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亂臣轉生忠臣 清朝大學士張英父親二度夢見王敦來投胎

作者:
在桐城的名人中,最富盛名的要屬文端公張英翰林家族。張氏六代翰林,清華的門風為清代所未有。從他往後六代「十二人,先後列侍從,躋鼎貴,玉堂(翰林院)譜里(里),世系蟬聯,門閥之清華,殆可空前絕後已」[1]。清朝桐城人許奉恩在所作《里乘》一書中記載了一段張家的故事,從王敦投胎為張家的兒子張英說起。

張英的父親張秉彝在自家菜圃地下發現了金銀百萬兩,作為日後賑災救荒之用。示意圖:清董誥《菜圃風暄》。(公有領域)

清朝時,桐城長輩教導兒孫、學子們說:「讀書求學,尤其應積德。看我們桐城的名人中,他們先人積德越厚的,後代的發展也越昌盛。」

在桐城的名人中,最富盛名的要屬文端公張英翰林家族。張氏六代翰林,清華的門風為清代所未有。從他往後六代「十二人,先後列侍從,躋鼎貴,玉堂(翰林院)譜里(里),世系蟬聯,門閥之清華,殆可空前絕後已」[1]。清朝桐城人許奉恩在所作《里乘》一書中記載了一段張家的故事,從王敦投胎為張家的兒子張英說起。

看中張家福德王敦來轉生投胎

清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諡號文端,公元1637年—1708年,號樂圃、圃翁)是安徽桐城人。他的字為敦復、夢敦,這名字實際上記下他的前生——王敦投生張家的二次緣分。

張英的父親張秉彝[2]是明末秀才,在兒子出生前,夢見神送來一位衣冠楚楚的貴人來到,說他是晉朝的王處仲。

王處仲是何方人士?他是晉朝時的大權臣,王導的堂兄王敦也。他們一同協助司馬睿建立了東晉政權。王敦出身琅琊王氏,歷史記載王敦眉目疏朗,性情疏狂,不受拘束,有鑑識人才事物優劣的能力,並通《春秋左氏傳》。王敦官拜駙馬都尉,妻子是晉武帝司馬炎之女襄城公主。王敦一直有奪權之心,得志之後,更加殘暴傲慢,進而發動政變,史稱「王敦之亂」。最後奪權不成在叛亂期間病逝,得年五十九歲。

《晉書》說王敦對晉室的建立有大功,但是他圖非分之想,仗恃自己的勢力而放肆驕縱,逾越本分,侵犯欺凌皇室;他妄圖竊國,殺害忠良,遂而走上絕路。

就在張翁夢見王敦入夢的那個晚上,家中果然生下一兒,張翁很高興。這個兒子漸漸長大,器宇軒昂,而且聰明伶俐。可是,十歲時兒子卻忽然死去,張翁悲痛不已。

數年後,張翁又夢見前次那位衣冠楚楚的貴人來到,對他說:「我周覽天下,找不到福德如翁之家,這次再來你家,不再離去了。」不久,張英誕生,言行容貌舉止果然和前一子一模一樣,所以張翁就給他取字為「敦復」,也叫「夢敦」,名喚英。

張秉彝生了張英之後,又得一子。他教導兩個兒子讀書,並培養他們的好品行。

張翁福澤人間造福後代

張翁至老都未能在科考中得功名,家計日漸困難。有一天,他在鋤地種菜時,突然發現一個地窖,裡面堆滿了金銀,不下百萬兩。他自問:「我這個書生,福氣如此薄弱,突然獲得這些巨款,怎能承受這個福氣呢?」

於是他決定將金銀原地封存在菜圃下,留作往後行善助人之用。直到他年老病重時,才告訴了兩個兒子這件事,並囑咐他們:「必須等到荒年,才能挖出來救濟饑民。你們務必好好完成我的遺願,如果違背了我的教誨,起了不當有的貪念,後代將不會興旺!」兩個兒子淚流滿面,允諾父親堅守遺訓。

張翁去世數年後,地方上遇到了嚴重的饑荒,張英和弟弟遵照先父的遺囑,在菜園裡挖開地窖,果然看到了父親所說的金銀。

於是他們前去拜見當地邑令,恭敬地陳述了先父的遺願,願意拿出地窖里的金銀來救濟饑民。邑令本是賢明有德之人,正因為無法救濟饑荒而苦惱,聽了他兄弟倆的話後大喜,就親自前往監督取出張家菜圃地下的金銀。取出來的金銀果然有百萬兩,邑令就全數用來救濟饑荒,獲救的人多得無法計數。

事情結束後,邑令要為他們兩兄弟請求朝廷褒獎,但兩人都堅決地拒絕了。

一天大清早,當地的某甲看到有人肩挑著兩籮筐,裡面裝著珊瑚、水晶之類的寶物,個個大小如杏子,像是貫珠般串串堆積著,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某甲便詢問挑筐人:「這是要送到哪裡去了?」那人回答:「送到張家去。」

張英敬慎,有古大臣之風

不久,在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張英登進士金榜,選庶吉士,授編修,後來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後來他的兒子也相繼拜為大學士,一時兄弟子侄由科舉而躋身顯貴之位,屈指數不盡。原來路上所見的珊瑚等物都是高官官帽上各色的頂戴物品,這許多頂戴送給張家,已經預告了張家的德澤換來的福澤非常大,可以福延好幾世。

從張英到他的來孫(玄孫之子)共六代人有十三位進士,其中十二人入翰林院。清聖祖康熙十六年,張英入直南書房為康熙帝侍講。康熙帝非常賞識張英,每次巡幸南苑、巡行四方,必要張英從侍隨行,一時康熙帝的詔命,多出於張英之手。在朝廷的講經堂上,張英對民生利病,四方水旱,知無不言。聖祖稱讚說:「張英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張英怎樣期許自己呢?在他的書房有一副自書的對聯,這樣寫道:「讀不盡架上古書,卻要時時努力;做不盡世間好事,必須刻刻存心。」

張英告老還鄉後,依然時時刻刻存心有助於人。他將一年所得的生活費用分成十二股,一月用一股且儘量節約用度,然後把剩餘的錢存放起來,一旦知道誰家生活困難,或有急難急需用錢時,便取出錢來接濟他人。他在山間小道散步,哪怕遇到挑柴樵夫,他也總是謙讓退到路旁,讓樵夫先行。

懿德禮讓流芳人間

桐城縣有一條長百餘米寬兩米的「六尺巷」古蹟。巷子兩端出口都矗立著高大的牌坊,一端的牌坊書寫「懿德流芳」,另一端寫的是「禮讓」。據《桐城縣誌略》記載這條巷子就是因張文端公而來。

張英老家旁有空地,後來空地被鄰居吳氏砌牆占用,兩家人為此爭執不下。張英家人於是傳書到京城向張公「告狀」,張公在家書後批了一首詩給寄了回去。詩云: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得書後就撤讓了三尺,吳家人受到感動,也禮讓了三尺,兩家之間形成了「六尺巷」。文端公張英讓懿德與禮讓流芳人間。

——注釋

[1]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桐城張氏六代翰林,為昭代所未有。太傅文端公英康熙丁未,子少詹事廷瓚乙未、文和公廷玉庚辰、禮侍廷璐戊戌、閣學廷豫雍正癸未,孫檢討若潭乾隆丙辰、閣學若靄雍正癸丑、閣學若澄乾隆乙丑、侍講若需丁丑,曾孫少詹事曾敞辛未,玄孫元宰嘉慶壬戌,來孫聰賢辛酉。自祖父至曾玄十二人,先後列侍從,躋鼎貴,玉堂譜里,世系蟬聯,門閥之清華,殆可空前絕後已。」

[2]張秉彝:祖父張淳為明朝隆慶二年進士,官至陝西布政使。父親張士維,官至中憲大夫,撫州知府。弟張秉文為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進士,官至山東左布政使;弟張秉貞,崇禎四年(1631年)進士,入清後官至兵部尚書。

資料來源:《里乘》《清史稿‧張英列傳》《桐城縣誌略》《晉書‧列傳第六十八》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26/1982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