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新聞聯播》報導掌聲居然達到17秒 改版更難看

作者:秦全躍 
    
    小時候看有關朝鮮越南的報導,常常會出現一個個括弧,不是(雷鳴般的掌聲),就是被(暴風雨般的掌聲所打斷)。但這些只是在報紙上,無所謂,括弧一下而己。
    
    昨天(8月25日)晚上在觀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時,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奇蹟。在報導完有關領導(胡錦濤)新疆的講話後,鏡頭對準參加會議的代表們,掌聲響起來不斷,老半天,老半天。為了求證掌聲有多長,老秦只好又看了重播,開頭幾聲掌聲不算,後來出現在《新聞聯播》畫面上的就足以17秒之多。如此長的掌聲報導卻實開了先河,開天闢地。
    
    老秦不解,17秒的掌聲,如此之長,《新聞聯播》為什麼要這樣呢?17秒的掌聲是什麼滋味,您拍起巴掌,看著表試試,不妨自己親身體驗一番,17秒的掌聲夠有多麼漫長。
    
    都說《新聞聯播》在改進,改來改去又改出了個「掌聲17秒」。
    
    
    
    另一文:《新聞聯播》對貪官黃松有的報導為何不給一點面子
    
    
    昨天(8月21日)晚上的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播發了貪官黃松有因「涉嫌犯罪問題」的消息。
    
    《新聞聯播》播音如下:「日前,中共中央紀委對最高法院原副院長黃松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檢查。經查,黃松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錢款;違反規定,收受禮金;生活腐化。黃松有的上述行為嚴重違反黨紀政紀,其中有的問題已涉嫌犯罪。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有關規定,經中央紀委常委會審議並報中共中央批准,決定給予黃松有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將其涉嫌犯罪問題及線索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老秦注意到《新聞聯播》有關黃松有的報導背景除了字幕,都是由播音員在干念,從始至終沒有出現黃松有的一個畫面或一張照片。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新聞聯播》有規定,腐敗貪官被曝光要不給面子,不得露臉上鏡。
    
    其實,又何止是一個黃松有,好幾次了,《新聞聯播》對曝光腐敗貪官常常如此,只見其聲,不見其人,都是在干念。
    
    那麼老秦想問,黃松有被揪出是不是大快人心事呢?我不知道,但從《新聞聯播》的干念看,這是多麼的不情願。對此咱只好這樣點評:《新聞聯播》何不把曝光黃松有這類「腐敗貪官」的新聞,再配以哀樂播出。好消息,壞消息,與其說是喜不如說是悲?依我看,《新聞聯播》對披露貪官黃松有報導的干念,居然把電視台降格為了廣播台。這種違反電視新聞規律的不要畫面的干念現象是否表明,《新聞聯播》是不給腐敗貪官面子,還是在憐香惜玉
    ?
    貪官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在敗露之前往往都是央視的常客,不論哪個節目,總是給足面子,露盡了臉。奇怪,為什麼貪官一旦敗露再上央視《新聞聯播》什麼的,怎麼就電視變成了廣播,光出出聲不露臉,乾打雷不下雨,一點面子都不給呢?
    
    電視新聞是以現代電子技術為傳播手段,以圖像、聲音、文字為符號,對新近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實進行的報導。電視畫面承擔著傳遞信息的重要功能,它將具象符號的色彩、形象、動態、空間等因素與抽象的語言聯袂,用時空相兼的特點反映事物發展的動態,向人們傳遞完整的信息。「動」是人們對視象的第一要求,電視畫面正好能滿足人們的這一心理欲求,因此畫面在節目傳播過程中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性。電視新聞畫面編輯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新聞節目質量的高低,從而影響著電視台整個節目系統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見,電視新聞畫面編輯在決定節目質量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遺憾的是,中國最高水平的《新聞聯播》竟然連這基本上的知識都不顧。難道《新聞聯播》不懂新聞?也不,每當表現官員功績時,《新聞聯播》總是少不了親民的各種畫面。看來電視新聞也有中國特色,報導當權官員時是龍飛鳳舞,聲情並茂,有聲有像。一旦成了貪官,報導的風格立馬變臉。怎麼形容呢?也許當年唐代詩人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一句,不正是央視今天貪官報導的十字箴言。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博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827/14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