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投資理財 > 正文

清朝首富是如何破產的?

作者:

 

    商業史上,第一場中外大商戰發生在1884年,主角是當時首富胡雪岩,結果是他倒掉了。

    胡雪岩活著的時候就已是一個傳奇。他靠為左宗棠採運軍餉起家,在短短20年內一躍成為全國首富,還是清朝近三百年唯一被賜穿黃馬褂的商人。1882年,胡雪岩手握1000萬兩以上的巨額現金,是去辦洋務,還是倒賣生絲,竟一時躊躇。

    胡雪岩對洋務並不陌生,1868年左宗棠創辦福建船政局的時候,所有購買外商機器、軍火事務都是由他一手操辦。1882年1月,他給恩公左宗棠寫信,表示願意出資獨力建設長江沿岸電報。可是,當時主管洋務的卻是李鴻章,左宗棠在政治上的死對頭。這讓胡雪岩十分遲疑。

    第二條路就是倒賣生絲。自晚明以來,江浙一帶就是全國紡織業的中心。而1860年之後,英美各國開始在上海開設機械繅絲廠,中國傳統手工繅絲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根本無法與機械繅絲競爭。洋商為了進一步掠奪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原料,壟斷蠶絲出口市場,拼命壓低生絲價格,抬高廠絲價格,從中攫取暴利。興旺百年的江南紡織業迅速沒落。

    目睹此景,胡雪岩認為商機浮現。繅絲產業蒸蒸日上,而原材料生絲卻價格日跌,這是一種極其不正常的現象,據他的觀察,主要原因是華商各自為戰,被洋人控制了價格權。另外,還有資訊顯示,在過去的兩年裡,歐洲農業遭受天旱,生絲收成減產。基於這些判斷,首富胡雪岩出手了,高調坐莊。百年企業史上,第一場中外大商戰爆發了。

    1882年5月,他大量購進生絲8000包,到10月達1.4萬包。晚清學者歐陽昱在《見聞瑣錄》中記錄了這場商戰的慘烈:其年新絲一出,胡即派人大量收購,無一漏脫,外商想買一斤一兩而莫得。向胡說願加利一千萬兩,胡非要一千二百萬兩不可。外商認為生絲原料僅操縱在胡雪岩一人之手,將來交易,惟其所命,從何獲利?決心不買胡之生絲,等待次年新絲出來再說。胡則邀請絲業同行合議,共同收盡生絲,不要給外商,迫外商出高價收購,這樣我們必獲厚利。

    一開始,胡氏戰略似乎奏效。西方學者斯坦利在《晚清財政》一書中記錄,1882年9月,上海一級生絲價格已高漲至17先令4便士,而在倫敦交易所的價格僅為16先令3便士。國內價格反超國際期貨價。1883年8月,大商戰進入決戰時刻,胡雪岩前後投入資金超過1500萬兩,繼續堅壁清野,囤貨堅挺,大部分上海絲商停止營業,屏氣而作壁上觀。華洋雙方都已到忍耐極限,眼見勝負當判,誰知天象忽然大變。

    變數之一,義大利生絲突告豐收,歐洲期貨市場的緊張頓時暫緩,消息傳回中國,軍心開始動搖;更大的變數是,中法因越南問題交惡,爆發戰爭。1883年10月,法國軍艦駛抵上海吳淞口,揚言進攻江南製造局,市面驟變,金融危機爆發,貿易全面停頓。

    世事如此,胡雪岩已無力回天。11月,江浙絲商的價格同盟瓦解,生絲易爛,不能久儲,胡雪岩不得不開始拋售,損失以千萬兩計。生絲對搏失利,很快影響到 「堅如磐石」的錢莊生意,可怕的擠兌風潮出現了,先是杭州總舵關門,繼而波及北京、福州、鎮江以及湖北、湖南等地的20多個字號。12月5日,阜康錢莊宣告破產。第二年9月,左宗棠病逝於福州;11月,朝廷下令對胡雪岩革職查抄,嚴加治罪;他遣散姬妾僕從,在聖旨到來之前,就非常「及時」地鬱郁而死了。

    「紅頂商人」以一種莽撞和壯烈的方式挑戰英美紡織公司,這應該是傳統商業力量在技術和工業模式都處絕對劣勢的前提下進行的一次絕地反擊。他的破產,宣告了傳統商人階層的集體隕落。「三大商幫」中的兩支,徽商和江浙商人在此役中損失慘重,從此一蹶不振。萌芽於晚明的紡織業徹底崩盤。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第一財經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831/10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