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糖尿病「惡化」的信號有哪些?提醒:出現這3個特徵,趕快找醫生

在醫院內分泌科,每天都會收治不少因血糖控制不好,或者糖尿病加重而住院治療的患者,他們的病情輕重不一,入院的主訴也各不相同。

但可以歸納起來看看有哪些是糖尿病加重的危險信號。

糖友注意,以下3個症狀提醒病情加重

1.「三多一少」症狀加重

許多糖尿病患者都會有「三多一少」(多食、多飲、多尿、體重減輕)症狀,但如果血糖控制好了,病情減輕了,一段時間後這些症狀會逐漸減輕甚至消失,但反過來如果這些症狀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也說明糖尿病的病情在加重。

2.四肢麻木或疼痛加重

這是糖尿病引起周圍神經病變導致的,患者會感覺到雙側肢體的麻木、疼痛和感覺異常,這些症狀在糖尿病病情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可以減輕,但如果症狀持續存在並逐漸加重,那麼也說明病情加重了。

3.雙下肢疼痛或潰瘍、糖尿病足

這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表現,主要病因是糖尿病引起下肢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如果病情加重,會導致下肢血管堵塞,引起缺血、潰瘍甚至壞死,最後的結局可能是截肢或者並發其他心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足一般都出現在長期血糖控制欠佳,糖尿病病情加重的患者身上。其治療非常困難,會導致足部畸形、潰瘍、皮膚顏色改變或者壞死,糖尿病足一旦出現便難以痊癒,嚴重時可能需要截肢或者因繼發全身細菌感染而危及生命。

注意,以上症狀如不及時處理,會出現嗜睡甚至昏迷,而這就是最危險的信號,無論是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還是高滲性狀態,都會引起昏迷。許多患者入院時測血糖大多數都在20以上甚至更高,並且可能合併有噁心、嘔吐、腹痛、煩躁、嗜睡甚至昏迷,呼出的氣體可聞到爛蘋果味,病程進一步發展可出現尿量減少、皮膚黏膜乾燥、血壓下降,危及生命。

其他還有諸如蛋白尿、頭暈頭痛、血壓升高等都可能是糖尿病加重的危險信號,所以糖尿病患者應注意控制好血糖,平時加強血糖監測,一旦出現這些危險信號都要及時到醫院治療,切勿耽誤了病情。

近日,在第十八屆國際絡病學大會上,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內分泌科朴春麗教授在接受採訪時強調:「糖尿病併發症必須引起糖友的重視,越早防控越好。」

「糖尿病各種急慢性併發症危害大,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朴春麗教授強調,由於對其危害認識不足,很多患者在就診時即伴有嚴重的併發症,失去了最佳防控時機。

我們怎樣可以讓併發症遠離我們的生活呢?

1.一周必須有足夠的運動

達到一定強度的運動對成年人預防糖尿病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要達到預防糖尿病的效果,一周必須達到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成年人想要預防糖尿病,每周光達到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是不夠的,還要在每周增加兩次阻力運動,即舉啞鈴、做拉力器運動等健身器械運動。只有配合這樣的運動才能增加肌肉能量,真正做到預防糖尿病。

2.關注自己的腰圍和體重

日常關注自己的腰圍和體重,這能起到對糖尿病的預警作用。脂肪多分布在腰、腹等部位的肥胖者,這些人要格外當心糖尿病的造訪。

3.控制每天的食物總熱量

預防糖尿病,控制每天的總熱量是關鍵,還有要限制高糖食品、高油食品等垃圾食品。按照一日三餐的規則吃飯,建議大家一定不要吃得太多太飽,三餐之間可以選擇加餐。專家提示,中國人吃主食已經吃得過多了,要注重吃全穀物、豆類食品。快速加工的麥片、豆奶粉等是沒有好處的,還是要多吃天然穀物,不要吃那些加工過的素食食品。

4.中藥通絡、調暢氣血

「消渴起於中焦,及於上下。」這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機,「起於中焦」強調要調理脾胃的升降功能和氣化功能。朴春麗教授介紹,30餘年來,在絡病理論指導下,尤其是從脾論治的學術觀點普及之後,對於初診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以胰島素抵抗為主的患者,津力達顆粒在治療時就顯示出特有的療效優勢,發揮了中醫藥「未病先防、防重於治」的理念。

對於早期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飲食、運動干預的前提下,配合中醫藥從脾論治的方法,加用中藥降糖治療,不依賴於西藥即可達到逆轉糖尿病的效果。

朴春麗教授表示,臨床中即使糖化血紅蛋白>10%,也可以逆轉。因此,在早期初發的糖尿病,尤其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醫藥即可發揮降糖的作用。同時,對患者的血脂和體重進行管理,也有助於推遲血管損傷的發生,降低併發症的發生。

對於糖尿病進展三四年的患者,患者胰島功能下降、胰島素抵抗並存,中醫辨證往往表現為痰濕瘀濁。此時也符合中醫絡病理論體系指導下從脾論治的原則。中醫認為,此時脾胃運化功能受損,影響到肝疏泄和腎氣化的功能。所以,水谷精微化生的代謝產物,如糖、脂肪、蛋白質等,過多不能為機體正常吸收時,堆積在體內,就會影響胰腺微循環。

中醫強調,「標實本虛」,標實指痰濁瘀血,除治標之外,更重要的是補虛,使脾氣恢復其運脾經、通脾絡、瀉脾熱、升清氣的作用,才能把痰濕瘀濁去除。因此,糖尿病中晚期的患者也適合中藥治療。

綜合評估,不論在糖尿病哪個階段,選擇儘早用中藥通絡、調暢氣血的治療理念和方法,都能有效預防併發症。

朴春麗教授分析,糖尿病不是單一的疾病,它是全身性、慢性、複雜性代謝疾病。依據中醫絡病理論指導研發的津力達顆粒,以「益氣養陰,健脾運津」為主,方中選用人參益脾氣,蒼朮、佩蘭燥脾濕,仙靈脾溫脾陽,荔枝核暢脾氣,苦參、黃連瀉脾熱,黃精、麥冬養脾陰,葛根升清氣,丹參通脾絡,最終達到「通脈絡,運脾津」,使之津自生、力自達。朴春麗教授表示,對於高血糖狀態,津力達顆粒可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抑制炎症反應、白色脂肪棕色化和糖脂同調來發揮降糖作用。

朴春麗教授強調,「承制調平」是津力達顆粒最核心的理論,是對糖尿病患者生命觀、疾病觀、治療觀以及愈後觀「全生命鏈條」的保護。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藥師方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02/181064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