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唐朝

三救秦王解危境 忠武將軍功為首(圖)
2025-04-16

美人歌歇,鐵騎揚塵,問天下誰是王者?隋末唐初是一個尚武的時代,在區區二十載的光陰里,呈現了一部英雄輩出的戰爭史詩。數支裝備精良的軍隊沙場相逢,各為其主,生死相見,給這段歷史塗抹上鐵與血的主色調。有一支王者之師,皆皂衣玄甲,每戰便似烏雲蓋雪衝鋒陷陣,似一桿金剛不破的巨筆,在中原大地...

大唐最後一位秦王 至死不敢稱帝
2025-03-10

唐天祐四年(907年),朱溫廢了唐哀帝,建立後梁政權,五代十國並立時代正式開啟。與此同時,距洛陽大約千里之外的鳳翔(今屬陝西寶雞),也在舉辦一場登基大典。這個登基的人,只稱王,不稱帝。但為了顯示該政權的合法性,稱王者在登基當天便冊皇后,立百官。隨後,一個獨立於五代十國體系之外的秦...

中華盛世——看唐朝的洋進士(圖)
2025-02-20

公元7世紀到9世紀的兩三百年間,世界的文明制高點在唐都長安。長安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具開放性的國際大都市,也是亞洲各國學術文化交流的中心。僅高句麗、百濟、新羅和日本就有8000多名學生來長安學習,他們如饑似渴地吸吮著唐文化的營養,也成為唐朝開放政策的受益者,在科舉考試中一展身手並高榜...

唐代「放妻書」溫情幽默 讀來令人忍俊不禁
2025-02-16

休書結束婚姻?古代離婚制度沒這麼簡單。(圖片來源:Adobe Stock)在許多古裝劇里,中國古代的離婚大約是丈夫一怒寫下休書,將妻子遣送回娘家,這段婚姻就宣告結束了。實際上,古代的男性對自己的婚姻並沒有這麼大的決定權,古代離婚制度沒這麼簡單,不是想離婚就離婚的。古人離婚:符合七...

白居易竟是唐朝最高法官刑禮道迭相為用(圖)
2025-02-13

九江琵琶亭白居易石像。(網絡圖片)白居易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歌閃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整個歷史,白居易的詩在當時流傳廣泛,上自宮廷,下至民間,處處皆是,其聲名還遠播新疆和朝鮮、日本。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國唐代詩歌的風雲人物。晚年與詩豪劉禹錫友善,稱劉白。提倡歌詩發揮美刺諷...

什麼是不朽? 這就是 藝術上千古流芳 政治上官至宰相(圖集)
2025-01-28

閻立本對此事非常重視,親自負責審訊,發現這名年輕人雖然任職時間不長,但政績突出,品德高尚,所犯之罪純屬誣告。為狄仁傑平反後,閻立本上奏朝廷,推薦將其提拔重用。正是有了閻立本慧眼識珠,狄仁傑逐漸在帝國官場嶄露頭角,後來成為挽救李唐王朝的中流砥柱。其他高官權貴早已化為一抔黃土,「宰相畫家」閻立本的作品卻成為貞觀、永徽盛世的象徵,穿越了一千多年的風雨,如大唐文化的脈搏,至今活躍地跳動著。大唐,有了閻立本這樣的人,才真的了不起。

志為平民百姓歌的杜甫(圖)
2025-01-24

讀杜詩,多半是個嚴肅枯燥的活兒。因為他生活的特殊時代,因為他探討的社會課題,需要你焚香淨手,正襟危坐,擯棄私心雜念,全身心專注於詩歌的解讀和思考。而若你讀過許多杜詩,便真正能讀出許多味道來。原來他的生活也曾色彩斑斕。詩中有綠意:邀一二良朋,涉綠水、撫翠竹,觀夏木陰陰,青霄邈遠。詩...

中國式面首的悲劇(圖)
2025-01-03

南北朝的北朝,是個人種和文化混雜的時代,胡人漢化,漢人胡化,胡人改漢姓,習漢語固然是潮流,但漢人學鮮卑語,彈琵琶也很時髦。這點事,在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上有記載。隋唐兩代君主,都是北周的貴族,到底身上胡人的血液多一點,還是漢人血液多一點,真的不好說。人種和文化的糅雜,別的不好說,...

一夜之間,天下大亂
2024-12-17

隋大業七年(611年),當窮兵黷武的隋煬帝楊廣即將發兵征高句麗時,本是一介平民的王薄在山東舉起了義旗。王薄自稱知世郎,在長白山(在今山東章丘、鄒平縣境)號召農民起來反抗隋朝的繁重兵役,並作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其中寫道: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盪。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王薄起義...

唐朝之後 為何西安再也成不了首都?驚人原因浮現
2024-12-13

戰亂只是導致西安無法作為國都的誘因,真正原因在於地球氣候的變化。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唐詩每個人都知道。大家不知道的是,這裡的荔枝可不是從廣東那邊送過來的,因為那時候的廣東還是瘴氣叢生的嶺南之地,是未開發的流放之地。而且以荔枝難以保存的特性和當時的交通條件,廣東荔枝送到長安,估計長的毛都二尺長了。據考證,當時的荔枝就生長在長安周邊。

佞臣的市場(圖)
2024-12-07

在後人眼裡,惡貫滿盈的李林甫,得到了善終。可是,他死後還沒來得及下葬,就被楊國忠誣告,說他跟番將勾連謀逆,並誘使李家的族人出來作證,於是,李林甫遭到了死後的懲罰,被詔奪一切官爵,廢為庶人,已經做好的華貴的棺材被廢掉,換成庶人的小棺材。 李林甫也許想到了,他死後,楊國忠會整他,但卻想不到,他臨死前鄭重託付後事的楊國忠,竟然用他的方式,毀了他和他的家族。惡人被用惡人的方式磨掉,正義即使得到體現,也是一個扭曲的結果。

大唐「開元盛世」的「窮」宰相(圖)
2024-12-04

相者,原為輔助之義,後引申為輔助國君,管理國家政事者稱為相。何謂賢相?或曰,在相位之治世名臣者;或據《荀子‧富國》云:若天兼而覆之,兼而愛之,兼而制之,歲雖凶敗水旱,使百姓無凍餵之患,則是聖君賢相之事也。中國數千年來,朝代更迭,賢相輩出。唐朝開元年間(公元713年—公...

唐朝最悲慘和親公主 婚後六個月被夫斬殺祭天
2024-11-22

歷史教科書中,每每提到和親公主,都是著眼於她們在民族融合、邊疆穩定上發揮的重要作用。比如著名的文成公主,松贊干布親自求娶,還為她建造布達拉宮,給我們一種印象:和親遠嫁雖然辛苦,但也是備受尊崇的。而其實,歷史上還有一些和親公主,存在感不高、少有人知,命運卻極其悲慘。唐朝時就有兩位和...

僅80字的千古名作:吾富有錢時(圖)
2024-11-15

王梵志的詩作被埋沒了千年之久,一直到敦煌寫本的發現,他的詩才漸為人知。(圖片來源:Adobe stock)王梵志,原名梵天,是初唐時期的白話詩人,有詩僧之稱。由於兩《唐書》(新、舊唐書)無傳,《全唐詩》沒有收入他一首詩,他的生卒年月皆無可考,以至於他的詩作被埋沒了千年之久,一直到...

三教並立,神人輩出(圖)
2024-11-02

唐朝有個唐武宗,在位時為了遏制佛教過度膨脹,推行滅佛政策,下詔把全國佛寺拆了。這可把天下僧尼急壞了。在江南,有座寺廟的和尚擔心佛像被毀,於是想到一個法子,他們將大殿中的佛像抬下來,加上冠巾,送到附近的道觀,請道士們保管。道士們二話不說,仗義相助,將佛像暫留寺中,對外宣稱這是一尊老...

唐都長安中的留學生(組圖)
2024-10-18

經過幾個世界的發展沉澱,不同思想流派、地域和種族的文化在唐代融合,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海陸交通的開闢帶來了大量外國使臣、商人和留學生,其中很多在唐都長安學習、居留。唐王朝是如何錄取、管理留學生的呢?他們對傳播中國文化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