾瀉情況),以至生活影響(明早可否上班上課);二是知悉政府各部門的救援服務,有需要時查詢情況以至尋求幫助;三是讓市民參與,鼓勵他們向政府提供情況,並且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政府若能適時提供相關資訊,保持溝通渠道暢通,相信市民也會感到政府與你同行,共渡時艱。

杜耀明:英國議會指點迷津 台灣破解外交孤立
2023-09-08

英外交事務委員會的建議,正好點出台灣的亮點,如能好好把握,相信不單止英國,其他國家也會爭相效尤,加強結交。其他暫且不說,單是中文或國語教學,不要說取代遍布全球162個國家的五六百間孔子學院,只要美、英、加、澳、德、法六國齊齊棄中取台,也可為台灣在海外建立近二百個教育據點,說好台灣故事,而中共的海外影響也就此長彼消。

皆大歡喜,只有北京除外(圖)
2023-09-02

台灣富商郭台銘決定參選總統,宣稱要整合在野力量,以達到下架民進黨的目標,但立即惹起各方猛烈批評,指他敗事有餘,但郭台銘至今招架乏力,看來民進黨下不了架,下架的將會是他自己。郭台銘參選,形成四人角逐局面,情況並不獨特,過去七次台灣總統選舉只有兩次是一對一的較量,三名候選人以上曾有兩...

杜耀明:北京除外,郭台銘參選皆大歡喜
2023-09-01

儘管在野黨派整合不成而敗選告終,但郭台銘對人對己已經有所貢獻。民進黨固然多得他而輕易繼續執政,國民黨和民眾黨亦找到「歷史罪人」,為今次敗選負上責任,而郭台銘也生動演出自命救民於水火,卻難逃台灣人唾棄的一幕歷史劇,而斯人獨憔悴的,恐怕只有北京了。

杜耀明:武力威嚇台灣無感 「和平使者」不知所云
2023-08-25

離開台灣總統選舉只有四個多月,但北京寄予厚望的候選人並無起色,比起一直領先的賴清德,支持度落後超過百分之十。令北京失望的,不僅是反對黨的候選人不成氣候,而且派系林立,力量分散,同時他們對大陸關係的主張,始終不敢偏離主流民意而倒向北京。

杜耀明:「中國好,香港好」:經濟依賴大陸,衰退無路可逃?
2023-08-18

當中美貿易降格丶高增值產業受阻丶樓市危機不解,加上沒有統計數字但相信依然嚴重的年青人失業問題,若無法找到出路,中國將面臨三十多年未有之社會變局。但七月底中共政治局會議後,至今未見提出有效措施,以挽狂瀾於既倒,正正說明問題不僅僅是經濟下行,更在於當局欠缺排難解紛的應變能力。

杜耀明:鑑古知今,香港和復常的距離有多遠?
2023-08-11

六七暴動之後,嚴苛惡法如煽動罪及緊急情況規例條例亦備而不用,香港又回復一個自由之都。港英政府間中也有鎮壓公民活動,但並不多見。大部分日子,都讓不同政見通過不同渠道互相交集,或者互不存在。在不同的角落,有人宣傳「四人幫」的無產階級專政,有人闡述三民主義和反攻大陸,有人主張香港獨立,也有雜誌散播無政府主義思潮,或者大談托洛斯基的世界革命,甚至第四國際負責人香港也可找到,但這一切不礙香港的繁榮安定,反而兼容並包,逐漸成為香港人身份的一部分。

杜耀明:權貴浮詞不計社會成本 政治掛帥有礙經濟復甦
2023-08-04

目前加拿大、馬來西亞、澳洲、英國等地方放寬限制,爭取大量香港移民的經濟考慮。反觀特區當局「闊佬懶理」,不但任由人和錢不斷流走,更繼續政治掛帥,一齊從嚴,抹走兩制的本質差異。

杜耀明:何桂藍法庭答辯當頭棒喝 立法會初選案審訊錯重點?
2023-07-28

三位主審法官也正面臨考驗。怎樣判案,取決於法官選擇如何詮釋法律,即採取什麼政治道德原則,作為法律觀點的基礎*。到底是包容異見,廣納不同反對聲音和政治競爭,還是加強戒備,杜絕反對者於萌芽階段以保政權安全,將會決定法庭是否把政治要求等同致命要脅、否決財政預算等同濫權以至顛覆、製造政治僵局等同破壞政府運作等等。一念之間,一場不會發生的政治較量,又會否變成山雨欲來的顛覆大陰謀,很快就有分曉。

杜耀明:廣播規管雙重標準 「寧左勿右」弄巧反拙
2023-07-21

今次通訊局的建議,不外替「寧左勿右」行為又添一例。與公共圖書館把魯迅著作下架、政府全面扼殺立法會及區議會的直選丶官員批評報章文章及時事漫畫有煽動仇恨政府之嫌、發展局指責反對交椅州人工島填海項目是企圖抹黑等等如出一轍,新建議反映政府待人處事或自以為是,或怕惹禍上身,輕易上綱上線,以主觀想像的國家安全或政權穩定問題,作為言行的主要考慮。

杜耀明:香港人口下滑:國安法無法應付的「軟對抗」?
2023-07-14

歷年來,香港女性在香港以外地方所生的嬰兒,一歲前被帶回香港也為數不少(接近二千),但2019年開始大幅減少三分之二,除了疫情之故,2020年中實施《港區國安法》也許是另一阻力,值得繼續留意。至今,香港生育率不但追不上歐美國家,比起亞洲較發達地區,如日本、新加坡、台灣、韓國等等,由2019年仍稍高於台灣及韓國,變成包尾第一,顯然與過去幾年的移民潮有關。

杜耀明:輸入人才效果適得其反 全球通緝有助對抗遺忘
2023-07-07

,公告天下通緝他們,等於提醒他們萬勿回港,而沒有回頭路,他們更無後顧之憂,可以勇往直前,國家到時認為安全受到衝擊,特區政府難辭其究。公告一出,同時提醒八人切勿前赴或過境與香港有引渡協議的地方,也提醒收容他們的國家提高警惕,防範國安的長臂操作,結果是削弱國安的海外活動能力。

杜耀明:李家超「三個堅持」並不堅持的是些什麼?
2023-06-30

當特首說好香港故事的範圍只限香港、大陸和「一帶一路」,而香港應有的經濟角色逐漸失色,李家超的第一項堅持,即繼續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方針,相信也面臨重大的考驗。若說「一國兩制」未達目標,仍須努力,那豈不是說《港區國安法》之下,國家感到安全,但社會經濟卻今不如昔。又若說「一國兩制」就是如此,那麼第二次回歸至今,香港更全面背靠祖國反而經濟下流,不免令人對國家起疑甚至生厭。

杜耀明:當新世代個性解放遇上社會矛盾:中國專制政治的缺口?
2023-06-23

九十後新世代喝愛國主義奶水長大,一向標榜中國取得巨大成就,道路與別不同,其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舞台舉足輕重,更加重他們對國家的認同。因此面對不公平的經濟現實,至高無上、永遠正確的國家,自然被看成可倚靠的力量,以解決世代矛盾、對付資本惡行、修復市場偏失等等。不過,當國家對這些不公平的根源無能為力,甚至逐漸被看成是問題的一部分,過去對國家的熱切期望,只會徹底失落,甚至走向反面,嚴厲批評國家的不足。

杜耀明:從微觀個人進而宏觀社會:2019年反修例運動的歷史探討
2023-06-16

參與者角色的不同選擇和演變、五位參與者詳盡的親歷過程、今次運動的整體總結等等,都值得一讀再讀。其中一章談及受訪者對中港差別的反省,不少人指出中港分隔在所必須,否則香港信守的核心價值將無險可守,這正是起初「送中條例」挑起極大的民間恐懼和憤恨的根本原因,也有市民因此視此社會運動為生死攸關的一戰,言下之意,這關守不住,也許將失去一切。不幸的是,這一切已成歷史。

杜耀明:《榮光》無罪命不該絕傳承記憶對抗遺忘
2023-06-12

由禁「五一遊行」丶禁「六四燭光晚會」、禁「七一遊行」到禁《榮光》等,每一個新禁區都在提醒大家,香港的歷史從不同方面正被洗刷,今次禁歌更代表有人試圖扭曲歷史,將反修例運動抹黑,污衊成暴力的顛覆,無視警方以不成比例的武力鎮壓示威群眾、政府對民意無動於衷,也無視大部分香港人追求的只是真正的自治、真正的民主。

杜耀明:《榮光》無罪命不該絕 傳承記憶對抗遺忘
2023-06-11

反修例運動四周年,特區當局接續不斷的政治壓縮只會令人不能忘懷這段歷史,例如近日打算通過法庭禁制令,禁止抗爭音樂《願榮光歸於香港》的歌曲和歌詞以任何方法流傳,不僅香港式法治又見真章,更會引起另一次記憶與遺忘的抗爭。當局入稟法院的原因有二。一是該曲歌詞包含法庭裁定構成煽動的口號,繼續...

杜耀明:六四來臨,行兇者必須懺悔!
2023-06-02

六四是苦難日,顯露罪惡深淵,也展現救贖方向。今日香港時局艱難,支聯會遭瓦解,維園燭光給撲滅,不過六四悼念苦難,不論什麼形式,心念始終如一:六四來臨,行兇者必須懺悔!

杜耀明:禁書一味靠估 施政目中無人
2023-05-26

一個特首隻須開口「國家安全」,埋口「香港利益」,但可以不著邊際丶不講程序丶不理民意丶不顧實際丶不用問責,而一切政策卻可堅持錯誤到底,正是目中無人因此施政如入無人之境的新香港。

杜耀明:尊子政治漫畫無疾而忠 官員煽動市民不滿政府
2023-05-19

當局即使相信尊子漫畫的信息「失實、偏頗、污衊、誤導」,但牴觸了哪條法律?《國安法》生效差不多三年,若說違反了,根據何在?若有根據,過去三年,尊子天天在畫政治漫畫,何以不見執法,是誰人的錯漏?若說牴觸煽動法,那就更離譜了,因為該法從來有效,二十六年來,任由尊子不斷「煽動」市民,除了保全局長和特首難辭其咎,中央領導小組及相關部門看來也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