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海鮮背後重金屬超標百倍的污染 陸源污染之禍

當廣東媒體正在聚焦珠江入海口生蚝銅含量超標740倍時,2011年10月9日中午,在溫嶺市溫嶠鎮橫路頭村,地處中國重要海水養殖基地之一的樂清灣,黃有根正在吃碗裡的生蚝煎雞蛋

這名48歲的農民不吃自種的稻穀已有8年。自從村中頻發的癌症被證實與重金屬污染有關後,他一直小心翼翼。但現在,海產品也許將不得不成為他新的飲食禁忌。

這是中國近海污染的寫照。近年來,陸源污染持續威脅1.8萬公里的海岸線,重金屬污染日趨嚴重。南方周末記者發現,除了重金屬之外,更直接的危險來自赤潮,而有機物污染,可能是最為致命的威脅,但卻被忽視。

陸源污染之禍

10月2日,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發布《2010年廣東省海洋環境品質公報》稱,2010年珠江八大入海口攜帶入海的污染物約108.1萬噸,導致部分貝類體內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

海洋環境檢測人員告訴媒體,重金屬污染很大程度來自化工企業的偷排污水匯入近海。這種陸源污染普遍存在於漫長的海岸線。樂清灣污染是陷入工業包圍中的沿海城市一個縮影。

「金、銀、鈀、稀有金屬……」自從上世紀70年代末固廢拆解業在當地興起以來,黃有根對這些能換取金錢的貴金屬名稱,早已耳熟能詳。

「鼎盛時期,台州至少超過4萬人在做電子拆解。」溫嶺市一位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由於年拆解量達兩百多萬噸,一度成為「我國最大的廢舊電機拆解基地」。村民們使用強硫酸和硝酸提鍊金屬成分,巨大的污染一度讓清澈見底的桐山溪魚蝦絕跡。

「污水經排澇隧洞直接進入樂清灣,水體污染嚴重影響水產養殖業的產量和質量,污水排放嚴重時甚至造成養殖業區域內生物體的大面積死亡現象。」一份《樂清灣漁業環境中重金屬污染調查及累計分布規律研究》報告稱。

重金屬污水順流而下,一直匯入海洋,最終積澱在海鮮,特別是貝類體內,最終戕害食客健康。

這種陸源污染每天都發生在中國綿延1.8萬海岸線眾多河流入海口。據國家海洋局公布的《2010年中國海洋環境品質公報》稱:「2010年河流攜帶的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入海量較上年明顯增加。……總磷、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的達標率均有所提高,但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環境品質狀況較上年未見明顯改善,部分排污口鄰近海域環境品質較差。」

「不同的生物體對於重金屬等的富集和轉化作用不同,有的重金屬可能會在生物體內累積甚至轉化為毒性更高的物質,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的健康。」曾研究樂清灣海洋重金屬污染多年的台州學院教授江錦花說。

對於樂清灣海產品養殖安全的擔憂,早已存在多年。溫嶺當地官員承認,受拆解業的影響,溫嶠鎮附近的溫嶺市溫西片成為重金屬污染較為嚴重地區,正成為海洋的一大威脅。

「海水中重金屬濃度用普通的分析方法和設備難以準確測定。而生物體可以富集重金屬,特別是雙殼類軟體動物,對重金屬具有很高的累積能力。考慮到縊蟶和牡蠣(即生蚝)在東海沿岸分布較廣泛,是東海海域重金屬污染監測的最理想指示生物。」上海海洋大學副教授黃宏指出。

珠江入海口重金屬嚴重超標的新聞,再次敲響近海污染的警鐘。

近海全軍覆滅

「中國海洋環境中的重金屬污染已經成為整體性問題。」對海洋重金屬污染研究多年的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高工郭遠明說。

從北至南,重金屬污染無處不在。在北部的渤海灣,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河北省海域貝類養殖區生態環境品質評價研究」表明,根據2009年10月同步進行河北省海域貝類養殖區海水、沉積物和養殖貝類質量的調查資料,河北省海域主要貝類養殖區貝類養殖質量處於較差水平,「除淺海養殖區外,河北省海域貝類養殖區生態環境亟待改良」。

而在東海海域,情況則更為糟糕。「水體中以鉛和汞超標較嚴重,部分出現沉積物銅鎘超標。象山港、樂清灣和九龍江口海域沉積物銅的超標率分別為41%、50%和25%。長江口、杭州灣等則鎘超標。」2010年東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確定的8個重金屬污染示範區的監測顯示。

污染很容易就傳遞到了海產品中。2010年8月,東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對東海區近岸海域縊蟶、僧帽牡蠣、褶牡蠣、紫貽貝、文蛤、菲律賓蛤仔等12種海洋指示生物進行了監測。結果表明,局部海域的個別指示生物體內銅、鋅、鉻存在超標現象。

東海環境監測中心研究人員紀煥紅等的一項研究報告同樣不容樂觀。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他們曾對上海市售海產貝類食用安全質量進行調查。對上海市四大水產品批發市場每月進行1次抽樣調查的結果發現,「15種市售海產貝類中,2種處於危險食用水平。1種處于謹慎食用水平,處於基本安全食用和放心食用安全水平的分別有4種和8種。」

「為保護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除了保證養殖水體的安全限量外,部分貝類樣品在上市前應該淨化一段時間,排出富集的重金屬等毒素。」他們因此建議。

沿海岸往南,在素被視為水質不錯的北部灣,2008年,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華南師範大學、中山大學的研究人員藉由海域江豚體內的重金屬含量研究發現,「該地區受重金屬污染已比較嚴重」。

在中國最大的「近江牡蠣」天然采苗區廣西茅尾海,2011年廣西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員最新的研究結論則更讓人吃驚——被研究的2種牡蠣的食用分級均處於重度污染水平,「2種牡蠣的食用價值受到了來自重金屬的嚴重威脅,應謹慎食用」。

但亦有學者對海產品重金屬超標表達了不同意見。「重金屬超標確實存在,但其風險評估需要有毒理學實驗。目前國內做的很少。我們很多的數據是基於國外的數值,由於人體不同,很多數值不一定完全準確。」東海環境監測中心一位要求匿名的學者說,這兩年,無論是國內國際上,重金屬超標的標準也一直處於調整之中。

現行的2001年國標《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安全要求》,該標準規定了貝類產品中17項有毒有害物質的最高限量,已成為地方海洋漁業、質監、出入境檢驗檢疫、衛生監督等部門指導貝類采捕和灘涂養殖的技術依據。

這項標準涉及重金屬指標6項,分別是汞、無機砷、鉛、銅、鎘、鉻。「標準設定的貝類重金屬限值要求過於嚴格,甚至超過CAC、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等的標準要求。」一位學者對照後說。

「有污染有超標,但危害可能並沒有像數據反映的那麼嚴重。」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郭遠明解釋,也或因此,貝類中的重金屬超標標準最近正在重新整理修訂中。

有機物污染更應重視

與重金屬超標相比,偶爾發生的赤潮可能對海產品安全具有更嚴重、直接的威脅。與重金屬的累積作用不同,赤潮中產生的麻痹性貝病(PsP)、腹瀉性貝毒(DSP)等貝毒素,可通過容易富集的貝類生物,對人體造成直接的威脅。

「上半年,閩浙交界處就發生貽貝中毒事件,導致多人腹瀉。而以往食用貝類導致人死亡的案例也確有發生。」郭遠明說。

隨著污染物的增加,中國海域的赤潮依然難以消退。據2010年中國海洋環境品質公報稱,2010年,全海域共發現赤潮69次,東海赤潮規模最大,為39次。

東海環境檢測中心的監測數據則顯示,東海每年赤潮的發生面積、次數和頻率呈上升趨勢,有毒赤潮的發生頻率也有所增加。每年,長江口鄰近海域都要發生十多次赤潮,其中有20%左右屬於有毒赤潮。

「近年來溫嶺周邊海域的赤潮也有此種趨勢。」溫嶺市海洋與漁業監測站站長余文羚說,2010年夏天,溫嶺即遭遇兩次赤潮,今年也已報告一例。與以往赤潮延續時間只有兩三天不同,現在赤潮動輒一周以上,「以前就是很小的一片,現在一發作幾乎看不到頭」。

為了保障東海水產品安全,每年的5月和8月,東海環境檢測中心都不得不進行抽檢。為了更方便地測定赤潮危害,2010年科技部、上海和浙江三方投資六千萬元,啟動「重大海洋赤潮災害實時監測與預警體系」科研項目,其中重要內容,即是能在2小時內測定貝肉是否含有赤潮毒素的「快速檢測試劑盒」。

持續性的有機污染物也不應被忽視。東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一位要求匿名的學者說,「目前中國對有機物的污染還是檢測不夠,研究、監測都有所欠缺。」

與急性的赤潮、容易富集的重金屬污染相比,有機物污染大多有致癌作用,有機錫甚至能導致性別畸變。「致癌是長期的作用,可能過二十年才能發現這樣的證據。那時候就偏晚了。」

郭遠明的看法與之相同,與重金屬污染檢測相比,「有機污染物由於起步比較晚,監測技術、評價技術都不是很成熟,風險評估也才剛剛起步,有時很難下結論。」

台州學院教授江錦花2007年對台州灣五種海洋生物體內多環芳烴(PAHs)的研究,直觀描述了此種有機污染物的危害,「它不僅具有較強的致癌、致畸和致突變性,還具有免疫毒性,擾亂生物體抗氧化防禦系統的正常功能,而且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自由基會導致生物體內酶失活、蛋白質結構變化、DNA斷鏈和脂質過氧化等一系列機體氧化損傷,並進一步引起細胞組織器官的病理變化。」

令人擔憂的是,「PAHs能通過食物鏈進行富集放大,生物體內PAHs濃度甚至達到環境中濃度的幾十到幾萬倍,最終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

但也有學者表達了樂觀的估計。「對浙江居民來說,目前食用貝類、龍頭魚和脊尾白蝦可能不會對其構成致癌風險。」舟山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站中心分析室主任方傑在其文獻中稱。

但方傑亦表示,這樣的評估基於浙江沿海普通居民的平均水平而言。「對於漁民或其它以海產品為主要消費對象的人群,每日消費率可能會遠高於普通居民的消費水平,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致癌風險。」南方周末記者試圖向方傑請教此種評估依據時,方傑以過於敏感為由,婉拒了採訪。

「最關鍵是在源頭上監控起來。如果上市銷售之前加強檢測,在原產地和市場流通兩道環節上控制住,中國的海產品安全還是有把握的。」東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一名學者說。

責任編輯: 楊秀  來源:南方周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1018/22259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