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老年高血壓患者,高壓降到正常了,但低壓只有50,危險嗎?

有位老年朋友跟華子說,自己有高血壓,用了降壓藥之後,高壓控制到130mmHg,但低壓只有50mmHg。他在網上看到高血壓的科普文章,建議把低壓保持到60mmHg以上,像他這樣低,會不會有危險?

華子說,把低壓控制在60mmHg以上,是傳統的高血壓治療觀點,但現在對高血壓的治療,對低壓下限的要求更為寬鬆。

一、低壓是給心臟供血的主要階段

人體的血壓分為兩種,一種是收縮壓(高壓),由心臟收縮產生,把血液泵入大動脈中。一種是舒張壓(低壓),在心臟舒張期,由大動脈收縮產生,推動血液流向外周小動脈。

心肌細胞也需要血液和氧氣的供應,由冠狀動脈提供。冠狀動脈的細小分支在心肌細胞間穿行,在心臟收縮時會被擠壓,所以冠狀動脈對心臟供血的主要階段是心臟的舒張期

傳統觀念認為,如果舒張壓過低,可能會影響心臟自身供血,所以在降壓治療中,建議把低壓控制在60mmHg以上,避免影響心臟供血。

二、對低壓下限的要求可以放寬

衰老會導致大動脈硬化,回縮彈性不足,所以老年性高血壓的典型特徵,是高壓升高,低壓不變或是降低。但是所有的降壓藥物,會同時降低高壓與低壓,這就導致了有些患者在控制高壓達標的同時,造成低壓會低於60mmHg。

但是現在有研究指出,過低的低壓並不會對健康有明顯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對較低的低壓耐受性較好。所以新的觀念認為,在高血壓的治療中,只關注高壓是否達標就可以,對低壓不用「死守」60mmHg,可以放寬下限。

三、高血壓患者應個體化治療方案

控制血壓的基本要求是把血壓控制到140/90mmHg以下,最佳目標是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是對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不應該「一刀切」,而是要根據每個患者不同的身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比如說,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把高壓控制到150mmHg也可以接受;如果有腦動脈狹窄,可能要把血壓控制在160mmHg才能保證供血,血壓過低會出現腦缺血症狀,反而會影響健康。

四、降壓過程要「慢慢來」

現在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血壓控制時,並不要求低壓一定要保持在60mmHg以上,大多數人的低壓在50mmHg左右時也沒有出現明顯不適。但降壓過程一定要緩慢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要避免降壓速度過快,一般需要用數月的時間才能降至目標血壓。

通常從降壓藥物的最小劑量開始服用,以2~3周為間隔,逐漸增加藥物劑量。先以達到150mmHg為目標,達到之後觀察2~3周,如果沒有不適的感覺,就繼續增加藥物劑量降到140mmHg,之後再降到130mmHg左右,但不建議低於130mmHg。

如果在降壓過程中出現了心悸、胸悶、眼前發黑、暈厥等心腦器官缺血的症狀,就需要減少藥物劑量,避免血壓過低。

總結一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降壓治療時,以控制高壓達標為目的,可以放寬對低壓下限的要求,即使低壓降到50mmHg左右,只要沒出現不適的感覺,就沒什麼問題。如果出現了缺血症狀,就要減少藥物劑量,並及時與醫生聯繫。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及時諮詢醫生或藥師。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藥師華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03/169105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