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何清漣

何清漣:美國「國家帳本」正在爆表
2021-10-01

美國舉債歷史雖然源遠流長,但二戰之後建立的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深刻地改變了美債的運作體系。美國國債之所以有國家、投資者願意購買,乃因美元是紙黃金、硬通貨,國債成為美國一把最鋒利的財政利器,從此,美國再也沒想過用本國的財政盈餘來消化國債,而是以美元來收割全球財富為其買單。問題是,2021年以來美國國債的最大購買者是美聯儲,終於出現用高通脹來收割本國民眾,其中中產受損最大。

何清漣:中國開徵房地產稅:保值品變為消費品
2021-09-14

美國「開國三傑」之一的班傑明·富蘭克林曾說過一句名言:「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稅收無法逃避。」 有心的讀者可以按照自己家庭年收入與房產價格做一估算,就明白自己將為房產這一消費品付多少「消費稅」了。此外,還得預預售屋地產稅會逐年調高,而房價政府也會按照有利於政府的方式調整。中國媒體只談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那是宣傳口徑規定它們只能如此,但中國公眾如果這時還只關心房價而對房地產稅抱僥倖心理,不做未來的家計預算,以為房產越多越好,那是對自己的錢袋不負責任。

何清漣:習近平的「紅色回歸」與培養「接班人」
2021-09-03

正確理解中共最新的敵情觀念:「美國正在對中國實施越來越嚴厲的軍事威脅、經濟及科技封鎖、金融打擊、政治及外交圍剿,正在對中國發動生物戰、網絡戰、輿論戰、太空戰,力度越來越大地通過中國內部的第五縱隊對中國發動顏色革命。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還要依靠那些大資本家作為反帝國主義、反霸權主義的主力、還在迎合美國的奶頭樂戰略,讓我們的青年一代失去強悍和陽剛的雄風,那麼我們不用敵人來打就自己先倒下了」

何清漣:拜登說「美國回來了」 無人認可
2021-09-01

前北愛爾蘭事務大臣歐文·派特森(Owen Paterson)更是稱,這是「自蘇伊士運河事件以來英國最大的恥辱」,並表示,西方「現在一團糟」。英國議會下院防務委員會主席托比亞斯·埃爾伍德抨擊拜登高調宣稱的「美國歸來」。「這是個諷刺。當我們被一個僅裝備火箭筒、地雷和步槍的叛亂組織打敗時,你憑什麼說『美國歸來』?」拜登確實多次在國際會議上高呼「美國回來了」,但盟友們覺得回來的根本不是過去那個美國。

何清漣:「喀布爾時刻」之後的世界局勢
2021-08-25

喀布爾時刻之後,世界經歷了一個星期左右的情緒劇變——美國國內對拜登政府的不滿、強烈批評,以及國際社會對美國的強烈不滿、鄙視、失望,二者匯成排山倒海的批評、指責。「美國真正的失敗在於其長期以來錯誤地認為可以通過武力促成有效的治理。阿富汗軍事干預後的混亂和撤軍後的混亂都源於同一個根本性錯誤——美國認為可以使用軍事力量來實現被占領國社會和政治的永久性變革。」

何清漣:美國撤退後,誰當阿富汗的接盤俠?
2021-08-25

按目前態勢,國際社會最後承認塔利班政權似乎不成問題,聯合國接納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作為成員國也沒有疑義。剩下的唯一懸念就是,大國當中誰是首個承認塔利班政權的國家?全世界齊刷刷地將「首承國」的重任放在中國身上,中國政府的表現也很符合世界期望。

何清漣:中國行業整頓的即期目標:脫虛向實
2021-08-13

如果對習近平過去幾年有關經濟的見解與說法有所了解,會發現這些整頓完全是習近平在貫徹自己的經濟思想,繼打擊中國金融大鱷、清理金融界之後,通過打擊一些行業來調整經濟結構,包括國有經濟與私營經濟的權重,強化中共對事關國計民生、政權安危的產業的控制權,關鍵詞是兩個:行業上脫虛向實,資本結構是調整公私資本權重。

何清漣:中國團滅校外培訓業,華爾街為何蒙查查?
2021-08-11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在中共政府看來,校外培訓產業不僅已對「學在官府」的教育體制形成威脅,更威脅到中共政權的未來存續。一個產值這麼大、與國本、中共未來密切相關的教育產業,當然不能讓民間資本尤其是外國資本長驅直入。這點門道,深知中國政治三昧的國內分析人士能看明白卻不便直言,只有華爾街的風投行業看不明白。

何清漣:無畏的黑人知識分子索維爾
2021-08-02

湯瑪斯·索維爾不僅是一個優秀的經濟學家,而且是一個勇敢無畏的黑人知識分子。作為一個黑人,他極力反對黑人群體中的特權思想和政治正確,但理解他思想並知道他是真正為黑人民族的未來著想的黑人精英,比如美國大法官克拉倫斯·湯瑪斯(Clarence Thomas)、正在崛起的保守派社會活動家歐文斯,都深受索維爾的影響。

何清漣:索維爾—終身挑戰經濟不平等謬見的智者(圖)
2021-08-01

索維爾用資料給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歷史故事:1940年至1960年間,是居於收入貧窮線的黑人家庭比例下降最多的年代。《謬誤與真相:保守派經濟學家如何戳破執政者的美好謊言》(作者:湯瑪斯・索威爾(Thomas Sowell);譯者:洪慧芳;出版社:八旗文化)在...

何清漣:南非,你為何總讓世界為你哭泣?
2021-07-19

左派媒體因為意識形態原因,可以不報導南非衰落的真正原因,但攔不住南非人思考。7月13日,南非人喬納森·威特(@Jonathan_Witt)發表一長串推文,追溯南非衰敗之由,核心觀點是:「政府通過糟糕的社會福利和諸如強制基於種族的就業/企業之類的措施來大力推動社會主義和身份政治,學術界/記者/商界領袖都通過支持這些政策並將其強加給整個社會來做出回應。」

何清漣:美國雖戰猶敗:在華「顏色革命」的虛與實
2021-07-06

進入21世紀前10年中期,中國政府開始對這些合作項目踩剎車。作者分析符合事實:倒退的原因至少有兩個,一是喬治亞和烏克蘭發生了「顏色革命」,危機感促使中國對法治和民主項目進行內部調查,結果是與美方有合作關係的政府機構及相關組織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不得不中止與外國NGO合作的項目。二是中國有錢了,官員不再需要外國政府及NGO資助進行「學習之旅」。

何清漣:美國曾是中國「依法治國」的領路人(圖)
2021-07-01

"依法治國(Rule of Law)的口號。有些事情,不管最後的實施結果如何,但當初參與者的初心與熱情,總能讓人在回想之時被感動。中美關係如今進入這種雙方都心有千千結,中方咄咄逼人、美方守住戰略忍耐防守線的狀態,回顧當年美國對華法律援助項目的初心,我的感受...

何清漣:疫苗外交進入下半場,中國還能贏麼?
2021-06-30

對中國來說,最難受的莫過於質疑中國疫苗質量的消息不斷傳出,智利、巴西、巴基斯坦不斷傳出類似消息,但都被中國外宣成功「闢謠」,最新的一例是5月份印度洋島國塞席爾,該島據說是世界上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60%以上的人口接種了中國疫苗,但仍然出現感染病例激增的情況。美國《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相繼於5月12日與13日予以報導,中國官媒隨即刊登了對塞席爾總統拉姆卡拉旺的採訪,讓總統出面駁斥了國藥疫苗無效的說法。

何清漣:美不戰而敗 承認中美制度差異而自撤籬笆
2021-06-29

在對華交往中,不僅有對華戰略存在的問題,在戰術即具體做法上,當事者出於各種考慮,比如布勞奇利出於利益的考量、儲百亮職業繼續的考量,都在自撤籬笆。須知美國本是一個極度開放的國家,只有一道輕易可拔除的籬笆。但上述做法,是乾脆連這道籬笆都撤掉的做法。美國方面輸在意志力,而非實力。

何清漣:美國不戰而敗:中國的國力是如何煉成的
2021-06-29

從結果來看,美國輸得很慘,對華顏色革命基本失敗,而中共對美紅色滲透則遍布美國華府、州縣政治、文化學術以及社會各個層面,最後讓自身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中國無疑是大贏家,從一窮二白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挑戰美國的國力就是這一階段養成的,挑戰美國的態度也在這段時期展露的。最終走到如今這種狀態:中國幾乎敢於挑戰美國的任何底線,而美國只能不斷收縮自己的底線,採取「戰略模糊」以虛應之。

何清漣:中國大外宣 那條看不見的戰線
2021-06-22

《中國日報》這張英文外宣旗艦在美國被列為外國代理人。但如果因此就認為中共大外宣從整體上失敗,那是完全不了解中共大外宣還有一條遍布世界的地下戰線。在2009年中共正式公開大外宣計劃以前,「外宣工作本土化」戰略已經推行了6年整。這一戰略說白了,就是利用外國人、外國媒體在其國家幫助中國做大外宣工作,這種隱蔽的地下成員比使用正規軍更方便,而且更容易取信於受眾。

何清漣:北京面臨第二輪病毒追責
2021-06-16

北京在WHO的幫助下,一直將自己宣傳成世界抗疫模範,中國作為疫情發源地的追責一直未被國際社會認真對待。目前美國因「福奇郵件門」事件,拜登政府必須洗刷合作嫌疑,決定加入全球疫苗供應下半場競賽,正式向北京提出在中國進行第二輪新冠病毒溯源調查。考慮到此事的前因後果,只能說這是北京自封為全球抗疫領導者的疫情外宣引致的反彈。

何清漣:生育決策權應歸還家庭而非政府
2021-06-07

生育決策權理所當然應該由家庭掌握,而不是政府。因為不管什麼情況,養育子女的辛苦與費用全由家庭承擔,無論從社會倫理還是投資--回報邏輯來說,政府毫無理由決定一個家庭的生育計劃。還有一個因素需要考慮:一旦生育權成了政府分配的稀缺資源,就會成為一些人用來交易的物品。

何清漣:中澳貿易戰輸的一塌糊塗 北京失算在哪?
2021-06-06

長達一年的中澳貿易戰,最近終於有了階段性結果:2020年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創下歷史第二高水準,被中國制裁的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了1480億澳元商品,雖比2019年創下的1540億澳元的記錄低60億澳元,但比排名第三的2018年高出近10%。更讓中國有苦說不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