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何清漣

何清漣:趙婷一部影片帶出了中美兩國的社會病
2021-03-10

對「趙婷問題」做個總結:趙婷這部《無依之地》本來只是想觸及美國移動式房屋居民——在美國大地上流浪的「本土外鄉人」的生存困境,卻因獲獎而觸發了中國人對海外華人與母國那極其複雜的情意結,實非她本願,但卻是海外華人將長久經歷的一種精神煎熬。

何清漣:盟友冷落美國 拜登病情成反思焦點 國際形勢對台灣有利(圖)
2021-02-27

今年1月以來中國在南海炫耀武力,英國海軍立刻宣稱,南海行動將是「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的首次遠途航行,艦隊中將會有2個F-35B閃電II隱形戰鬥機中隊隨行。法國則向南海派遣一艘潛艇和一艘軍艦,法國防長還特別強調,稱「這一行動是跟美日澳一起考慮的」——這局面,遠比美國艦隊獨自在南海巡弋更有氣勢。

何清漣:法國復興計劃:馬克龍版「法國優先」
2021-02-25

民主國家的政客擅長選舉,不擅治國,更是畏懼改革。法國總統馬克龍卻是其中異數,任期內經歷了大寒大暑熬煉:因不左不右獲選民青睞,上任不到一年就處在左右夾擊之中,馬克龍意識到一味討好選民也難免失敗,乾脆銳意改革,法國復興計劃終於成行。現在離任期屆滿只有400多天...

何清漣:美國回來了 帶著金錢與微笑
2021-02-24

川普當初退群與重新規範盟友關係,就因當時美國的領導地位只余空名與出錢的「一哥」大位。拜登想重新領導世界,出錢得到「一哥」名分當然受歡迎,但想保持實質的領導力恐怕不容易。畢竟,美國的軟實力在2020年大選之後名存實亡。

何清漣:嚴峻現實:中國成世界重組的軸心
2021-02-24

奉行對華「戰略模糊」的美國拜登政府帶著資金與微笑跑步奔向國際社會,在西方想聯合歐盟,在亞太地區想藉助美澳日印四國合作機制,與中國展開「嚴峻競爭」——請注意,不是對峙,只是競爭——開局就已經遇阻,在跨大西洋合作中,德國與法國都不想追隨美國,各有盤算;在亞太地區,印度正接受中國的大筆資助,不想得罪中國。因此,被中國牢牢盯上的澳大利亞,必須下定決心,擬定戰略,盟友固然重要,但主要還得依靠自身。

何清漣:從WHO到WTO 北京加強對國際組織的軟控制(圖)
2021-02-20

新當選世貿組織總幹事恩戈齊·奧孔喬-伊韋阿拉中國宣傳機器正在開足馬力,歡慶奈及利亞前財政部部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全球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恩戈齊·奧孔約-伊韋阿拉女士(Ngozi Okonjo-Iweala)擔任世界貿易組織(WTO)新任總幹事。這位伊韋阿...

何清漣:找到了!20201103選舉日 六州同時停止計票究竟是誰的指令
2021-02-16

大選之夜的驚心動魄,文章也有記載,在六州宣布停止計票的11時許,川普獲得大勝,民主黨深感絕望,幾百位聯盟的骨幹立即緊急召開一個Zoom會議,但掌握全局的波德霍澤早就籌劃好在大選日之後用郵寄選票的「藍色浪潮」淹沒「紅色幻影」,胸有成竹地安撫與會人員,用數據展示了他的計劃。這個細節可以解釋,密西根、賓夕法尼亞、喬治亞、亞利桑那、威斯康辛、內華達等六個搖擺州為什麼在11點之後不久停止計票,恢復計票之後,在密西根州出現那著名的「拜登曲線」。

何清漣:北京咄咄進逼 華府戰略忍耐
2021-02-10

世界都等著美國公布對華政策。中國多次伸出帶刺的橄欖枝未獲回應,終於在2月2日由主管外交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就中美關係發表講話,視頻講話的場地是擁抱熊貓派的大本營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氣勢逼人。拜登於2月4日闡述了外交政策,主調仍是「戰略忍耐」。2月6日...

何清漣:緬甸軍事政變 中共為何比美國先出手
2021-02-04

緬甸變局無疑是美國踩空,中國得了先手。但對台灣可能是個利多消息,按照國務卿布林肯的態度,將台美關係抬格至邦交會暫停,但從地緣政治與中美政治較量來說,保護台灣現狀,不讓中國得手,會是拜登政府短期內的選項。

彭斯「無家可歸」 逆轉?一語雙關?德州檢察長調查狙擊散戶事件 美墮落從民主擴大化開始?
2021-01-31

因國會山反竊選被開除 橙縣女告老闆求償千萬;大逮捕?FBI南加抓捕進入國會大廈的人; 疫苗短缺 911主犯下周可接種 紐約人憤怒 

何清漣:新冠疫情為中國造成的「時與勢」 罪犯變身「英雄」只用了一年
2021-01-27

政府最初隱瞞疫情,這是天下皆知的公開秘密;然後再利用防疫物質短缺,比如各國需要口罩、檢測劑等,讓有需要的國家噤聲,不敢批評;然後經過WHO的多方表揚包裝,中國成了世界上最成功、最負責任的抗疫大國,全世界都欠中國一個道歉。幾個月過去,全世界仿佛忘記中國是疫情的發源地,不少國家還養成了對中國的抗疫依賴性。

何清漣:誰批評川普 你們都沒資格
2021-01-22

很多年前,我曾問過當時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Perry Link教授,是甚麼讓他認識到中共專制本質?他說是從言論受管控開始:「對美國人來說,言論自由好比空氣,每個人生而享有。好比不可能想像人沒有空氣能夠活下去,美國人不能想像沒有言論自由的社會。」儘管政治正確早就讓人們在言論方面自律,但2020年發生的一切,才讓美國人真正體驗失去言論自由的滋味。

何清漣:習近平的「時與勢」究竟指什麼?(圖)
2021-01-20

意識形態方面:世界從全球化到大重置,社會主義思潮已經逐漸占居主流地位——如果說在英美這些國家,信奉社會主義思潮的主要集中在千禧一代與Z世代,中國連華麗轉身都不需要。中共一直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其中堅持馬克思主義放在第一,社會主義道路放在第二。老一代中毛左不少,年輕一代普遍粉紅。全球大重置過程中,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就算在意識形態上發生爭論,那也是同一陣營的正宗與旁支之爭,不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爭。

何清漣:數碼霸權與科技巨頭介入政治的危害(組圖)
2021-01-19

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各國政府只要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出現2020美國大選這種情況,應該都會思考如何防禁高科技公司的數據專政、完善本國選舉系統,在今後的選舉中,排除機器作弊、限制郵寄選票、核查選民身份、立法限制資本寡頭利用金錢與數碼霸權介入公共選舉事務。

川普打擊共產主義不遺餘力 當今美國與中共國,有哪些共同點?
2021-01-17

借屍還魂 歐巴馬之後美前議員們受訪,家中掛毛像;川普政府首次發布所有與中共國相關的支出數據;法輪功學員崔鳳蘭受美國會委員會特別關注; 川普政府對古巴內政部及部長祭制裁;川普再施壓制裁中共伊朗阿聯7企業

何清漣:美國「顏色革命」行進在半道 40年被中共和平演變 (圖)
2021-01-06

2018年11月,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共產主義受難者基金會」發布一項調查,樣本為2,100名不同世代的美國人。根據調查,1980年以前各個世代的美國人中,大多數人仍然希望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但52%的美國千禧世代希望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超過希望生活在資本主義國家的40%。一小部份年輕人希望生活在法西斯主義社會,還有6%的年輕人認為共產主義是最佳選擇。

何清漣:中共制裁澳大利亞:單向計算傷害成本的自殘(圖)
2020-12-24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但這比中國傳統的那種兩敗俱傷的戰爭「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更可笑,因為成了「殺敵八百,自傷一千」的自殘,帶給中國的損害更嚴重。

何清漣:中國抓住了瑞士什麼痛點?(組圖)
2020-12-16

瑞士接納的與中國有關的異見人士,主要是藏人與新疆的維吾爾人,還有香港部分人士。因此,「保護衛士」組織的負責人彼得·達林(Peter Dahlin)認為秘密協議被曝光的細節「將會令瑞士的聲譽蒙塵」。達林說,被派往瑞士的中國「專家」並非「移民官僚」,而是特工,該協議允許他們在未受監督的情況下,在瑞士自由走動、採訪和訊問。來自香港、台灣和其他地方的「流亡異見人士」有可能會被引渡回中國。

何清漣:大重置與中國對美的政治滲透 「老朋友」何時開始(圖)
2020-12-11

這種友好交流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印象是有十來年歷史。從中國新聞網上,我查到一篇《美公使為中美省州長會議「吹風」:將成重要歷史時刻》(2011年2月23日)。其中提到時任湖南省委書記周強動身前往華盛頓參加中美省州長會議前夕,新上任的美國駐華公使王曉岷(Robert Wang)22日在北京與多家中國媒體座談,他認為中美省州級官員的互動,可能為兩國關係注入全新活力,使雙方的利益逐步增強和擴大。

何清漣:聯邦大法官——美國憲政的最後守護人(圖)
2020-12-08

隨著對舞弊現象越來越廣泛的揭露,川普代表的大半個美國越來越來越憤怒。12月1日,美國茶黨黨魁扎維斯托夫斯基(Thomas R.Zawistowski)發表We the People Convention的講話,要求川普總統頒布全國戒嚴令,在軍隊監督下一人一票乾淨安全的重選總統,這種呼聲在中小媒體與網站上出現得越來越多,中西部地區的選民,不少已經開始考慮行使第二修正案的權利,武裝保衛自己的政治權利。面對美國這座分裂成兩半、火苗正在躥升的房子,聯邦高法的大法官們確實應該履行自身肩負的護憲責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