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關稅戰下 梅西百貨等美零售商加速撤離中國

位於紐約先驅廣場(Herald Square)的梅西百貨(Macy’s)旗艦店。(曾蓮/大紀元

隨著美中貿易戰加劇,許多美國零售商正在努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多家企業指出,他們正在重組供應鏈,減少依賴單一市場,從而減輕關稅影響。

然而,避開中國市場並非易事,一些零售商已發出漲價警告。

美國於4月對中國徵收145%的關稅,隨後根據與北京達成臨時協議,將關稅暫時降至30%,為期約90天。

因應緊張局勢,梅西百貨(Macy’s)執行長托尼‧斯普林(Tony Spring)表示,梅西百貨正在努力分散產品的採購來源。

斯普林說,梅西百貨公司約20%的產品來自中國。其中,占銷售額大部分的全國性品牌約有18%的貨源來自中國,而自有品牌貨源來自中國的比例約有27%。

斯普林指出,去年來自中國的產品比例約32%,而疫情前的比例超過50%。

Gap執行長理察‧迪克森(Richard Dickson)上周也表示,儘管之前Gap的產品主要採購自中國大陸,但去年中國的產品採購比例不到10%。他預計,到2025財年結束後,這一比例將降至3%以下。

迪克森說:「去年,越南和印尼分別占我們採購量的27%和19%,我們的目標是到2026年底,沒有一個國家的採購量超過25%。」Gap還計劃在2026年將美國棉花的採購量增加一倍。

塔吉特(Target)商務總監里克‧戈麥斯(Rick Gomez)表示,塔吉特2017年約有60%的產品來自中國,如今,這一比例降為30%。戈麥斯指出,「我們預計在明年年底之前將比例降至25%以下。」

戈麥斯稱,塔吉特有「一流的全球採購團隊」、多樣化的商品,加上和供應商的合作夥伴關係,使業務較靈活,能夠應對關稅變化。

另外,塔吉特「正在向新的國家,包括亞洲以及西半球擴張,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也在美國探尋商機。」戈麥斯說道。

蘋果執行長庫克指出,今年第二季在美國銷售的iPhone大部分將在印度生產。他進一步說,本季在美國銷售的iPad、Mac、Apple Watch和AirPods產品,幾乎都產自越南。

儘管如此,庫克稱,在美國之外銷售的蘋果產品,絕大部分仍來自中國大陸。

沃爾瑪(Walmart)執行長董明倫(Doug McMillion)表示,沃爾瑪的採購支出中,近三分之二是購買在美國製造的產品,其餘三分之一來自世界各地,以中國和墨西哥為最大宗。

他認為沃爾瑪多年來一直努力增加競爭力,「創造更靈活的供應鏈,我們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進展。」

然而,沃爾瑪也警告,隨著關稅成本持續上升,導致進口成本大幅增加,進而壓縮獲利空間,將不得不調漲部分商品價格。

今年稍早,塔吉特和百思買(Best Buy)的執行長也稱,對主要貿易夥伴徵收關稅,將壓縮利潤,並可能推高消費者價格。

(本文參考了Fox Business的報導)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609/2230446.html