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反右

《往事微痕》:不敢接受「平反」的人
2022-07-27

毛澤東當權時期,中國的冤案多如牛毛。鄧小平上台後,其中不少人得到了糾正即所謂平反。這些人當然是不幸中之大幸。然而我有一位難友,卻在獲得平反後,不但高興不起來,反而遮遮掩掩,像做賊似地不敢聲張。這真應了那句俗話:年年怪事有,此事更稀奇。一這位朋友叫母世新,四川筠連縣人。母家在當地系...

黨的鬥士也逃不脫階級鬥爭魔掌(圖)
2022-07-20

父親楊後增(又名日進),1919年生於江西省廣豐縣大塘底村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父親排行老大,下邊有兩個弟弟,一曰後賢,一曰後育。父親自幼聰穎好學,強記博聞,高小畢業後,因家計困頓不能升學,到一家雜貨店做店員。他白天做生意,晚上自修初中課程。兩年後,以同等學力的身份參加九江師範在上...

一個長壽湖逃亡者的自述
2022-07-16

1949年後,我擔任了南岸區團區委書記、區黨委宣傳科長等職。在任時我同部下、少先部部長裴秀娟結了婚。1956年,我調到團市委擔任宣傳部長。1957年反右,我是團市委常委,反右領導小組成員。隨著運動對人的批判和處理,我開始感到反感。說幾句話,提一條意見,怎麼就成了壞人?這不是明顯的...

駭人聽聞藏區「平叛擴大化」的真實內幕(圖)
2022-07-15

在藏地農牧區的土改和合作化運動,先從西藏周邊川滇甘青藏區開始。這一名之為「民主改革」的運動,包含中共建政之初在內地進行的土改、反右、鎮反、合作化等,並將之壓縮在同一時間內進行,不可避免地激起了藏人的反抗。中國政府調動軍隊鎮壓,釀成一場國家軍隊鎮壓邊疆地區少數民族的戰爭。這場戰爭始於一九五六年初春,結束於一九六二年秋,歷時六年半。當時的解放軍十二軍區中,有八個不同程度參與

禍年逃生記——右派遭遇之另一版本
2022-07-14

一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屢屢被某些人稱為三年自然災害,一直沿襲至今。原因有二:一是怕說真話犯忌,招來橫禍;二是有些別有用心的傢伙有意掩蓋歷史真像,為製造那場災禍的罪魁禍首開脫罪責,還要給老天爺製造一個更大的冤案。其實,那三年並無天災,而是那個最卑鄙、最無恥、最荒淫、最下流、最荒...

中國知識精英和民主精英的悲哀(圖)
2022-07-14

不久前我在香港《爭鳴》雜誌(2009年9月號)上撰文,提到了1957年反右運動中中國知識精英、民主精英在運動中的道德與人格問題。我曾指出,儘管在絕大多數的場合,道德的淪喪和人格的扭曲是因為中共政治迫害的殘酷,後人實在不應當在個人的層面多加苛求和追究,但作為歷史真相的一部分,我們則...

成都二師的「小匈牙利反革命事件」
2022-07-07

這是發生在1957年反右鬥爭前夕的真實事件,近百名不足18歲的小青年全部打入另冊,殺的殺,關的關,其中大部分人送峨邊的沙坪勞教,困難時期被餓死於大小涼山。有關部門為了掩蓋這場罪惡,先將四川省成都第二師範學校改為「成都簡易師範學校」,1971年學校搬遷後又改名為成都師範學校,原二師舊址鹽道街則改成為鹽道街中學。此一慘絕人寰的事情,成都已無人知,故追記於此,希能留存史冊。

《往事微痕》:攻擊「偉大領袖」殘暴?
2022-07-07

李澤衡小傳李澤衡,祖籍廣東,1936年出生於越南河內,三歲返回香港,後遷居雲南昆明,就讀教會學校上智中學。1950年求學於藝術師範,學習繪畫中,畢業後,分配到雲南人民出版社任美術編輯,創作過若干緊跟時局的宣傳畫、年畫、插畫,如:《把餘糧賣給國家》《走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保衛祖...

《往事微痕》:假離婚被縣委識破 家庭被活拆
2022-07-06

章詒和說:千萬別小看這些‘碎片’和‘粉末’,它們是珍貴的原材,每一片、每一粒都粘肉帶血。還說:我們必須把個人記憶納入一個公共空間。在這個空間裡,個人記憶得以聚合,得以交流。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公共空間裡,個人記憶才有可能轉化為共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