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何清漣:疫苗外交進入下半場,中國還能贏麼?

作者:
對中國來說,最難受的莫過於質疑中國疫苗質量的消息不斷傳出,智利、巴西、巴基斯坦不斷傳出類似消息,但都被中國外宣成功「闢謠」,最新的一例是5月份印度洋島國塞席爾,該島據說是世界上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60%以上的人口接種了中國疫苗,但仍然出現感染病例激增的情況。美國《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相繼於5月12日與13日予以報導,中國官媒隨即刊登了對塞席爾總統拉姆卡拉旺的採訪,讓總統出面駁斥了國藥疫苗無效的說法。

基於美國決定進入疫苗提供的下半場競爭,由於中國疫苗沒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將因質量問題而陷入不利地位。

整個世界都被Covid-19折磨得精疲力盡,WHO在2020年12月宣布全球因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達10萬億美元。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於今年4月15日稱,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可能損失20萬億美元(其中美國經濟損失達5萬億),比2008年金融危機造成的損失更為巨大。前五個經濟大國挨個數,似乎只有中國宣稱自己經濟向好,GDP增速可喜,出口增長,疫苗外交也頗為成功,那麼,中國是怎樣做到的?

疫情物資需求拉動中國出口增長

2020年,中國出口增加,除了中共官方媒體之外,美國幾家主串流媒體也一致認為中國出口重新興旺,很快可以與美國經濟一爭雄長。但如果仔細分析中國出口商品結構,就會發現,醫療用品、生活用品和在家辦公用品這三類商品,就是推動2020年中國外貿出口數據小幅增長的三大支柱,增幅最高的是醫療用品和紡織品(其實主要就是口罩用料),增幅分別達到40.5%和29.2%。今年第一季度仍是如此,海關總署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3月,中國貿易進出口總值8.4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9.2%。其中,出口4.61萬億元,增長38.7%;進口3.86萬億元,增長19.3%;貿易順差7592.9億元,擴大690.6%。

這個「比去年同期增長」是有講究的。因為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正是Covid-19病毒導致中國經濟幾乎休克之時,也就是說,這一輝煌成績是與中國經濟最差狀態下的各項指標相比。更重要的是必須指出,中國經濟增長與疫情有關,去年以來中國出口的主打商品例如手提電腦為主的數據設備出口增加,是迎合疫情封閉狀態下人們在家辦公之需。塑料製品主要各類生活類用品、燈具、家具、玩具之類,都是全球在疫情狀態下,各國被迫增加向中國的進口。我原來以為疫情總有結束的一天,這種疫情拉動的出口增長應該也會很快結束。但現實並非如此,疫情的流播在西方剛緩和,亞洲的印度、台灣包括中國廣東省、遼寧省又被生生不息的變異病毒攻陷。也就是說,只要世界上有國家發生疫情危機,中國就能化危為機。

疫苗供應戰的上半場:中國贏了

從公開的時間看,中國疫苗開發投入使用早於美國,這是中國化「危」為「機」的基礎條件。

5月20日,美國主串流媒體甩出一張對比圖,來自倫敦研究公司Airfinity的數據顯示,截至上周,美國已生產了逾3.33億劑新冠疫苗,但僅出口了大約300萬劑;相比之下,中國對外出口2.52億劑疫苗,占其疫苗總產量的42%;歐盟出口了1.11億劑疫苗,占其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俄羅斯則出口了2700萬劑疫苗;就連疫情肆虐的印度,在3月底的時候就已經出口了6045萬劑疫苗。

無論是以人道標準還是疫苗帶來的經濟收益,美國完敗。加上福奇電郵門揭露出歐巴馬政府對武漢病毒研究所巨額資助的事情曝光,壓力甚大,拜登政府接連表態,到6月中旬為止,承諾對外供應新冠疫苗的總量為8000萬劑。

中國政府很高興,認為自己贏了,一是贏在大大改善了國際形象,成了各疫情國的救星,雖然現在比疫情初起時的「口罩外交」那會兒收斂,但從沒忘記對外吹噓自家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二是化危為機,本著先國外後國內的「人道主義精神」,在疫苗上賺了錢,雖然疫苗價格不統一、視需要國與中國的關係、採購數量等決定,但多少都是個數。

摩根大通的研究報告

但問題出來了,中國疫苗的質量問題,一直飽受詬病,只因各國需要疫苗救命,因此不得不採用中國提供的疫苗——也就是說,中國能贏,有賴其在供給方的優勢地位。

對中國來說,最難受的莫過於質疑中國疫苗質量的消息不斷傳出,智利、巴西、巴基斯坦不斷傳出類似消息,但都被中國外宣成功「闢謠」,最新的一例是5月份印度洋島國塞席爾,該島據說是世界上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60%以上的人口接種了中國疫苗,但仍然出現感染病例激增的情況。美國《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相繼於5月12日與13日予以報導,中國官媒隨即刊登了對塞席爾總統拉姆卡拉旺的採訪,讓總統出面駁斥了國藥疫苗無效的說法。

報導疫苗無效的信息多而雜亂,中國也會利用大外宣公關化解各種不利消息帶來的影響,美國摩根大通6月中旬在官網發表《新冠病毒研究彙編》(Coronavirus research compilation)[1],該彙編的第一章節匯總了各國接種疫苗後最新情況,本文只列舉最主要的一組數據:

圖表顯示,在9個接種過莫德納(Moderna)/輝瑞(Pfizer)/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的國家中,曲線下降走勢明顯。當接種人口超過25%之後,每7天的新增確診數量便一路下降。

根據6月13日的數據,9個接種西方疫苗的國家每7天每百萬人中平均新增確診數量為:荷蘭82、瑞典76、法國61、美國43、加拿大36、義大利29、德國25、以色列2。

而另外9個接種中國國藥疫苗的國家每7天每百萬人中平均的新增確診數量為:塞席爾1,164、烏拉圭905、巴林643、馬爾地夫622、阿根廷533、智利363、阿聯905、馬爾地夫799、匈牙利12。

基於美國決定進入疫苗提供的下半場競爭,由於中國疫苗沒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將因質量問題而陷入不利地位。

中國疫苗外交面臨幾個變數

在疫苗外交的下半場中,還有幾個不可控因素:

一、2019年世界軍運會新冠演習信息可能是把雙刃劍。

2019年9月18日,武漢海關聯合軍運會執委會在武漢天河機場舉行以「守國門安全,保軍運平安」為主題的應急處置演練活動。演練包括在機場口岸通道發現1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處置全過程——這條消息在武漢封城後,網友們找到了新華網2019年9月26日轉載的湖北日報相關報導。[2]

這本是一條相當重要的消息,新華網從未刪除,但國外並未注意。如今抗疫的「美國隊長」福奇與中國的關係浮出水面,據《華盛頓郵報》6月23日報導,美國國會正在調查2019年10月的武漢軍運會是否是covid-19的超級傳播的一次大會。[3]

我一直認為,查疫情應該從這裡開始。中國政府最喜歡刪除信息,新華網獨獨保留這條的寓意很深,有可能是把雙刃劍。

二、國際病毒學界倒牌,很難繼續出面為中國辯護。

福奇電郵門事件中,公布的3200頁電子郵件不僅顯示出福奇在抗疫問題上的反覆無常與自相矛盾,以及科學界有一連串利益衝突嫌疑,還讓拜登政府非常難堪,因為涉及歐巴馬時期巨額資助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功能增益」(gain of function)病毒研究,而福奇是這項目的推動者。

國際病毒學界由於利益關係,幫助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掩蓋真相的黑幕是過去一個月揭露最多的。目前,世界正在遭受變異病毒來襲,這與功能增增益是什麼關係,中國方面會受到詰問,凡過去為中國辯護的病毒學權威例如《柳葉刀》雜誌的主編、生態健康聯盟(接受已開發國家委託資助中國研究生化病毒的機構)這次處於被質疑的風口浪尖,很難再為中國擋槍子。

三、中國苦心經營的世界抗疫領導者形象設計最近崩塌。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FJ)5月12日發表調查報告《COVID-19故事:脫下中國全球策略的面紗》。IFJ研究團隊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間,透過全球50個國家與地區的54個與IFJ結盟的記者工會發出問卷訪問新聞業者,以了解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後,中國的全球媒體推廣覆蓋廣度。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當中有三分之一表示其供職媒體機構與中國單位簽署有諒解備忘錄(MOU)。報告還指出讚揚中國的報導多來自受助國:受助國家當中有63%的報導屬於「中國迅速行動對抗COVID-19,其醫療外交為其他國家帶來幫助」,非受助國家則有60%認為「中國在疫情爆發初期封鎖消息是導致全球大爆發的原因」。

一切變數存在,但有幾點卻毫無疑問:由於美國的「入場」,中國在這場全球疫苗供應賽中的下半場當中的重要性隨之下降;隨著國際社會對疫情來源的懷疑加深,人們將關注中國開發疫苗的時間,以及中國通過疫情物質生產而獲利這一事實。

[1]Coronavirus research compilation,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SBS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30/161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